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因腹痛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门诊就诊的同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查的2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分别统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别,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45例患儿中83例(33.9%)患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3,P=0.748>0.05);患儿年龄越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24,P=0.020<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显著相关,(OR =1.121,95%CI :1.021~1.232,P=0.017<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腹痛患儿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 标签: 腹痛 儿童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是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其与很多非消化系统疾病也存在紧密联系。目前普遍被认可的HP根除治疗方案为四联疗法,但临床实践显示该方案仍存在局限性,因此需在后抗生素时代积极寻找替代疗法。该文就目前除四联疗法外的国内外HP感染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四联方案 耐药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排除了痰标本)分离到的137株鲍曼不动杆菌做药敏分析,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137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40.1%来自血标本,41.6%来自ICU,46.7%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2017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舒巴坦(73.2%),2018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均为56.3%),2019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头孢他啶(63.2%)。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在2017-2019年度虽有所波动,但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继续加强监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幽门螺旋杆菌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西方的医学家培养出来,这种细菌属于革兰阴性细菌,在生存过程中需要氧气的供给,这种微生物细菌主要寄存在人体的胃部以及12指肠的区域内,如果寄生的数量过多,就可能会引发人体胃黏膜出现慢性发炎症状,甚至还会导致12指肠出现溃疡。除此之外,这种疾病也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针对这类型疾病,医生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进行治疗这种细菌就会对抗生素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了幽门螺旋杆菌对于抗生素治疗的耐药性医学问题,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幽门螺旋杆菌等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耐药机制 研究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幽门螺杆菌患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记录对比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幽门螺杆菌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1.为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提供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2.为与双歧杆菌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类似或相同效果的益生菌制剂提供研究基础和研究思路。结果 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病率、NEC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实验组。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使用双歧杆菌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双歧杆菌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铋镁、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实验组50例,采取胃铋镁、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治疗,疗程14天,疗程结束后对照组继续口服艾司奥美拉唑14天,实验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胃铋镁14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上腹痛/上腹部不适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上腹痛/上腹部不适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上腹痛/上腹部不适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铋镁、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大大提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用药安全性高,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铋镁 艾司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以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市(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市中医院,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离得到的5000例肠杆菌科细菌开展此次研究,其中有120例美罗培南抑菌环的直径≤20mm,采取抗菌药物试验鉴定确定存在45株CRE,之后实施耐药试验,进行耐药基因筛选,采取PCR法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与其阳性产物序列。结果:本研究分析发现,CRE对各类抗菌药物(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西丁类、碳青霉烯类等)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比P>0.05;PCR法测序发现,存在29株blaIMP阳性菌株,类型均是IMP-4型,存在11株blaKPC阳性菌,类型均是KPC-2型;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存在5株肺炎克雷伯菌Kpn6617(携带2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他均显示是阴性。结论:细菌耐药是导致碳青霉烯酶出现的最主要因素,主要的酶型是IMP-4,因此要根据细菌耐药的特征给予相对应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率。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机制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而参照组仅73.3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也低于参照组的23.3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要高于三联疗法,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四联疗法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应用效果为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我院2019 年 1月-2020年 1 月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68例,将其以自愿选组的方式均分为两小组,由埃索美拉唑A组、奥美拉唑B组合成,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值作为治疗效果的有效参考依据,再将其治疗总有效率予以统计,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埃索美拉唑A组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均显低且炎性因子水平值显优,数据呈现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同时采用三联药物疗法,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较理想,能够有效改善临床腹痛、腹胀等不良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使其达到正常范围值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提倡临床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临床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被选取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标准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观察组被选取对象则应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复发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并比较发现,观察组49例被选取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49例被选取对象的疾病复发率也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也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大剂量 艾司奥美拉唑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8月至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d、12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肠道菌群、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儿童湿疹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斯特纳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转阴时间、关节痛消失时间);免疫指标改善情况(IgG、IgA、IL-6、TNF-α)。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转阴时间、关节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IgG、IgA、IL-6、TNF-α均优于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通过孟鲁斯特纳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值得推广。

  • 标签: 孟鲁斯特纳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小儿过敏性紫癜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