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引发了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相关意见。双减政策的正式出台不仅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学生家长的持续讨论。本文将探讨双减背景下家长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除家长焦虑情绪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双减背景 家长 焦虑情绪 消除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岛礁官兵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严重程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官兵心理筛查及心理健康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岛礁官兵的情绪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出现焦虑情绪的官兵人数占总测评人数的34.14%,出现抑郁情绪的官兵人数占总测评人数的65.51%,岛礁官兵的焦虑、抑郁评分与中国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际关系调查显示,16.11%的官兵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困扰,同时在交谈、交友、待人接物、同异性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人际关系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神经质维度、人际关系交谈、待人接物方面、心理弹性力量性维度对焦虑情绪有影响;力量性维度、乐观性维度、神经质维度和人际关系交谈方面对抑郁情绪有影响。结论岛礁官兵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各维度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焦虑 抑郁 心理弹性 岛礁官兵
  • 简介:摘要:幼儿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亲人,搬到陌生的地方集体去生活,这就是幼儿"分离焦虑"的由来。分离焦虑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常见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如何缓解幼儿的焦虑,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的"猩红",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将分析幼儿分离焦虑的特点以及原因,并进一步探究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情绪原因及缓解策略。

  • 标签: 小班幼儿 分离焦虑情绪 原因 缓解策略
  • 简介:摘要:托班幼儿焦虑是指幼儿因为托班生活带来的环境变化产生的外在行为不适应以及心理体验落差感,具体可表现为幼儿对托班生活抗拒、明显哭闹等。托班幼儿焦虑对正常教育活动开展以及幼儿健康成长都极为不利,需要根据幼儿焦虑成因选择正确缓解策略,以切实提高托班幼儿教育水平。

  • 标签: 托班幼儿 焦虑成因 缓解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患沟通对候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门诊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融入护患沟通。比较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总满意度。结果:较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 护患沟通 候诊患者 焦虑情绪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加入心理护理措施是否有助于改善病患的焦虑情绪。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肛肠科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接收的需要进行肛肠手术病患112人,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56人,本组病患按照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56人,本组在护理措施中加入心理护理的内容。在实验进行期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的方法对比两组病患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同时考察病患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所采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病患在手术前后出现的焦虑情绪,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比病患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6.43%,而参照组的满意度仅为71.43%,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在肛肠手术病患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帮助病患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有利于恢复健康,还能促进护患关系趋于和谐,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肛肠手术 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29例,对照A组采用常规癌症护理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癌症护理方面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临床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B组SDS、SAS评分显著的没有对照A组的高,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高,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卵巢肿瘤患者常规癌症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能够更好的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卵巢肿瘤 焦虑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ERCP术前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70例行ERCP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ERCP 术前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高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教育学生的成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学时光是一个进行自我效能感教育和个人责任教育的发展时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强调赋能。相信学生是自己生活环境的专家,自己为决定与改变负责,重视来访者的资源与力量的开发与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中学生的效能感,增加其责任心。下面,文章就高三学生焦虑情绪咨询与解决展开论述。

  • 标签: 高三学生 焦虑情绪 解决导向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面瘫患者以耳穴压豆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耳穴压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面瘫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护理下的疗效显著,治疗面瘫的有效率高,对患者的症状、功能和焦虑情绪均有明显改善,值得肯定。

  • 标签: 耳穴压豆护理 面瘫 焦虑情绪 中医证候 面瘫功能
  • 简介:摘要:怀孕分娩是女性一个发生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自身身体状态、对新生儿性别的期许、对新生儿健康状态的担忧、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等都容易使产妇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不仅对其身心状态造成影响,也影响其与新生儿情感的建立,影响其婚姻关系、家庭生活。因此,加强对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 标签: 产妇 焦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对其展开相应的分析,确保能够有效地帮助护理人员缓解焦虑情绪问题。方法:对本院的68名精神护理科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评定和分析,同时同中国常模进行相应的对比比较。结果:SCL—90显示,精神病卫生护理人员在躯体化、焦虑两项因素中与中国常模相比有着较大的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要注重通过合理安排排班,心理干预,提高护士的薪酬待遇等方式来缓解精神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精神卫生 护理人员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患者于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情绪护理,对促进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和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提升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44例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均收录于2021.1——2022.6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样本入组后均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行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开展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情绪护理)。统计组间情绪状态及患者康复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开展护理措施前组间情绪评分差异较小,P>0.05;开展后两组患者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指标更优,P<0.05。开展护理措施前组间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较小,P>0.05;开展后两组患者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指标更优,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于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情绪护理,对促进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和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提升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脑梗塞 情绪护理 负面情绪 生活能力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颈椎病康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和作用影响。方法:将就诊的符合颈椎病确诊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干预组(53例),两组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应用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焦虑评分、护理结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焦虑评分方面,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干预组(94.34%)高于常规组(80.00%),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干预组(92.45%)高于常规组(78.00%),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颈椎病康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焦虑症状改善显著,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颈椎病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幼儿们第一次离家入园上学,是他们走上适应独立和社会生活阶段之前的人生必经的第一步,或多或少都会容易产生一种负面心理和适应情绪。入园大约一个月后,幼儿便可能会慢慢出现,他们对身边的一切新事物,感觉近乎完全陌生,并逐渐感到自己完全的难以去理解去接受,从而便会慢产生出各种的不安或紧张恐惧的情绪,在这一个新时期的生活环境条件中,幼儿也就自然产生发展出了“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样的另一种极端情况下,教师的本身的就最需要的就是要对自己和孩子们的教育更加的多加的要有一份耐心,更加的多加的也要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爱心,让一些的幼儿就开始渐渐产生有了新一点的学习依恋心理和依恋情绪,让那一部分幼儿也逐渐开始养成了一点的新一点的学习技能。

  • 标签: 幼儿入园 分离焦虑 陌生焦虑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84例烧伤换药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换药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常规换药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24%,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烧伤换药患者,在采取常规换药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烧伤换药 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初产妇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21年1月开始在初产妇护理过程中融入了聚焦解决模式。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后)收治的71例初产妇作为聚焦组,另取2020年6月~12月(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前)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聚焦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以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以及SDS评分有所下降,但聚焦组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10例,选取时间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抑郁与焦虑状态,为看守所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看守所在押人员,在看守所收容的90例在押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对收押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在押人员的心理状态在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看守所 在押人员 心理调查 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