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各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设为A组与B组,回顾分析其超声诊断特点,对A组与B组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胆管壁增强、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28.33%、36.77%,B组的分别为63.33%、71.67%;A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的肝内细颗粒状回声、肝脏形态缩小、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81.67%、61.67%,B组的分别为31.67%、48.33%、26.67%,A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可作为临床鉴别依据。

  • 标签: 超声 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例酒精肝硬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自身免疫肝硬化。借助调查问卷与临床检查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包含外周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数据。结果酒精肝硬化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相对于其他三种疾病患者而言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所有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均处于50%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最高,其次为酒精肝硬化,酒精肝硬化的INR异常率最高(60.0%)。结论酒精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相对于其他多种肝硬化而言临床特点突出,需要在临床中高度重视酒精肝硬化,提高临床干预水平。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丙型肝炎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酒精肝硬化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及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究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差异。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形态失常的比例为46.0%,不规则回声增强比例为52.0%,肝被膜锯齿状比例为44.0%,高于酒精肝硬化患者。患者弥漫回声增强的比例为48.0%,低于酒精肝硬化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23.6±15.0)mm,酒精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40.4±21.2)mm。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以及肝被膜锯齿状。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为弥漫回声增强。且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右肝斜径相对较大。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超声表现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肝硬化和酒精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肝硬化组)及同期酒精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肝硬化组),对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酒精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乳房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低于酒精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76.83%)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肝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均低于酒精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高于酒精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炎后和酒精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应用彩超鉴别诊断分析。方法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健康体检过程中收治的65例酒精肝硬化患者,B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健康体检过程中收治的6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两组均实施彩超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右肝斜径、右肝厚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被膜锯齿状、不规则回声增高、回声弥漫增强、形态正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彩超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肝硬化与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肝炎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酒精肝硬化患者48例为酒精肝硬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防治方法。结论经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男性出现肝硬化的几率明显比女性高,其中酒精肝硬化组男性所占比例为91.67%明显比肝炎肝硬化组男性所占比例70.83%高,而女性酒精肝硬化所占比例8.33%明显比肝炎肝硬化组女性所占比例29.17%要低,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出现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肝大以及蜘蛛痣的概率明显比酒精肝硬化组要低,肝炎肝硬化组GGT、ALP、AST/ALT等明显比酒精肝硬化组等生化指标明显比酒精肝硬化组这些指标要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与酒精肝硬化二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才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肝硬化与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区别以及防止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20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间内本院收治的酒精肝硬化患者20例为实验组,比较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防治方法。结果研究组肝硬化患者出现肝大,肝掌,蜘蛛痣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等指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与酒精肝硬化患者虽然都为肝硬化患者,但是临床特征明显不同,应该根据患者特征给予针对防治。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防治
  • 简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导致我国人群发生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而HBV标志物阳性是诊断乙肝肝硬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13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自然病程中的病毒标志物特点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HBVDNA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HBVDNA转阴率上,观察组为65.00%(26/40),远高于对照组的35.00%(14/4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高于对照组,TBIL、ALT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中应用了恩替卡韦,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酒精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其防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酒精肝硬化患者作为酒精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2例作为肝炎组。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差异经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肝炎组,临床特征中肝肿大、黄疸、肝掌、蜘蛛痣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肝炎组,脾肿大、腹水发生概率明显低于肝炎组,肝炎组患者GGT、AST/ALT、ALP均明显低于酒精组,两组患者的胆石症、肝脑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肝炎组,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肝炎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酒精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需结合二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差异针对的采取防止措施,缓解患者疾病进展,改善生命质量。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 临床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缩肝丸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缩肝丸治疗,治疗三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缩肝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对我院接收的肝炎肝硬化6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同期另选取62例行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经采取肝功能检验,比较观察检验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胆汁酸指标情况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清胆固醇等指标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可有效评定患者的肝组织受损情况,有助于临床对肝硬化发展情况予以深入了解,对治疗方案予以合理调整,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难治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难治腹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开展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体重、24h尿量、腹围以及尿钠水平有显著改善,清蛋白与总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难治腹水临床治疗难度较高,腹水超滤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药物 腹水超滤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肝炎肝硬化患者41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肝功能体检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患者肝功能指标为依据将其划分为A级、B级和C级,分别有12例、18例、11例。对两组患者以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CHO、ALB、CH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炎硬化患者的TBA、CHO、ALB、CHE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炎肝硬化检验,其能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结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与肝炎病毒侵袭肝细胞后导致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紊乱有关.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的水平变化,笔者对78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L-6作了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血液 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乙型肝炎肝硬化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乙型肝炎肝硬化脑病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诱因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TBIL、ALB、Cr、PT等数值的升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肝脑病分期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脑病的反复发生与患者的肝肾功能、诱因、凝血功能以及肝脑病的分期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于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控。

  • 标签: 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我院的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进行分析,作为肝硬化组,同期选取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对两组进行了96周恩替卡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改善明显,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乙肝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Child-Pugh分级在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乙肝组患者仅有Child-Pugh分级在治疗后出现了差异性(P<0.01)。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两组的血常规和肾功能复查正常,没有血液损害和肾功能损害情况出现。结论乙型肝炎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优秀,临床中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2018年9月本院诊治的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甲组;通气抽取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乙组,借助肝功能检验的方式,对其检验结果予以评价。结果甲组肝功能水平均较差于乙组,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以ChildPugh分级标准,可知A级5例、B级10例、C级15例,且在肝功能检验中,CHO、ALB、CHE水平,C级<B级<A级,但TBA水平C级>B级>A级,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HO、ALB、CHE及TBA肝功能联合检验,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便于后续诊疗。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LB、TBA、CHO、CHE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为参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肝功能(ALB-白蛋白、TBA-总胆汁酸、CHO-血清胆固醇、CHE-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ALB、TBA、CHO、CHE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hildB级、ChildC级ALB、TBA、CHO、CHE水平与ChildA级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ALB、TBA、CHO、CHE等肝功能指标,可鉴别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判断肝脏损伤程度,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测
  • 简介: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9例CHB、77例LC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76名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和LC患者,无论男女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CHB患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LC患者.以上3组血清瘦素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CHB和LC患者,不论肝功能异常程度如何,其血清瘦素水平均低于正常人,其原因与肝脏受病毒感染损伤、肝脏功能异常明显相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血清瘦素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