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隔离对老年APP/PS1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5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社会隔离组(SI)和群养对照组(GR),分别予以单笼饲养和群养,3个月后,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行为学表现。行为学检测结束24h后灌注取脑,恒冷箱冰冻切片,挑选含中缝核的脑片进行5-H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GR组相比,SI组小鼠旷场实验中中央区时间比减少,穿越中央区的次数减少,总休息时间增加;强迫游泳实验中累计不动时间延长。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社会隔离使老年APP/PS1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降低了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的数量。

  • 标签: 社会隔离 APP/PS1小鼠 旷场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5-HT神经元 中缝背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各个领域中都使用了相应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使各项工作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而医院作为社会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机构,使用有效的方式对就医的患者进行服务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医疗APP就出现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为了使人们对其具有更好的了解,本文就以“微医生”APP为例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微医生”APP的应用功能,然后对该APP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改APP使用效果进行了讨论,以使各个医院能够更好地利用该APP系统。

  • 标签: 移动医疗 APP 运用
  • 简介:摘要单羊膜囊胎脐带交锁打结是妇产科临床中较为罕见的现象,孕妇孕期容易发生脐带缠绕和打结而发生宫内意外,笔者回顾性分析单羊膜囊胎脐带交锁打结1例患者的入院处理全过程,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单羊膜囊双胎脐带交锁打结 绒毛膜性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小鼠β受体相对于成熟小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36只新生3天小鼠分为6组,分别于3、5、7、14、21、28天取出心脏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心肌β1及β2受体表达水平及变化。结果新生小鼠出生3天后β1受体出现表达逐渐增高的趋势,β2受体出现下调趋势。结论未成熟心肌发育过程中,出现β1受体表达上调,β2受体表达下调的现象,正常小鼠β受体出现动态变化。

  • 标签: 新生小鼠 未成熟心肌细胞 &beta 肾上腺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双重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双重抑郁症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双重抑郁症(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在双重抑郁症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喹硫平 双重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结果。方法选取100只妊娠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所有小鼠均是在孕后第6~17天进行灌胃,第18天处死,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及胎仔外观。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四组活胎率、死胎率及吸收胎率进行两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胎仔发现高剂量组出现头盖骨变大腹部裂开等情况。结论小剂量的干姜人参半夏汤不会对妊娠小鼠产生妊娠毒性,随着剂量增加,逐渐增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

  • 标签: 干姜人参半夏汤 妊娠小鼠 生殖毒性
  • 简介:摘要我校《金匮要略》的教学在实践中总结出如下方法在采用多种教学法精讲原文的基础上,侧重于让学生爱《金匮》、《金匮》、诵《金匮》。此方法切合我校实际、行之有效。

  • 标签: 《金匮要略》 教学改革 中医经典 背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茧症又称慢性纤维包裹性腹膜炎、小肠禁锢症、包裹肠、小肠茧状包裹症等,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相对困难的腹部疾病1,其特点是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质韧、硬厚的蚕茧样纤维膜所包裹。其临床表现多为肠梗阻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患者多于剖腹探查后才得以明确诊断,临床误诊率较高2。本文报告一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为腹茧症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临床资料。

  • 标签: 腹茧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甲型H1N1流感住院治疗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入院第3d,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咳嗽、咽痛、咳痰以及病毒阳性所占百分比也显著下降(P<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与入院时相比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甲型H1N1流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前臂骨折患者60例,采用手法复位和AO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前臂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患者30例,优秀19例,良好10例,尚可1例;AO加压钢板手术治疗30例,优秀估秀14例,良好14例,尚可2例。结论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骨干长度、旋转功能的恢复,骨的坚强固定以促进软组织的早期康复。非手术治疗用于前臂骨折手术创伤较小,优良率较高,AO加压钢板手术治疗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手术复位 AO加压钢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药基因突变以及L型耐利福平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PCR-SSCP法,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常规的药敏实验。然后,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在96例肺结核标本中,有54份被检出为MTL型,占56.3%,包括42例人型结核分支杆菌,12例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在药敏试验中,将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4株敏感,耐药率为52%。通过PCR-SSCP分析中,显示21例为阳性,检出率为42%。在恢复试验中,显示21株rpsL基因突变株中,15株依然对利福平有耐药性,占到71.4%。29株rpsL基因阴性株中,有26株恢复为细菌性,占到89.7%。结论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后,有24株对利福平产生耐药性,占52%。21株显示阳性,检出率为42%。根据药敏结果,以及PCR-SSCP法,得出的两种办法的符合率为80.9%。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L型 rpsL 耐药基因 PCR-SSCP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宫角妊娠发病率低,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但误诊或漏诊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超声检查为主要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要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方案,尽可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本文对1例早孕期宫角妊娠破裂报道,并就最新宫角妊娠诊治新进展做文献复习。

  • 标签: 宫角妊娠 超声 宫腔镜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洪泽地区退休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基因型别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向点杂交检测技术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地区退休女性的209例的宫颈癌筛查中HP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结果反向点杂交检测技术能用于宫颈癌筛查检测,能够一次性检测出23种HPV的基因型别。检出HPV感染的基因型别,从高到低依次为58、52、53、33、51、16、18、56、35、66、43、59、31、81、42、39、68、45、82,未检出的HPV基因型别为6、11、73、83。结论退休女性有必要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临床需关注这类群体,定期进行筛查。反向点杂交法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中国女性宫颈癌的筛查预防治疗、HPV基因型别的分布研究和HPV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要的数据价值和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脱落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建立社区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也是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基础,是我国提出的十三项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之一。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的正确收集、整理和存放是社区工作质量的具体表现,对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科学统一的动态化管理,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健康档案 动态化管理 社区
  • 简介:摘要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更为少见,本病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性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一例学龄期儿童红斑性肢痛症误诊1例,以期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症 周围神经损害 神经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