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并分析其有效及安全,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2年0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接收患有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中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如降压、利尿消肿等。A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注射治疗,B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肾功能。结果A组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11%,经比较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检查相比,两组患者肾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除A组血浆白蛋白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患者与A组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肾脏综合征,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同时显著改善了患者肾功能。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至2009年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IABP联合CRRT(CRRT组)31例或床边血液透析治疗(HD)(HD组)21例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CRRT组抢救成功12例,死亡率为61.3%;HD组抢救成功3例,死亡率90.5%(P〈0.05)。两组在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时,CRRT是首选透析方式。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源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有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控制患者出血量与污染,并给予创伤患者液体复苏,纠正患者休克等情况,在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后方可给予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总成功率为90.56%,有7例死亡,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总死亡率为9.44%。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救治方法,在复苏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异常黑胆质成熟疗法能否影响“退行”硬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发展。方法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白兔100只,适应喂养1周后,实验开始前处理20只,剩余8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I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干预组(MI组)。于08周末两点采血行血脂分析。在0,2,4,6,8周时间段,取出主动脉瓣膜标本,AFM下观察内皮细胞纳米结构。结果HC组与N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MI组HC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AFM50um×50um扫描下HC组与MI组内皮细胞长径6周、8周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长径有明显差异(P<0.01)。AFM500nm×500nm扫描下HC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6周,8周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8周有差异(P<0.05)。结论随之时间延长,高脂饮食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明显破坏而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交流电电激诱发心室颤动机械心肺复苏模型,并探讨其有效安全。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究心跳骤停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在8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心肺复苏,包括200次/min机械胸外按压100次/min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4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0%。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大部分大鼠在6min复苏后电击除颤有效恢复自主循环。实验结束后常规解剖未发现器官机械创伤。结论:本大鼠交流电诱发心室颤动心肺复苏模型,有效安全高,可最大限度减少实验误差,具有一定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7例A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DeBakeyⅠ型9例,Ⅲ型18例.19例有高血压史,临床表现以突发胸痛或腹痛为主,部分合并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27例患者均依据CT或MRI诊断.24例内科药物治疗,好转出院22例,死亡2例;动脉腔内隔绝术3例均成功.结论:AD是心血管病危重急症,对疑诊AD患者应尽快确诊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内科药物治疗 AD患者 肾功能不全 腔内隔绝术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75岁,左腰、髋痛3天,昏迷10分钟,于2000年2月29日12N入院.3天前开始左腰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午饭后突然昏迷10分钟,入院时已清醒.既往无糖尿病史.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例报告 夹层抢救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AAD患者30例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以疼痛(胸痛、腹痛、肩背痛及下肢痛)为首要症状者26例,高血压24例,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18例。结论:AAD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对疼痛性质描述,掌握AAD临床特点适当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关键。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疼痛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由一个急救总站(或中心),若干城区急救站各综合医院联网组成,有统一呼救信号,问清发病情况具体地点,向离伤病员最近急救站发出派遣车辆医务人员通知,同时将资料储存在计算机库中备用.急救站进行初级救护后,将伤病员转送到综合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

  • 标签: 医疗现状 急救医疗 现状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产后出血三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采用子宫切除术、髂内动脉结扎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等方法治疗52例难治产后出血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抢救成功,其中子宫切除术13例,髂内动脉结扎术26例,经导管动脉栓塞术13例.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以其优点已成为治疗产后大出血重要手段,各种治疗方法选择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时间发生难治产后出血而定.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治疗方法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髂内动脉结扎术 子宫切除术 抢救成功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变革,当前对于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应该更加侧重学生实践技能有效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因此医学院校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 标签: 医学院校 实践技能 培养模式 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百草枯中毒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例,好转7例,死亡4例。结论: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早期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减轻毒物对重要脏器组织损害、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监测、作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有助缩短病人救治时间,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中枢低钠血症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25例颅脑损伤后中枢低钠血症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1例,治愈8例,死亡3例;脑耗盐综合征14例,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脑耗盐综合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都不相同,早期诊断治疗可以降低病人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脑耗盐综合征
  • 简介:体外无创心脏起搏由ZOLL于1952年首先用于临床,随着起搏技术及设备不断完善,心脏紧急起搏不同途径方式有许多评价认识,现将作者应用体外无创心脏起搏(ENCP)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病人接受ENCP治疗,年龄26~75(平均56.6)岁,36例中病窦综合征9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0例,上述病例出现阿斯综合征8例,36例中心脏停

  • 标签: 无创性心脏起搏 临床应用 起搏器 心脏停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体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综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58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护理、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能心情愉快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并满意出院。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7年我院收治16例创伤膈疝病例临床资料。24h内确诊15例,术前确诊8例。经胸切口3例,经腹切口8例,经胸经腹切口3例,胸腔镜膈肌修补1例。结果:1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创伤膈疝早期易误诊,胸部X线、B超胸部CT是确诊依据,早期诊断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创伤膈疝治愈率关键。

  • 标签: 膈肌破裂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肾上腺素能作用对兔心律失常影响.方法: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去甲肾上腺素(NE)0.5mg/kgNE1.0mg/kg,一日两次,连续15天.在体同步记录各组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复极90%时限(MAPD90)、跨比复极离散度(TDR)及程序刺激诱发室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6μg/(kg·min),观察急慢性肾上腺素能重叠效应对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影响.结果:(1)三组之间MAPD90及TDR比较无显著差异.(2)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中层心肌MAP2期拱顶消失.(3)程序刺激下,早期后除极(EAD)或/延迟后除极(DAD)及室性早搏在实验组均有增加.静脉给予Iso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有增加,但仅高剂量组P<0.05.结论:增强肾上腺素能作用可引起兔心室肌复极电活动改变,并可导致室心律失常增加,但对三层心肌MAPD90TDR影响不明显,其致室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EAD/DAD增加有关.

  • 标签: 增强 肾上腺素能 室性心律失常 程序刺激 心肌单相动作电位 注射生理盐水
  • 简介:一门学科知识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方法直接有关。《护理技术)课堂教学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目的。

  • 标签: 护理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