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我科所收治35例确诊为ICP的孕妇及产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产前及产后观察、皮肤护理及心理疏导,减少临床并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产科并发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结论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内胆淤积及围生儿预后的临床报道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60例做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单胎、无妊娠并发的正常妊娠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新生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内胆淤积对围生儿预后易造成不良影响,宜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围生儿预后 临床报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中随机抽选出82例,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并发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R-26a在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妊娠期内胆淤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妊娠期内胆淤积51例患者外周血及同期正常妊娠妇女51例外周血RNA,qRT-PCR检测表达。结果miR-26a在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miR-26a水平与围产儿预后相关,但是与患者的年龄、经产、孕周与否没有关系,但是。结论血清miR-26a在妊娠期内胆淤积的诊断和围产儿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妊娠 miR-26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内胆淤积(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住院分娩的20例ICP合并GDM的孕妇设为ICP+GDM组,并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住院分娩的20例单纯的ICP孕妇设为ICP组,对两组孕妇的母儿结局进行研究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面进行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ICP+GDM组的孕妇围产儿Apgar<7分、新生儿肺炎、早产的发生率显著要比ICP组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ICP+GDM组的孕妇围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比ICP组的要低,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内胆淤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围产儿的结局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并会加重不利结局的程度,对于此类的孕妇,我们要加强监测与护理,适时终止妊娠,以较好地改善围产儿的结局。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思美泰、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ICP)的临床疗效。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了70例I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地塞米松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思美泰、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治疗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等指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参考组,实验组瘙痒评分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思美泰、熊去氧胆酸治疗ICP,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瘙痒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地塞米松 思美泰 熊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恢复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研究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瘙痒消退时间以及肝功能评分。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瘙痒评分、瘙痒消退时间以及肝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汁淤积型药物性损伤的患者选取12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胆汁淤积型药物性损伤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22例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死亡,无中转开腹者。22例患者行左外叶切除加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9例,左半切除加胆囊切除3例。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89.2±50.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0.5±44.7)ml,平均住院时间(7.5±2.1)d。本组无术后并发发生。随访3~18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胆管结石疾病利用规则性段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内胆管结石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规则性组(观察组)和不规则性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则性段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规则性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90%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取得76.67%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则性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具有术后并发少、复发率低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胆汁淤积和情绪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郁脾虚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4例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UDCA口服治疗,对照组22例单独使用UDCA,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γ-GT、AKP、TBil和HAMD积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比对照组γ-GT、TBiL和HAMD积分的改善更有优势。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改善胆汁淤积和情绪抑郁疗效方面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 抑郁 疏肝健脾方 UDC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n=34),观察组腺苷蛋氨酸+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综合保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94.1%和70.6%),治疗后ALT、TBIL、λ-GT、ALP和TB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糖皮质激素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行硬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硬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的内胆管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1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结果在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结论在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硬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全方位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的出现,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硬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胆肠内引流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行胆肠内引流术治疗的78例内胆管结石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通过治疗后6个月跟踪调查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03%(71/78),包括有治愈55例,好转16例。于手术后15天对患者实施“T”管造影可知,本组患者中存在5例患者结石无法完全去除,给予2次“T”管引流术治疗中,残余结石依旧未完全取出。本组患者中6例术后出现并发,包括有胸腔积液2例、术口感染1例、膈下感染2例以及肺部感染1例。结论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内胆管结石中具备极高临床价值,为充分保障治疗效果,还需要注重对手术指征等加以掌握,对手术方式合理进行选择。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肠内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在胆总管切开并叶切除术治疗内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两年内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进行观察与分析,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除一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以外,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中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在治疗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9例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18/19),并发发生率为10.5%(2/19),无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内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手术 肝部分切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解郁胶囊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郁脾虚型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郁脾虚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舒解郁胶囊组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6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分表(SDS)测量,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P<0.05);HAMD、SDS评分比较,从治疗第3周开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6周时,治疗组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舒解郁组的副反应显著低于文拉法辛缓释片组(P<0.05)。提示舒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郁脾虚型抑郁疗效优于文拉法辛缓释片,较文拉法辛缓释片更为安全。

  • 标签: 抑郁症 肝郁脾虚型 舒肝解郁胶囊 文拉法辛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胆泻汤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探究52例妇女外阴瘙痒患者作为对象,此为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妇女外阴瘙痒患者,将妇女外阴瘙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6例,自配合以龙胆泻汤加以治疗,对照组26例,用以传统的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率评价为98.7%,对照组的评价有效率为78.9%,两者效果差异明显,对此后3个月随访来看,实验组的疼痛率为0%,但是对照组后疼痛率为50%,两组对照类型的不同。结论采用龙胆泻汤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的疗效显然高于传统西药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可靠,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妇女外阴瘙痒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