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动复苏系统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心脏骤停患者40例为对象,以20例采用常规心肺复苏系统的患者为对照组,20例采用自动复苏系统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自动复苏系统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自动复苏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各项心肺复苏有效指标,而且能够促进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提高,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抢救中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心脏骤停抢救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上寻找更加合适的心肺复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萨博组和徒手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萨博心肺复苏以及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30min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30min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以及存活出院率。结果与徒手组比较,萨博组首次复苏时间明显的减少,30min自主心律存续时间、复苏30min内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以及超长复苏率均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出院率之间比较,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萨博心肺复苏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首次复苏时间,延长患者自主心率存续时间,提高超长复苏率,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萨博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临床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存在伦理问题的对策,指出了对于施行心肺复苏的伦理认识的关键环节,即加强职业道德要求、积极复苏、结局的正确理解。为医护人员正确施救所面临伦理问题释疑。

  • 标签: 心肺复苏 伦理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中,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与人工心肺复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出现心搏骤停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心肺复苏抢救,治疗组患者则接受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复苏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搏骤停 人工心肺复苏 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 效果
  • 简介:34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因心脏骤停荤倒在北京地铁站台上不幸身亡后,有关社会急救体系的讨论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救 社会 系统 立法 地铁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的救治措施和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30例,实施急诊心肺复苏救治,对救治方式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跳停止时间<4(min)患者以及<6(min)总患者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电击除颤、机械通气以及气管内用药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脏停止至开始救治的时间,适时适当的电击除颤、机械通气以及气管内用药等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如何做好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心肺复苏护理的措施。方法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开展的心肺复苏急救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20例,无效10例。结论护士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提升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急救配合 护理
  • 简介: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其中心肺复苏术是学生必备的临床技能,该操作在学习中有一定难度,操作要点多,将信息化教学理论运用于本单元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信息化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 实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肺复苏中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治疗后存活率、复苏成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比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比例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肺复苏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有助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小儿 心肺脑复苏 纳洛酮
  • 简介:男,4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伴意识不清约6h入院。患者6h前酒后突发胸部疼痛,伴周身大汗,痛呈持续性,向左侧肩胛部放射,休息缓解。急呼120送诊当地医院,查心电图V1-5导联ST段压低明显,T波倒置。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V1~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出现QS图形,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随后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后 导联ST段压低 脑复苏 发作性胸痛 意识不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动脉血压、心电监护下的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1—2015年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0例有有动脉血压和心电监护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设定胸外按压目标值1.胸外按压出现规则接近正常的血氧饱和度波形,最好有血氧饱和度值显示(最好在94%以上);2.有动脉平均动脉压尽量控制在65mmHg以上。在血氧饱和度波形不显示时,以动脉血压为主,参考心电波形。复苏人员胸外按压时同时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波形及有动脉血压。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根据监护结果进行调整,尽量达到目标值。结果30例患者有18例心肺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60%,最终成活出院5例,出院成活率16.7%。复苏成功率和按压频率相关。30例患者中有18例需120-140次/分的按压频率才能达目标值,最终复苏成功13例;9例需150-200次/分的按压频率才能达到目标值,最终成功3例;而2例只需90-100次/分按压频率就能达到目标值,最终两例均复苏成功。结论心电监护和有动脉血压监测下的胸外按压能够给复苏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按压效果信息,为复苏者调整按压频率和深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减少了心肺复苏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和按压频率及深度有关,如果能以较慢和较浅的胸外按压达到目标值,复苏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心电监护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心肺复苏后即静注尿激酶120~200万U、链激酶150万U或rt-PA50mg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心肺复苏后不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溶栓后83%再通,住院死亡17%。对照组10例48小时无一存活。两组急救存活具有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在不具备急诊血管重建的医院,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肺复苏溶栓治疗能明显提升住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