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标志生物学过程的指示,依赖其来确定疾病进展和转归,何时及如何开始药物治疗,评价治疗效果。临床传统上使用实验室和其他措施的生物标志,来监测治疗进展、疾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直到近年来,生物标志才正式用于药物开发。本文基于生物标志在药品周期中的应用与相关法规展开论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药品周期中的应用 相关法规
  • 简介:摘要: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是一种先进的生化免疫检测方法,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希望对临床医学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癌检验中运用肿瘤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三项肿瘤标志,并将两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EA、CA125和CYFRA2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CEA、CA125和CYFRA21-1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根据肿瘤标志检测结果辅助判断病情,从而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
  • 简介:摘要 研究中药复合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模型组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受试前各剂量组TC、TG、LDL-C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受试31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C、TG、LDL-C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9个规定中辅助降血脂动物功能实验评价标准,可判定当归、三七、川芎提取配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 标签: 当归 三七 川芎 血脂
  • 简介:摘要:为探讨四汤药理作用及其现代临床应用研究的概况。查阅相关文献并仔细分析整理,总结四汤药理作用,揭示四汤临床运用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医药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各种创新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对制药行业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生物医药在整个制药行业中的比重也很高,生物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生物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效果,保障人们的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治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实际应用。

  • 标签: 生物技术 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抑制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5月-2020年6月治疗的血友病抑制患者52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了解疾病、知晓注意事项、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心态乐观、紧急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友病 抑制物 健康教育管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56例宫内妊娠残留的腹部超声影像特征,以及腹部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56例疑似宫内妊娠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根据回声情况分为强回声组与混合回声组,对比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与诊断正确率。 结果 检查后,强回声组患者21例,占比37.5%,强回声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较大,可见5-8mm实质性的强回声,且回声表现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晰,其形态正常,但内间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暗区,所以其分布不均匀。混合回声组患者35例,占比62.5%,混合回声组患者主要表现与强回声组患者基本一致,形态表现也正常,也存在实质性回声,但多以直径约为8-16mm光点为主,并伴有许多不规则的小片,混合团块无正常的宫腔线状回声。强回声组患者诊断正确率81%,显著低于混合回声组患者诊断正确率9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对于强回声,混合回声能更加有效的显示患者宫内妊娠残留。 结论 宫内妊娠残留的腹部超声影像特征主要为子宫异常较大、形态正常以及呈实质性回声。所以腹部超声在诊断宫内妊娠残留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腹部超声对于混合回声的诊断正确率更加显著,更加有利于后期医师的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内妊娠残留物 腹部超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四种“苦瓠”提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试纸法测定小鼠血糖值。结果 “苦瓠”水提取均具有较好的的维持体重稳定的效果(P

  • 标签: 苦瓠 Ⅱ型糖尿病 降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生物临床检验方法与细菌耐药性监测要点。方法 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出现细菌感染症状的患者临床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工作中,随机抽取 100份化验报告,观察致病菌的种类及细菌的具体耐药性情况。结果 100份报告中,共发现革兰阳性球菌 40株,革兰阴性杆菌 60株。而耐药菌株检出率最高的是 ICU患者,占比 33.33%。其次为临床外科患者,占比 20%。最后是临床内科患者,占比 12.5%。结论 科学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能够为医护人员拟定科学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进而提高治疗工作的合理性,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这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诊疗工作的满意度,需要医院引起重视。

  • 标签: 微生物 临床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意义可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设定实验时间为2019.01.01——2019.12.31为起止,总结本院门诊常规治疗患者需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数量作为基本内容总计60例,并在脑外科病历中挑选需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数60例,前者被设为常规组、后者被设为实验组,由此分析常规治疗中所用耐药性监测技术与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作用,分析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在检测革兰阳性菌结果统计中发现,常规组的样本检出率为27.9%,而实验组的样本检出率为50.0%。常规组中样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65.0%,实验组中样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97.5%。本次研究调查中共计可见有耐药性致病菌种类共计三十八类,其中致病菌类别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极高(100%),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极高(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率极高(1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率高于80%。结论: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工作中多使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并提升其使用精准性,有利于细菌病原体检出率提升,减少耐药菌株数量从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微生物检验 临床应用 检出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单复方中药隔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用穴位:神阙,大赫(双侧),足三里(双侧)。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将点燃的艾条置于鲜姜片上进行隔灸,每周治疗 5 次, 20 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组:采用自制药饼替代姜片进行隔药物灸,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指标。结果:经配对 t 检验,两组治疗前后 Kupperman 评分比较, P < 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法对更年期总体症状的改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经成组资料配对 t 检验( t=-4.05 ), 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隔药饼灸法比隔姜灸法疗效更好。结论:隔姜灸及隔药饼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均有良性调整作用,隔药饼灸针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治疗,治疗效果更 为 显著。

  • 标签: 隔姜灸 隔药饼灸 更年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Lenstar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比较 Lenstar 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与传统超声生物测量在人工晶状体测量中数据的一致性。分析进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 150例 290眼 ,根据眼轴长度( L)分别分为四组( L≤22mm、 22mm< L≤25mm、 25mm< L≤28mm、 L> 28mm),术前分别用 Lenstar 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超声生物测量仪及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 Lenstar LS 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和超声生物测量仪测得的眼轴长度: L≤22mm组分别为 21.59±0.218mm和 21.69±0.348mm(P>0.05);22mm< L≤25mm组分别为 24.18±0.446mm和 24.24±0.424mm(P>0.05);25mm< L≤28mm组分别为 26.75±0.521mm和 26.86±0.682mm(P>0.05);L> 28mm组分别 30.25±0.931mm和 30.34±1.022mm(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眼轴长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用 Lenstar 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和超声生物测量仪测得的各组的人工晶状体度数: L≤22mm组分别为 23.62±1.18D和 23.94±1.23D(P>0.05);22mm< L≤25mm组分别为 20.16±1.28D和 20.09±1.13D(P>0.05);25mm< L≤28mm组分别为 14.03±2.32D和 14.13±2.42D(P>0.05);L> 28mm组分别 -4.21±4.35D和 -3.98±4.21(P>0.05),显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Lenstar LS 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和角膜曲率计检测到的角膜曲率分别为 43.29±1.53和 43.32±1.62,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Lenstar 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超声生物测量仪及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在临床应用上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使用 Lenstar LS900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具有非接触、精确性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和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Lenstar LS900 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 眼轴长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由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弊病日益凸显,其中工业废水问题首当其冲,如果不将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就排放,则会导致严重的固体污染与水体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物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更加重视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厌氧微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阐述,并分析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提升。

  • 标签: 厌氧 微生物 处理 工业废水 作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份微生物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并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微生物检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在外科和儿科中,其耐药菌株构成比低于呼吸内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在50例标本检出的耐药菌株中,其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微生物检验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 方法 : 本次研究选自我院收集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共 468 份,对标本质量进行检验,共 45 份未达到检验标准。整理相关资料,找出标本不合格的相关性因素,针对标本采集、储存及检验各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质量上的管控,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 结果 :在微生物标本检验中,存在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不同微生物标本类型,在 45 份 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中,标本污染所占比重最高,对应数值为 48.89% ( 22/45 ),其次为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比值为 42.22 ( 19/45 )。此外,采血量不足、送件不及时也是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结论 :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为确保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加大标本采集、运输及保存相关工作环节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提高各项工作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 原因 质量控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