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的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康复期的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3.80±4.80)岁;对照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63.20±4.50)岁。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相应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为(395.30±27.10)m,对照组为(336.50±20.00)m;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48±3.46)%,对照组为(53.26±3.28)%;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6.42±5.12)分,对照组为(42.96±4.15)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后患术后护理时,心脏康复运动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运动机能状况,更加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康复运动 心脏机械瓣置换术 6 min步行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具备完整住院信息资料的心脏瓣膜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实施交替分组,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72.63±7.75)h,试验组为(41.10±7.76)h;对照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54.58±2.75)h,试验组为(44.11±1.89)h;对照组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7.05±1.17)分,试验组为(10.03±1.1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试验组为9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卧床时间 用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叙述。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120例,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各60例并对其运用不同的护理手段。结果 患者间护理效果与疾病恢复效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系统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心脏瓣膜置换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2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70例在我院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电脑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的实验组,就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干预前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明显改善更佳,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指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中使用推广。

  • 标签: 阶段性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FMEA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华法林抗凝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FMEA模式风险预警干预;记录HFMEA模式干预前后,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的各失效模式RPN 值变化;利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通过《华法林抗凝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研究期间患者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INR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后,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100分;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华法林药理作用、INR监测、华法林不良反应、食物及生活习惯对华法林的影响、其他药物对华法林的影响、抗凝知识总分分别为(2.88±0.73)分、(1.36±0.54)分、(2.57±1.28)分、(2.13±0.84)分、(1.66±0.92)分、(11.12±2.20)分,均高于对照组(2.24±0.52)分、(1.02±0.39)分、(1.81±0.94)分、(1.58±0.76)分、(1.00±0.78)分、(7.63±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监测、按量按时服药、长期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总分分别为(3.78±0.54)分、(3.86±0.43)分、(3.90±0.71)分、(3.84±0.62)分、(3.89±0.67)分、(31.52±2.93)分,均高于对照组(3.14±0.39)分、(2.97±0.38)分、(3.42±0.48)分、(3.41±0.44)分、(3.22±0.53)分、(25.93±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INR 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FMEA模式应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华法林抗凝管理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和抗凝知识认知,预防控制抗凝不良事件,从而达到手术预期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HFMEA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管理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两天住院患者应用叙事护理后满意度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脏瓣膜术后作为对照组,200例,应用心脏术后护理常规+传统心理护理方式,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脏瓣膜术后作为观察组,200例,应用心脏术后护理常规+叙事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心脏瓣膜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心脏瓣膜术后住院患者应用叙事护理方式具有显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降低心脏术后脱管率,有效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心脏术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应用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1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康复护理。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状况、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分项生活质量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预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感染性疾病等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RHD-CVR)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64例RHD-CVR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33例采取康复护理,B组31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早期生存质量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RHD-CVR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早期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早期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期间康复护理的实施内容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受瓣膜置换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应用ICU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瓣膜置换治疗,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6例与试验组46例,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护理以ICU综合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在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护理后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效果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参照组为50.00%,试验组较参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参照组为73.91%,试验组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经ICU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ICU综合护理 瓣膜置换术 重症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对机械瓣膜置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11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失访1例,配合完成研究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24例,女30例,年龄(60.03±7.5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59.36±8.3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为64.81%(35/54),高于对照组23.08%(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12±1.41)分,高于对照组(4.37±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P<0.00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为9.26%(5/54),低于对照组30.76%(16/52),INR达标率为79.18%(194/245),高于对照组59.23%(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增强机械瓣膜置换口服华法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回馈教学 健康教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早期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0例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早期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护理措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早期生存质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实施ICU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心脏瓣膜患者40例(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均进行瓣膜置换,随机分为ICU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与ICU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观察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瓣膜置换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ICU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出现心室重塑、心衰等远期心功能不全的并发症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面临的可能问题,而精准的护理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精准护理的概念、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及心脏康复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瓣膜患者精准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精准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20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人基本资料情况及自我效能现状情况,并针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自我效能得分为(4.96±3.78)分,其中低自我效能病人占38.46%,中自我效能病人占46.63%,高自我效能病人占14.91%,显示病人术后自我效能现状呈偏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合并慢性疾病及希望水平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自我效能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希望水平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