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6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同期选择20名健康体检儿童,列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联合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①三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普通组、重症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依次减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IgA、IgG、Ig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普通组、重症组IgA、IgG依次减低,组间IgA、Ig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与普通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均发生异常,对评估重症患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检测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涂片检查出异型淋巴细胞325例(92.86%),治疗后检出异型淋巴细胞212例(60.57%),对照组检出异型淋巴细胞6例(3.00%),治疗前后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异型淋巴细胞个数为(14.58±3.41)个,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98±0.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A、IgG、IgM分别为(0.75±0.12)g/L、(6.75±2.56)g/L、(0.72±0.24)g/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2±0.28)g/L、(9.12±3.98)g/L、(0.85±0.3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儿童 异型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与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从而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一类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腺及某些细胞膜上,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它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AL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接受ALG治疗的1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ALG治疗出院,无一例发生严重的过敏及较严重的出血情况,12例患者出现全身瘀斑瘀点,6例发生发热反应,4例发生皮疹,3例患者出现牙龈出现,3例出现血压升高,2例出现血糖升高,2例出现腹泻腹痛,1例出现关节疼痛,经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系统严格的执行用药的方法,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的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起到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了解肿瘤患者血清IgG、IgA、IgM的含量。方法选择肿瘤患者175例,同时以健康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测定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组血清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血清IgG、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IgM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免疫球蛋白含量不成正相关。

  • 标签: 肿瘤患者 免疫球蛋白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患临床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乙型肝炎的40例病患,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受检对象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并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IgA、IgG、IgM检验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研究组的IgA、IgG、IgM检验结果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可以有效实现对乙肝的诊断以及对乙肝病情的有效鉴别。

  • 标签: 乙肝病患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计160例,其中对照组80名患者,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研究组80例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名、重型乙型肝炎30例、肝衰竭患者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从而判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患者。结论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对病情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 免疫球蛋白 乙肝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者,同时在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以及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等指标比较上差异显著(TG=152.827,TM=17.099,TA=42.824)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以及HbeAg也为阳性的双阳性孕妇进行产前注射HBIG和非注射HBIG两组对照,以及产后新生儿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从而探讨免疫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以及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方法选用产前健康查体结果为乙型肝炎HBsAg、HBeAg单阳性或双阳性的孕妇在产前3个月(妊娠28周)起每月注射一次HBIG和对照组产前不注射注射HBIG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在出生时及15天时肌肉注射HBIG,满月、2个月和7个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是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较好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注射 阻断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