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necrosisfactor-αinducedprotein8,TNFAIP8)是新近发现的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产生的一组蛋白.该蛋白家族拥有四个高度同源性的成员:TIPE(TNFAIP8)、TIPE1(TNFAIP8L1)、TIPE2(TNFAIP8L2)、TIPE3(TNFAIP8L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TNFAIP8家族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肿瘤细胞增生、侵袭及转移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TNFAIP8蛋白家族的结构、机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学 综述 诱导蛋白8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野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野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野黄芩苷在100μM浓度以下48h内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素酶检测试验显示野黄芩苷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NF-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кB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 标签: 野黄芩苷 抗炎作用 核转录因子NF-кB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正常人 HL7702肝细胞凋亡及 PI3K/Akt信号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采用 HL7702正常人肝细胞株, MTT法检测 AcD对其存活力的影响; Hoechst33342形态学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总 Ak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及 p-Akt蛋白表达。结果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 HL7702肝细胞凋亡,其浓度在 20-50ng/ml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 wortmamiin能够增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结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肝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是抑制 PI3K/Akt信号通路。

  • 标签: AcD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肝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总结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并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以提高对该类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合临床表现、4T评分及抗体检测情况,在冠脉搭桥术后一经确诊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IT),立即停止肝素暴露,使用其他抗凝方案,运用心脏康复理念,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左侧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均有血栓形成,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为5天,出院3个月-1年随访未出现血栓及栓塞事件。结论 CABG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一旦发生HIT,可能会导致桥血管急性栓塞,急性肺栓塞等致命性后果,早期诊断及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冠状搭桥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 抗凝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原地区,低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其对机体各个系统器官产生严重的生理影响。其中,心脏作为机体的核心器官之一,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产生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高原低氧环境主要是指相对海平面较低的区域,由于大气氧气分压的降低,导致氧气供应相对减少。这种环境下,心肌细胞作为心脏的基本功能单元,要经历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生理和病理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心脏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诸多方面。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高原低氧环境对整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但对心肌细胞及其护理层面的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和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肌细胞及护理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高原 低氧环境 心肌细胞 护理进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时间区间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依照双色球法分组原则将对象分为两组,运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静脉组,运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吸入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麻醉后,吸入组65例的心率、血压较静脉组略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吸入组65例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静脉组略短,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应用本次研究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应该根据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何种麻醉方式。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 心率 血压 术后苏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给氧(HFNC)在新冠肺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对我院60例新冠肺炎低氧血症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根据给氧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普通双鼻氧管给氧)和实验组HFNC,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HFNC治疗前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通过血气分析观察组PaO2、SpO2、氧和指数升高数值,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鼻高流量吸氧湿化氧疗治疗新冠病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新型高流量氧疗系统不仅能够提供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而且还能提供一定温度的氧气和湿度。患者安静, 呼吸通畅;痰易咳出,质地稀薄。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 标签: 高流量湿化氧疗 新冠肺炎 低氧血症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生酮饮食对胰岛素生长因子 -1 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生酮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饮食护理前后胰岛素生长因子 -1 的变化。 结果 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 明显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 结论 在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生酮饮食 有助于促进 胰岛素生长因子 -1 水平下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到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子痫前期孕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32例接受单纯硫酸镁治疗,研究组32例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较参照组更高,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调节产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改善产妇的机体状态,从而可以取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子痫前期 尼卡地平 硫酸镁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2月于本院进行ECMO治疗的24例重症低氧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预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预见组血气水平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护理后,预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ECMO治疗重症低氧血症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ECMO 重症低氧血症 血气水平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德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不配合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对全部患儿采用诊疗行为诱导。观察所取得的诱导效果。结果:130例儿童通过诱导后的总有效率为93.8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结论:对于儿童口腔科患儿采用诊疗行为诱导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合作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口腔科 诊疗行为 诱导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组织因子(T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ECOPD患者49例(AEc0PD组)和同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AECOPD组依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PCT≥0.5μg.L,19例)和PCT正常组(PCT〈0.5μg/L,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T和血清MCP-1。结果AECOPD组血浆TF、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03.6±92.9)、(152.8±99.9)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9±24.3)、(87.5±4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TF与血清MCP-1呈正相关(r=0.673,P=0.029)。PCT增高组血浆TF及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15.3±71.2)、(181.1±61.6)ng/L,显著高于PCT正常组的(192.4±79.7)、(137.3±7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存在激活的高凝状态,PCT增高者更严重。老年AECOPD患者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脑等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凝血致活酶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脑双频指数在临床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患者中抽取74例为对象,以随机对照为原则,并经罗马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分别进行参照试验(麻醉医师监测)和研究试验(大脑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经大脑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的研究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SBP、DBP、HR相对平稳,而经麻醉医师监测的参照组患者则相对有较大波动,且参照组在插管后3、5min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多巴胺使用剂量、丙泊酚诱导剂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诱导患者使用大脑双频指数进行监测可有效避免麻醉药物使用过量,减少患者在术中血压和心率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监测手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