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样48例作为疾病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患者血样4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样品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试分析。结果①疾病组患者的Ig-A(2.57±0.43g/L)、Ig-M(2.41±0.59g/L)、Ig-G(16.54±2.9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Ig-A(1.21±0.32g/L)、Ig-M(1.13±0.06g/L)、Ig-G(13.07±2.82g/L)(P均<0.05);②疾病组患者的CD3+(62.72±5.24%)、CD4+(30.58±2.6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CD3+(68.51±4.39%)、CD4+(38.19±2.54%),而CD8+(22.54±2.0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27.07±2.46%)(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其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分布均会发生异常,检测相关指标对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89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成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以及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人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对应含量,同时,对照组人员的以上检测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也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含量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表准,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beta 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非重症组(180例)与重症组(106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测定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更高;重症组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非重症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病情改善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者,独立样本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是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查与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IgA IgG IgM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Ig、补体和CRP的含量.结果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gA、IgG、IgM、C3、C4和CRP水平分别为(1.90±0.97)g/L、(13.33±4.61)g/L、(1.75±0.69)g/L、(1.12±0.39)g/L、(0.26±0.14)g/L、(83.9±55.4)mg/L,与正常对照相比,除IgG、C3降低外,其他明显增高(P均<0.01).IgG的下降与IgA、IgM、CRP呈负相关(P<0.05),与C3、C4无相关性.恢复期IgG、C3含量增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G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医院感染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肝衰竭病症的诊断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应用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免疫球蛋白(IgG、IgM以及IgA)进行测定,并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进行对比分析,对这几种相关要素进行判定。结果其免疫球蛋白数值和病情发展以及严重程度呈现相关联的趋势,病情加重,其免疫蛋白指标上升愈加显著,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变化对比的临床意义有关。结论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病症进行诊断,其效果显著,这一方法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临床意义 价值评定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含量对脑膜炎患儿的感染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治疗前分别采集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脑脊液1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21例。结核性脑膜炎惠儿脑脊液19例和对照组(21例已排除脑膜炎)儿童脑脊液标本。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其aF中IgA、IgG、IgM、CRP含量。结果:感染组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CRP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为除病毒性脑膜炎组的IgA和IgG较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外(P〉0.05),三组病例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儿童 脑脊髓液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 作者: 钟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四川合江646200
  • 简介:目的:评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应用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肝衰竭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评价组间检验结果[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者检验情况。结果:(1)观察组IgM(8.19±1.41)g/L、IgA(10.71±1.78)g/L、IgG(26.28±2.51)g/L均高于对照组(1.42±0.33)g/L、(2.80±0.68)g/L、(10.91±1.71)g/L,P<0.05;(2)随着病情进展,肝衰竭患者IgM、IgA、IgG水平逐渐提升,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有效评估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134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抗炎、抗病毒、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0.00%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神志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可以证实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早期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5月-2017年12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皮肤病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重症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8%(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P<0.05)。这表明在重症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重症皮肤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新生儿ABO溶血病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9例。行蓝光照射法治疗参照组,在行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总胆红素降低值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采取免疫球蛋白静脉治疗,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缩短患者的黄疸消退时间。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ABO血型不合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确BV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例数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人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干预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经治疗之后总有效率分别63.3%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9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V感染的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感染几率,改善患儿日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EB病毒感染 阿昔洛韦 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肝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45例患者为急性肝炎组,45例为慢性肝炎组,45例患者为肝硬化组,另择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四组研究对象均采集5ml静脉血,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四组研究对象血清的IgA、IgG、IgM。结果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的IgA、Ig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肝炎组IgM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Ig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肝炎组IgG、IgM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肝硬化组与对照组Ig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IgG、IgM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IgG高于急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IgM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IgA高于急性肝炎组(P<0.05)。结论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免疫球蛋白可作为有效指标,对确诊肝病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肝病 血清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M、IgG、IgA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乙肝程度的加重,三个指标的水平逐渐升高,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病例的IgM、IgG、IgA水平要明显低于恶化病例,P<0.05。结论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为慢性乙肝的诊断提供依据,其水平反应疾病的变化程度,这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针对来该医院注射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合并乙肝疫苗的84例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做总结性研讨,讨论接种后的成果是否理想。方法现将84例研讨对象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诊疗方式划分为三组。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组。每组分别为28例成员。参照A组新生儿降生后按0、1、6月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每次一针,10微克。参照B组新生儿降生后,既不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也不接种乙肝疫苗。研讨组在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后,同时在在0、1、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剂量每次10微克。对比三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参照B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抗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参照A组、研讨组携带率更高。同时研讨组携带率更小于参照A队。参照A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7.14%,包括低热1例,皮疹1例,共2例。参照B组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接种措施,因此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发生情况。研讨队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为3.57%。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队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差距较弱,(P<0.05)。结论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具有显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效果,并且不会给婴儿机体造成损害,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垂直传播 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基层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痰热清 阿奇霉素 血清CRP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治疗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6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30)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n=30)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治疗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人免疫球蛋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42例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将从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住院时长,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有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缩减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支出,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