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12h及12-48h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3-2019.3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依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60例,发病后<12h实施PPCI手术,B组60例,发病后12-48h实施PPCI手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B组,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在不良事件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12h较12-48h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STEMI患者发病后尽可能在12h内实施急诊PPCI。

  • 标签:
  • 简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始终追求的目标为早期、完全、持续心外膜血管再通以及微血管灌注恢复,以降低死亡率、再梗死、缩小梗死范围及改善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治疗的基石[1,2]。近年来由于国内外STEMI治疗区域网络建立及院前急救转运系统和再灌注策略的完善[3,4],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得以早期开通,同时由于直接PCI、补救PCI、溶栓后常规PCI及辅助抗栓治疗完善而使其最大可能达到快速、完全和长期持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STEMI 直接PCI 梗死相关动脉 辅助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下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常见血管病变为回旋支或者右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总人群的发病率约0.6%~1.3%,包括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等,右冠缺如是最少见的冠脉起源异常之一,本文报道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冠缺如病患者。并结合介入指南及文献报道进行治疗及分析。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冠缺如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 ST 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急诊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急诊室接纳的 200例急性 ST 抬高型心肌梗死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般组常规治疗处理方式,路径组则采用急诊临床路径方式,两组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 路径组在抢救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对比均 优于一般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急性 ST 抬高型心肌梗死 患者实施急诊临床路径的治疗处理方式,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疾病症状,对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临床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率。结果60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54例(90.0%),其中室性早搏12例(20.0%),房性早搏11例(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16.7%),房颤12例(20.0%),阵发性房速9例(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J波的有19例(31.7%),无缺血性J波的有35例(58.3%),无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P<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51例,判断失误7例,无法预判2例,判读准确率为85.0%。结论心电图运用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率。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 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率。结果 60例急性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 41例( 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 54例( 90.0%),其中室性早搏 12例( 20.0%),房性早搏 11例( 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0例( 16.7%),房颤 12例( 20.0%),阵发性房速 9例( 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 J波的有 19例( 31.7%),无缺血性 J波的有 35例( 58.3%),无缺血性 J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缺血性 J波的发生率( P< 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 51例,判断失误 7例,无法预判 2例,判读准确率为 85.0%。结论 心电图运用于急性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 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05例STEMI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fQRS分为fQRS组(n=42)和无fQRS组(n=63),采用Killip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功能,住院期间Killip分级至少有一次大于或等于2级者定义为心力衰竭。结果fQRS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LVEF低于无fQR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fQRS与STEMI患者心功能受损有关。

  • 标签: 碎裂QRS波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召集29名同行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即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及具体指标内容。[结果]通过对29名同行专家进行调查,确定了48个三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并且最终确定了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特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临床上救治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评价所实施的护理措施的质量。

  • 标签: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单病种 急救 护理质量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召集 29名同行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即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及具体指标内容。[结果]通过对 29名同行专家进行调查,确定了 48个三级指标, 16个二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并且最终确定了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特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临床上救治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评价所实施的护理措施的质量。

  • 标签: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单病种 急救 护理质量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溶栓、急诊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溶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溶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溶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溶栓、急诊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溶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溶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溶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70例本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根据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剂量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35,5mg/次,1次/d)和中剂量组(n=35,10mg/次,1次/d),2组均坚持他汀治疗并维持至出院后至少1个月。记录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中剂量组发生梗死后心力衰竭和心绞痛比例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恶性心律失常比例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靶血管再灌注治疗及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TEM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0mg/d他汀治疗与5mg/d他汀治疗的降脂效果相当,但能减少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78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比各种干预方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机率更低,且心源性猝死也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左心射血分数)以及LVEDd(左室舒张末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控制患者心肌梗死复发和猝死,改善心功能上有重要效果。

  • 标签: 新型区域协同救治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替普酶组34例,以瑞替普酶2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溶栓;尿激酶组34例,以尿激酶150U,30min静脉滴注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过敏反应。结果瑞替普酶组的梗死相关动脉总开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总体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罗非班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32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16例。两组均行急诊介入手术,两组均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前开始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并维持到术后,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介入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并维持到术后的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