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动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仪 按压质量 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对按压质量及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两年内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认证的医护人员80名,复习按压要点并熟悉模型后,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佩戴外科口罩组(SM组),佩戴N95口罩组(N95组),进行2 min按压。记录参与者身高、体质量及按压前后Borg疲劳评分、生理参数,通过Laerdal QCPR®软件记录2 min的按压质量(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频率达标率、按压回弹)。两组间各按压质量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按压后,相比于SM组,N95组Borg疲劳评分高(中位数16 vs 14,P=0.027),按压质量下降,包括按压深度(均数47 mm vs 52 mm,P=0.020)、频率(均数107次/min vs 118次/min,P=0.004)、回弹率(均数89.8% vs 98.1%,P=0.046)及按压2 min深度达标率(均数67.4% vs 89.6%,P<0.01)、频率达标率(均数60.6% vs 74.8%,P<0.01)。结论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会降低按压质量,加重按压者的疲劳程度,需要及时替换按压者以保证按压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N95口罩 疲劳 QC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8例胸外科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9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94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8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质量 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胸外科护理的现状,总结胸外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146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总结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统计分析146例护理不安全事件中,90例(61.55%)由护理人员因素引起,56例(38.49%)由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结论:胸外科护理隐患主要涉及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两方面因素。为有效保障胸外科护理安全,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培训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胸外科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当中,夜间拔管的有29例,年龄60岁以上的拔管有28例,由于疼痛拔管的有18例,心里烦躁拔管的患者有10例,其他原因4例。结论:根据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管道安全管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管道意外拔出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效益与术后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护理管理项目。

  • 标签: []胸外科 手术 管道意外拔出 安全管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9年 1 月至 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的 60 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分为A组和B组,每组 各30 例患者。A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优于B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痊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020 g,生后第6天行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乳糜胸 胸部X线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020 g,生后第6天行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乳糜胸 胸部X线片
  • 简介:摘要:设计了一种按压式导轨工装,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背面设有条形孔,两侧有方形孔,前面有向外折弯边;托盘固定支架两侧设有L形间隙,正反面各有沉头孔,托盘固定支架的L形间隙槽插入到导轨的折弯的边,托盘固定支架可以在导轨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外壳,外壳是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托盘固定支架上;大限位滑块,大限位滑块通过平垫片和沉头螺钉固定在连接轴下面;小限位滑块通过小压缩弹簧和沉头螺钉固定在大限位滑块两侧;上盖,上盖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外壳上面;大压缩弹簧,大压缩弹簧固定在上盖上面;连接轴,连接轴,一端固定按钮帽,连接轴套在大压缩弹簧里面,穿透经过上盖,另外一端固定到大限位滑块;本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加工成本,结构设计简单,小巧;一种按压式导轨工装适用于内部活动空间狭小,安装不方便,解决了在控制柜和箱式壳体产品内部需要做灵活安装调整位置元器件安装。同时优化设计了一种抽拉式导轨工装,包括: 3销轴的一端固定在拉手上,另外一端卡住在1导轨背面的长腰型孔里面,3销轴外面套了一个6小压缩弹簧。通过向外抽拉拉手,从而使得3销轴离开1导轨背面的长腰型孔,使得导轨工装可以在导轨上做上下往复运动。

  • 标签: 按压式 抽拉式 导轨 工装 压缩弹簧 限位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0年8月至 2021 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0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5.0%)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中实施宫内按压助产的护理干预手段,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产妇87例,分娩护理方法分组,A组(常规护理+宫底按压助产)43例,B组(常规分娩护理)44例,比较分娩效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分娩效率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血时给予采血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穿刺点按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半年(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采血的160例采血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参考随机数表法,即所有采血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血时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采血时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采血者采血后穿刺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血肿、疼痛和瘀血分别3例、7例和6例,总发生率20.00%;观察组血肿、疼痛和瘀血分别2例、4例和1例,总发生率8.75%。两组采血者不良事件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血时给予采血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穿刺点按压情况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采血 穿刺点 按压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汤药联合穴位按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0例呃逆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穴位按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穴位按压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症候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候疗效比对照组患者更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汤药 穴位按压 治疗 顽固性呃逆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偏瘫助力鞋对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普通鞋垫组和穴位按压鞋垫组,每组52例,其中普通鞋垫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带普通鞋垫的偏瘫助力鞋进行步行训练;穴位按压鞋垫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带穴位按压鞋垫的偏瘫助力鞋进行同时按压穴位步行训练。对两组患者入组时、康复1周后和康复1个月后运用Barthel指数量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法、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线数据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康复1个月后,穴位按压鞋垫组Barthel指数为(67.49±6.96)分、Fugl-Meyer评分为(28.42±2.52)分、WHOQOL-BREF评分为(54.32±1.88)分、HAMA评分为(7.15±2.88)分,普通鞋垫组Barthel指数为(56.33±5.85)分、Fugl-Meyer评分为(24.81±2.69)分、WHOQOL-BREF评分为(51.69±2.84)分、HAMA评分为(12.68±2.94)分,穴位按压鞋垫组数据均明显优于普通鞋垫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穴位按压鞋垫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鞋垫组[92.31%(48/52)比76.92%(40/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30)。结论穴位按压偏瘫助力鞋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满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穴位按压 助力鞋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运用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在我院实行体检采血的体检人员进行体检观察和资料回收共计150例体检人员,按照本院体检人员入院体检的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体检人员均为75例。在本次实验中,其中一组接受体检采血的人员在接受相关护理中,我院给予的是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实验中我院将该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体现人员在接受完采血后穿刺点护理中,我院给予的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护理方式进行的相关护理,实验中我院将该组命名为研究组。在实验结束后,我院需要针对两组中的人员护理效果及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记录与研究,并针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实验结束受,对照组中的体检人员其在接受相关护理中及护理后,采血点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较为明显。相比之下,研究组中的体检人员在接受采血后的护理中及护理后,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被护理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临床针对体检采血后穿刺点的按压护理中,采用本文对重点研究的护理方式有着明显的护理优势,患者对该护理方式的评价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 优质人文关怀 穿刺点按压方式 采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在健康从业体检人员血液采集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需要进行血液采集的健康人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健康人130例,共计健康人2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组健康人的拔针按压情况、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健康人在护理之后拔针按压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能够提高健康从业体检人员血液采集后拔针按压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满意率,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血液采集 拔针按压 健康从业体检人员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体外按压仪在50例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过程及结果探讨体外自动按压仪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要点以及效果。体外自动按压仪可以对心搏骤停患者施加较强的、可以通过心脏的脉冲电流,以此实现消除患者心率失常的目的,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应用过程中注意将患者放平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板的中间,提前贴好除颤仪的电极片,同时要注意配合呼吸器的使用,如果没有呼吸器要配合好人工呼吸治疗。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体外自动除颤仪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试验中纳入的60例试验对象,是从我院进行外伤手术的患者中选取,并将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中的30例外伤患者在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参照组的30例外伤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对其进行护理。术后观察患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外伤患者在术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患者术后呼吸的恢复情况明显好转,实验组中的外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此次试验出现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外伤 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持续性段硬脊膜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在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的保守性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需要通过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TEA展开持续性治疗。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TEA治疗的进程比较顺利,并且获得较好的预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性应激性(Cushing)溃疡疾病,在进行常规保守性治疗的时候联合TEA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Cushing溃疡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之中具有广泛使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 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 治疗进程 治疗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应用胃肠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应用胃肠营养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营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同时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外营养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