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持救护车上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按压质量的效果,同时评价其对背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实验模拟40个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护车转运的场景,招募的8名心肺复苏实施者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在模拟人上进行外心脏按压,通过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评价按压质量,同时应用背部疼痛评分量表评价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结果与未应用平衡架组相比,应用平衡架组有较高的有效按压比例(72%±4%vs.50%±3%),较低的按压中断时间比例(10%±3%vs.24%±5%)和背部疼痛评分(1.55±0.76vs.2.60±0.82)。结论这种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有益于提高按压质量,同时降低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

  • 标签: 心跳骤停 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的影响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l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等临床急救技巧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采用一定的按压频率在本组研究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和护理后,可以发现其中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21例,I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16例,II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13例。结论外心脏按压频率对于心脏的复苏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也是患者抢救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护理提供经验教训。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5年3月-2015年9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医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原因,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管道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率2.40%,低于对照组2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1%,(P<0.05)。结论针对性的改进胸外科护理对策,通过重点巡视、注重术后镇痛、加强对家属的宣教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科室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例次。

  • 标签: 胸外科 非计划拔管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手术患者68例,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PCO2与PO2)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重症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外重症 呼吸功能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腰椎脊髓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腰椎脊髓硬脊膜内肿瘤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阴道分娩时运用宮底按压助产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1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分别实施产科常规分娩、宮底按压助产法,对两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实施宮底按压助产法更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且可改善新生儿结局,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宮底按压助产法 阴道分娩 助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行食管胃超顶机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1例应用经行食管胃超顶机械吻合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两组患者均使用国产吻合器经行食管胃超顶机械吻合术来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出院后的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患者身体情况明显改善。结论经行食管胃超顶机械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机械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应用持续性段硬脊膜麻治疗。方法将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B组应用持续性段硬脊膜麻醉阻滞(TEA)。结果B组治疗5天后溃疡愈合比例、肠鸣音及治疗效果各个方面优于A组,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性段硬脊膜麻治疗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无不良反应,达到消除病灶和保护胃粘膜可行方法。能治疗及处理肠胃应激反应的方式。

  • 标签: 颅脑外伤 并发应激性溃疡 持续性TEA治疗
  • 简介:摘要纵隔结构通常可通过CT和MRI检查获得。除超声心动图之外,经超声检查纵隔目前仍未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纵隔区域的超声检查是非常有用的。早在1971年,Goldberg就指出可应用超声通过胸骨上途径检查纵隔。本文旨在探讨经途径超声诊断。

  • 标签: 经胸途径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术治疗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D级患者于术后3周~3个月均恢复为E级,无压疮发生;术后随访,无断钉、钉道感染病例;确认植骨融合完成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1个月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均基本消失,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

  • 标签: 外固定 椎体植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联检水CEA(癌胚抗原)、ADA(腺苷脱氨酶)、GLu(葡萄糖)、TB-Ab(结核抗体)在鉴别结核性水与恶性水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住经发现有水的住院患者76例。回顾我科经病理诊断为恶性水(恶性组)36例,临床诊断结核性水(结核组)40例,抽取水测定CEA、ADA、GLu、TB-Ab,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组与结核组CEA、ADA、GLu、TB-Ab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高。结论联合检测水CEA、ADA、GLu、TB-Ab在鉴别结核性水与恶性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胸水恶性胸水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右三切口与左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分为甲组(n=28),施以右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乙组(n=28),施以左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淋巴清扫数目多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右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能彻底清扫淋巴结;但针对于高龄且体质肥胖者,左二切口入路因手术出血少,宜选。

  • 标签: 右胸三切口 左胸二切口 胸中段食管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水LDH、CEA、CA153、ADA的检测对水性质鉴别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37例癌症患者为癌症组,42例结核患者为结核组,检测两组别血清及水LDH、CEA、CA153、ADA水平。结果癌症组血清与结核组血清LDH、CEA、CA153、ADA各项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癌症组水与结核组水LDH、CEA、CA153、ADA各项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联合血清、水LDH、CEA、CA153、ADA检测对水性质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酸脱氢酶 癌胚抗原 糖抗原153 腺苷脱氨酶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壁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壁结核进行了超声检查,并对15例进行穿刺活检。结果:典型的壁结核声像图表现为回声不同的3个区,中央为不规则无回声区;其外侧为粗颗粒偏强回声带;最为均匀低回声带,该区域内多能探及血流信号。它们分别对应的病理改变是液化区、干酪坏死区和增殖区。结论:高频彩超能清晰显示壁结核的结构特征,壁结核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胸部疾病/超声检查 结核/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本文就我院1998~2006年间的18例新生儿乳糜(腹)患儿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乳糜10例,乳糜腹8例;男14例,女4例;胎龄〈37周3例,37~40^+1周15例;入院日龄3h~28d15例,40d1例,48d2例(后3例均为新生儿期起病);出生体重〈2000g1例,2000~2499g3例,3000~3999g8例,≥4000g6例;

  • 标签: 乳糜胸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骨折患者接受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87例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CT诊断和X线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有78例被CT检测出腰椎骨折,检出率是89.7%,X线检出61例,检出率70.1%,CT检出率高于X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骨折脱位型和安全带型腰椎诊断中,CT诊断结果和术中观察结果较为接近,CT诊断比X线诊断更加优秀。此次CT诊断满意率是96.6%,X线诊断满意率是69.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临床中接受CT诊断的效果优于X线诊断,检出率较高,医疗人员比较认可,是非常可靠的诊断方式,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诊断 X线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脊椎腰段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72例出现脊椎腰段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以及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焦虑情况明显好转,但是舒适组患者的分值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舒适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7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进而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其健康。

  • 标签: 脊椎胸腰段骨折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18例肺癌开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房颤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术前合并其他心肺疾患、术后疼痛、缺氧、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患者术前做好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评估,术后加强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及疼痛、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是预防及治疗术后房颤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心律失常 房颤 肺癌 开胸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对连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19日~2017年12月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连枷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开后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60例,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93.42±25.42)min、(124.34±32.74)min;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32±1.96)d、(9.14±1.45)d;镇痛药物用量为(70.73±23.42)mg、(98.48±31.86)mg;住院时间为(16.84±5.17)d、(24.62±3.48)d(P<0.05)。结论在连枷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腔镜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连枷胸 胸腔镜 开胸 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脊柱腰段骨折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组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obb角和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bb角及VAS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腰段骨折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