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华法林作为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抗凝治疗中[1]。但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易受其他药物、食物、遗传、年龄、体重、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2],使其抗凝作用发生变化。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米力农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行瓣膜置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d。术后第5日评估2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心脏指数。结果:术后第5日,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33%(38/60),观察组为93.33%(56/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和心脏指数分别为(39±4)mm、(54±6)mm、55%±5%、33%±3%和(3.4±0.3)L/(min·m^2),观察组分别为(36±3)mm、(49±6)mm、63%±7%、37%±4%和(3.8±0.4)L/(min·m^2),2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能够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后的心功能。

  • 标签: 米力农 心脏瓣膜置换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mL/h,自控剂量为2mL/30min,锁定时间30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镇痛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两组均用药7d。结果试验组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36.36%(P<0.05)。1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例患者年龄小于50岁,6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对比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 标签: 泮托拉唑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小儿8岁,去年12月头晕10多天,检查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医生让去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请问,该如何治疗?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吗?平时应注意些什么?王读者:卵圆孔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类别,是心房(左、右心房)间隔在胎儿期间发育不全所致。其病程可分3个阶段:(1)症状不太明显,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慢,易患呼吸道感染;(2)长时间、血液大量由左向右分流,可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担逐渐加重,患者一般在青年期间症状逐渐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短、易疲劳、咳嗽等症状;(3)若病变未及时矫正,肺动脉压力越来越高,血液即可出现从右向左分流。此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表现活动后昏厥、右心衰竭、咳血、发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卵圆孔未闭 儿童 房间隔缺损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40例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即填塞纱布法,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将其设为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远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的量也远远小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并发症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术后出血的患者来说,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能够大大缩短手术的时间,同时避免出血量的增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1例46岁男性患者,既往有房颤及脑梗塞病史,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后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药物基因检测及合并用药情况,初始给予华法林2.5mgpoqd,监测INR值偏低,华法林调整至3.75mgpoqd后出院,一月后复查INR1.64.在随访过程中,临床药师发现该患者出院后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华法林剂量上调,但抗凝效果不佳,有栓塞风险.经详细了解后,考虑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相关,建议家属严格监督患者每日按时按量服用华法林,在饮食上避免长期摄入大量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并戒酒,一周后复查INR为1.46,接近合适范围.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抗凝 依从性 用药教育
  • 简介: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与游离皮瓣移植在头皮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头皮烧伤并伴有大面积头皮缺损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周期、手术成功率、修复皮肤的肤色、质地、弹性。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头皮的质地、弹性和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为(36.7±5.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5±3.2)d(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运用皮肤扩张在头皮烧伤修复整形中效果较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高,外观美观,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游离皮瓣 头皮烧伤
  • 简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类型,发病率1/500,国内与国外报道类似。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及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不仅可对HCM患者形态、结构、功能做准确评价,还可通过心肌灌注及活性扫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纤维化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CMR技术对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磁共振扫描 心肌血流灌注 心肌灌注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输尿管镜组,每组63例。输尿管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与甲状腺素联合使用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收治的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甲状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LVEF、SV与LVDd指标均有所提高,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LDH、CK-MB与CK的水平比治疗前低,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有关减退性的心脏病患者行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与甲状腺素联合使用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素 磷酸肌酸 心脏病 疗效
  • 简介:我叔叔因左下腹间断性疼痛6天入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结果最后出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炎性包块”,并开药艾迪莎颗粒和金双歧.请问,“乙状结肠炎性包块”用“结肠癌根治”是否存在过度治疗?是否需要复查肠镜?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过度治疗 炎性肠病 炎性包块 乙状结肠 出院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无心力衰竭症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病理,研究其早期心力衰竭预测问题,探讨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对无心力衰竭症状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心力衰竭预测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测量其血浆NT-proBNP浓度,对比观察两组X线、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在对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NT-proBNP、心动图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对无心力衰竭症状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心力衰竭预测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NT-proBNP与患者病情发展息息相关,早期检测NT-proBNP有利于诊断疾病,改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NT-PROBNP 无心力衰竭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早期心力衰竭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