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浅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的改进对患者疼痛反应的影响以及拔针后对皮下出血、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首次住院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顺进针角度中速拔针后再纵向大面积按压(大拇指按压法),按压力度中等,按压时间在5-10min;常规组采用在横向小面积按压的同时用传统的快速拔针后再按压,时间﹤5min。结果两种拔针方法及按压方法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实验组明显减轻了患者拔针时的疼痛,减少了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保护了静脉血管。

  • 标签: 外周浅静脉输液 拔针方法 按压方法 疼痛 皮下出血或淤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术后患者进行 肺部护理时,进行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期间进行开手术 患者 66 例,以随机数字表 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 组和参 照组,分别为 33 例。 2 组均进行常规护理,之后 参 照组行叩背排痰法 ,研究 组行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 。 结果:研究 组术后并发率低于参 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将 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应用在开术后肺部护理中,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开胸术 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安全、有效、缩短卧床时间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按压复位、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治疗,经治疗后止痛作用迅速有效。结论通过5-12个月的随访发现,采用按压复位、PKP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能迅速达到止痛效果、患者卧床时间短、安全、重建伤椎高度的疗效。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按压复位 PKP术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抽血后,皮下瘀血发生率受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静脉抽血的患者20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对照组按压1-3分钟,运用常规按压法;观察组按压>5分钟,为扩充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瘀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按压1分钟时,皮下瘀血发生率为10%,按压3分钟时,瘀血发生率为5%,而观察组发生率仅为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为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抽血后,皮下瘀血发生率受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影响,其中扩充按压法大大降低了皮下瘀血发生率,应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静脉抽血 按压部位 按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重症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PO2和PCO2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重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全面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外重症 手术后 呼吸功能恢复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脏呼吸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4-6分钟,而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受多因素限制很难在4-6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是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目击者实施初期外心脏按压是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我中心2014年2月-2019年3月期间,院前急救中记录到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是否进行外心脏按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未实施外心脏按压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目击者实施外心脏按压对策。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跳呼吸骤停 目击者 心脏按压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积极完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术后发生的4例患者意外拔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拔管者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夜间为意外拔管高发时段,拔管时间主要发生在术后3d,多数患者因疼痛不适导致自行拔管。结论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夜间,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改善患者疼痛做好心理指导,妥善固定各管道,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胸外术后患者 管道意外拔出 原因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50例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之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记录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几率。结果50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之后,血糖全部获得有效的控制,患者痊愈率为98.0%,出现并发症几率为2.0%,通过对症处理之后全部康复;50例患者全部在康复之后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结论针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痊愈率得到提高,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胸外肿瘤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平行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380例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指按压法,观察组采用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按压止血之后,对照组按压时间为6.58±1.22min,43例患者出现淤血,24例患者出现血肿;观察组按压时间为2.64±0.48min,15例患者出现淤血,2例患者出现血肿情况。两组患者按压止血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止血效果显著,明显的缩短了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皮下淤血、血肿情况的出现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指按压法 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 静脉输液拔针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160位接受难治性大咯血患者急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难治性大咯血急救手术治疗的160位患者。并将这160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跟踪,将每一位患者的咯血来源和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和后期的复发风险。结论对于难治性大咯血外科急救手术治疗最好采用肺叶切除疗法。同时应该注意切除时所采用的方法,根据患者咯血的根源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切除受手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 标签: 难治性大咯血 胸外急救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意外拉出管道是指意外拉出各种管道或由于不牢固而意外滑动管道。意外拔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而且第二次携带着导尿管引起的损伤、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这对患者预后的改善非常不利。进一步分析法外手术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减少意外拔管的可能性,这对有效治疗和提高预后非常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术后患者的病历,探讨了意外拔出软管的原因,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胸外术后 管道意外拔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后续护理服务方案的编制提供参照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术后第3~7d观察组三项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吸容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术后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呼吸训练效果,优化护患关系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胸外重症 呼吸功能训练综合护理干预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ICU护患沟通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病房,良好的语言性沟通、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及保持与家属的沟通等措施将护理人文关怀贯彻下去。结果护理人文关怀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形象、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等。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在ICU护患沟通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护患沟通 胸外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