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食管瘘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外科同期实施左心房修补术及食管修补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早期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光感应压力监测导管损伤指数(LSI)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首次同意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男29例),年龄(63.1±6.5)岁,应用光感应压力监测导管在LSI指导下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导管消融贴靠压力(CF)、LSI与8个月随访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肺静脉隔离时,大部分消融位点均达到前壁LSI为5.0,后壁LSI为4.5,平均CF>10 g;②84个肺静脉隔离中,单圈隔离率为84.5%(71/84),非单圈隔离率为15.5%(13/84),整体手术即时成功率为100%;总肺静脉隔离时间为(42.5±13.7)min,左侧肺静脉隔离时间为(19.7±5.2)min,右侧肺静脉隔离时间为(22.6±6.8)min;有3例发生一过性窦性停搏;③非单圈隔离漏点与单圈隔离对应位点LSI相近(4.7±0.4对4.6±0.9,P>0.05),非单圈隔离漏点位点CF均明显低于单圈隔离对应位点[(8.9±1.6)g对(12.5±1.4)g,P<0.05];④8个月随访观察后,总累积成功率为88.1%(37/42),单圈隔离患者累积成功率高于非单圈隔离患者[93.9%(31/33)对66.7%(6/9),P=0.018];⑤房颤复发患者隔离圈漏点位点平均CF为(9.6±0.8)g。结论LS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对透壁性和连续性的指导安全有效,CF<10.0 g时能出现漏点,无法单圈隔离,而单圈隔离较非单圈隔离的远期效果更好。

  • 标签: 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导管消融 损伤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精准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将肝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常规护理,应用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需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精准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肝癌 精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9年5月~2021年8月,设23例于我院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另设21例于我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2例,占8.7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占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值得推荐。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 射频消融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脑卒中、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导管消融术现已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酒精摄入、睡眠呼吸暂停等已被证实为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相关生活方式的干预,进行严格的危险因素控制可显著减少房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病死率。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房颤的综合管理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生活方式 导管消融术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的节律控制是指通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流电转复、导管或外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并进行长期维持。如今节律控制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回归核心地位,导管消融迅速崛起,使用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将是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 标签: 心房颤动 节律控制 导管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心房颤动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实施导管消融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房颤动 并发症 临床路径护理 住院时间 导管消融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均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中即刻成功率高达97.14%(34/35),1例因穿刺动静脉出血而导致失败。本组患者在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经Holter监测发现,术后1年室早发作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提高,前后差异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间隔旁道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3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共626例患儿,对其中74例间隔旁道患儿的临床及射频消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7.8±3.5 )岁(10个月~13岁);体质量(27.7±14.4) kg,其中3例<15 kg。5例术前超声提示室壁矛盾运动,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9例患儿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5例患儿接受传统两维射线下标测后,最终3例接受消融。74例患儿共标测到间隔旁道74条,包括右侧间隔旁道66例,左后间隔旁道8例;显性旁道48例,隐匿性旁道26例;旁道分布于前间隔28条,中间隔18条,冠状窦10条,右后间隔10条,左后间隔8条。共72例患儿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7例消融成功,即时消融成功率为93.1%。消融功率(18.0±1.8)W,射线暴露时间(4.7±2.7) min,手术时间(151.5±58.6) min。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5例合并室壁运动异常患儿的心室运动及大小在消融后恢复正常。随访(23.8±10.8)个月,4例患儿发生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儿童间隔旁道经射频消融安全且有效,但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不能忽视。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道 房室传导阻滞 射频消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与房颤导管消融并发心脏压塞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首次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收集其围术期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利用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与房颤消融心脏压塞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 313例,发生心脏压塞41例(0.77%);老年组心脏压塞发生比例1.1%(32/2 95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0.4%(9/2 363)(χ2=8.489,P=0.004)。老年组1例行急诊开胸心房修补术,而非老年组0例;无1例患者院内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老年组发生心脏压塞发生风险增加(OR=2.570,95%CI:1.190~5.570,P=0.01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口服抗凝药物、左房内径<40 mm和手术时间≥120 min的患者中,老年组心脏压塞发生风险较非老年组更高(OR=1.011、2.914、3.922、3.244,均P<0.05)。结论老年(年龄≥60岁)是房颤导管消融发生心脏压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脏压塞
  • 简介:摘要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神经反射性晕厥中的一类,在各类晕厥中发病率最高,具有十分复杂的神经反射机制,而防止晕厥的再发的方式是限制该反射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口服药物治疗,亦或是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等,均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仅对心脏抑制型患者有效,且年轻患者接受程度低。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尝试消融自主神经节去迷走神经化,阻断迷走神经的信号传出,从而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本文对心脏自主神经节消融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导管消融 心脏自主神经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环状RNA表达谱以及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房颤患者:为使用RNA测序来构建环状RNA表达谱,纳入5例特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为测序组,同期5例基线资料一致的健康者为测序对照组;为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来验证房颤相关环状RNA表达,连续纳入7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为验证组,80例非房颤患者为验证对照组;为观察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纳入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特发性房颤患者51例,术后随访1年后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qRT-PCR检测特定环状RNA的表达量,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预测对消融复发的影响。结果房颤特异性的血浆环状RNA表达谱包含31 697个房颤特异性环状RNA,其中516个环状RNA具有差异性表达,包括129个表达上调和387个表达下调。房颤患者环状RNA hsa_circ_0032931[0.018(0.012,0.034)对0.079(0.053,0.108),Z=-9.112;P<0.001]和hsa_circ_0032097[0.031(0.018,0.046)对0.037(0.030,0.053),Z=-2.986;P<0.0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随访1年后,房颤消融手术复发组6例(11.8%,6/51)和未复发组45例(88.2%,45/51)发现,消融术后复发组患者血浆中环状RNA hsa_circ_0032931表达量升高[0.052(0.019,0.109)对0.016(0.012,0.030),Z=-2.573;P=0.01],而环状RNA hsa_circ_0032097表达未见明显差异(Z=-0.058;P=0.953)。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结果,房颤持续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 (95%CI 0.706~1.000),环状RNA hsa_circ_0032931的AUC为0.826 (95%CI 0.662~0.990),联合房颤持续时间与环状RNA hsa_circ_0032931的AUC为0.933 (95%CI 0.841~1.000)。结论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32931可作为预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和独立的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环状RNA 导管消融 预测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围术期抗凝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治疗的40例房颤导管消融术患者进行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从而达到手术预期目标。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肝素并对及抗凝状态进行动态检测,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抗凝治疗,并对治疗强度进行针对性调整。结果: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有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出血。结论:在围术期,医护人员应该谨遵医嘱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并且提升并健康教育的宣教力度,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进而达到高效抗凝状态。

  • 标签: 射频消融 抗凝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心悸、晕厥"就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后形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再次出现心悸,拟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但体表心电图筛查不通过,改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因此,导管消融可能导致QRS-T波形态改变,从而影响S-ICD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全皮下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2018年7~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实施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并应用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比较实施前(2018年1~6月)及实施后(2018年7~12月)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施后患者对护士对护理排班、护理流程、健康宣教、心电监护、并发症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能有效规范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护理流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房驱动灶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8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2~75岁,采用传统单纯消融肺静脉治疗方案;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51~73岁,在肺静脉隔离基础上,采用分散电图指导下驱动部位消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F-β及MMP-9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房颤终止率及术后6个月房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GF-β、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MMP-9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均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1.37±4.75)μg/L比(35.38±5.28)μg/L,(143.58±19.45)μg/L比(155.16±20.58)μg/L](均P<0.05)。研究组术中房颤终止率为90.48%(38/42),术后房颤复发率为7.14%(3/42),对照组术中房颤终止率为73.81%(31/42),术后房颤复发率为23.81%(10/42),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房驱动灶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TGF-β、MMP-9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房驱动灶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与单纯射频消融对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颈部彩超确认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且结节最大直径≥20 mm,穿刺病理结果为良性,拟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手术的8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行单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A组,n=40)和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治疗(B组,n=40),观察术中射频消融能量差异、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和术后3、6、12个月结节体积及最大直径的变化。分析两组各自的临床效果及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Friedman的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B组术后12个月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值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5.1) mL比(5.5±4.9) mL,P<0.05];B组术后12个月结节最大直径较术前缩小值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6) cm比(1.4±0.8) cm,P<0.05];术后6~12个月期间,B组结节缩小趋势较A组更明显(P<0.05)。B组射频能量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1.18) kJ比(3.89±1.17) kJ,P<0.05]。术后2例出现声音降低,2周内恢复;术中1例出现局部出血,消融后止血。A组患者满意度,与B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比90.0%,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行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治疗,较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结节缩小效果,且能够降低消融使用能量。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甲状腺结节 消融技术 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