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有多种针对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预测评分系统,但多数评分系统并不适用于预测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就Nottingham评分(NHFS评分)如何建立、计算方法、应用扩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评价进行综述,阐述NHFS评分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髋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预测 Nottingham评分 老年人 综述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The Baylor出血积分、GBS评分系统、FRS评分系统在非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非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92例,以在院内或30d内死亡和(或)再出血为研究终点,比较不同评分方法对非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292例非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d内病死率为4.11%(12/292),再出血率为10.27%(30/292)。GBS评分系统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6,FRS评分系统的AUC值为0.748,The Baylor出血积分的AUC值为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e Baylor出血积分对再出血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其AUC值为0.718,FRS评分系统AUC值为0.672,GBS评分系统AUC值为0.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较高的死亡和再出血风险,其中GB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的价值较高,The Baylor出血积分预测再出血的价值较高,FR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的价值与The Baylor出血积分相当,预测再出血的价值GBS评分系统相当。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The Baylor出血积分 GBS评分 FRS评分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创伤评分系统是一种将创伤数字化表述的系统,具有客观、科学的特征,通过创伤评分系统对患者创伤予以评价,是保障其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此,本研究着重就当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相关研究予以综合评价,并介绍在急救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创伤评分系统 急救 护理 进展
  • 作者: 刘海珊 李晓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0
  • 出处:《国际护理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
  • 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 简介:目的:ICU病房的护理工作繁重且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通过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20例,将其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ICNSS评分系统进行分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死亡率为1.67%,参照组死亡率为11.67%,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ICU治疗时间为(3.27±1.12)天,参照组ICU治疗时间为(4.16±1.35)天,实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7起,实验组护理风险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8起,实验组护理纠纷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参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67%,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应用ICNSS评分系统,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护理结局。同时,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为患者节省了更多的治疗费用。通过ICNSS评分系统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的工作分配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明显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获得了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U患者;分层护理
  • 简介:摘要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第4个时期,特征是心电活动停止,循环呼吸迅速衰竭,往往预后不佳。如何有效预测心搏骤停是诊疗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搏骤停中应用的研究不断突破,从最初根据一定数量的样本制定出仅包含基本生命体征指标的传统评分系统,发展到不断增减变换参考指标、增加样本量制定出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的改良评分系统。如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评分系统的制定过程中引入了机器学习技术,突破了既往评分系统的局限性,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外不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相关研究和前沿进展,总结了研究成果、空白点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分级诊疗政策,论述了心搏骤停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方向。

  • 标签: 心搏骤停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研究现状 展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了MEWS评分工具在我国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在急诊科预检分诊、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况,认为该评分系统可以简单明了且快速有效地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预判患者病情发生走向。具有不错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科 预检分诊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全息影像技术建立肾肿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探讨其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4例临床分期为cT1~T2期肾肿瘤患者的资料。男110例,女74例;年龄中位值55(47,62)岁;体质指数23.7(21.8,26.4)kg/m2;肿瘤最大径3.9(2.9,5.2)cm;伴高血压病60例,糖尿病24例,高尿酸血症7例;中位R.E.N.A.L.评分8(6,9)分,中位PADUA评分9(8,10)分;中位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9.7(83.4,114.2) ml/(min·1.73m2);cT1期153例,cT2期31例。184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据患者术前CT或MRI检查进行全息影像重建,综合考虑肿瘤最大径(D),肿瘤压迫肾分支血管程度(C),肿瘤占肾窦体积的比率(O),肿瘤外生率(M),我们提出了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肾部分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DCOM评分系统)。根据DCOM总评分将肿瘤手术复杂程度分为低度复杂(4~6分)、中度复杂(7~8分)、高度复杂(≥ 9分)。以切缘阴性、热缺血时间<20 min、无围手术期重大并发症3项指标均实现(达到MIC)为评价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比较不同复杂程度组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种不同评分系统(R.E.N.A.L.评分、PADUA评分、DCOM评分)预测达到MIC的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各评分系统对于肾部分切除术达到MIC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4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3例由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根治术患者)。肾部分切除术患者DCOM评分6(5,8)分,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DCOM评分10(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度、中度、低度复杂组中分别有23例(37.7%)、39例(88.6%)、79例(100.0%)行肾部分切除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复杂组和高度复杂组患者DCOM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1.76倍(P=0.005)和8.88倍(P =0.001)。中度复杂组和高度复杂组患者PADUA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3.41倍(P=0.006)和4.86倍(P =0.005)。中度复杂组患者R.E.N.A.L.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3.11倍(P=0.003)。预测达到MIC的ROC曲线显示,R.E.N.A.L.、PADUA和DCOM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655和0.764, DCOM评分明显高于R.E.N.A.L.评分(P = 0.025)和PADUA评分(P = 0.009)。结论基于全息影像技术建立的DCOM肾肿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可以预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但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全息影像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后发生移植肝失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供者资料和肝移植受体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供者和肝移植受者资料进行评估和筛选,得到供受体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结果供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0.6±16.3)岁,受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1.8±20.3)岁。移植肝失功能与下列参数显著相关:供者心肺复苏时间(t=0.429,P=0.000)、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χ2=67.151,P=0.000)、肝功能分级(χ2=54.154,P=0.000)、大泡性脂肪肝分级(χ2=8.120,P=0.017)、小泡性脂肪肝分级(χ2=16.000,P=0.001)、ICU住院时间(χ2=14.900,P=0.001)、血肌酐水平(χ2=44.685,P=0.000)。本研究建立了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标准供者评分系统。供肝质量分为四级,很好地对应肝移植受者的预后。结论根据移植肝失功能高危因素分析建立的供者评分系统及分级标准,可以对我国公民身后供肝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供者评分 供肝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lectronic further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 e-fMEWS),探讨其在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及预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早期、动态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及2020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个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262 805例。其中201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使用传统的单一评估指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20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e-fMEWS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⑴患者住院时间≥24 h;⑵患者年龄≥14周岁。排除标准:⑴患者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⑵患者治疗中途中止治疗或者转院;⑶接受姑息治疗患者;⑷急诊预检分诊I级收治非重症病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 RRT)启动情况、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情况,以及启动RRT的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有创机械通气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住院天数及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e-fMEWS评估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比例下降0.03%;启动RRT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发生院内呼吸心搏骤停例数下降(12.2% vs. 13.2%)及转入重症监护单元例数较少(42.8% vs. 50.6%),治愈/好转率提高(58.4% vs. 56.1%)。结论应用e-fMEWS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通过早期识别非重症单元的潜在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智能早期预警评分 人工智能 快速反应团队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是挽救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评估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等待期和移植术后生存情况可更精确地指导供器官分配。近年来提出的终末期良性肝病相关的预后评分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包括SOFT评分、P-SOFT评分、UCLA-FRS评分和BAR评分;另一类评分系统基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概念,包括CLIF-C-ACLF评分、TAM评分、AARC-ACLF评分和COSSH-ACLF评分。基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概念的评分较MELD评分在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等待期和肝移植术后预后中展现出更优异的效能。本文总结回顾了这两类评分系统优缺点,探讨更合理的器官分配模式,以期提高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的整体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肝疾病 预后评价模型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器官分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评分系统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来我院手术室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循环评分系统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为3(6.00%),切口感染2(4.00%)例,器械药品使用错误3(6.0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00%),护理质量评分为68.43±2.39。观察组5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为1(2.00%),切口感染0(0.00%)例,器械药品使用错误0(0.0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0%),护理质量评分为85.31±3.5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评分系统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环评分系统 手术室 护理质量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循环评分系统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采用常规的手术室评分的手术室情况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12月采用手术室循环评分系统的手术室情况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手术室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2组中分别随机抽取65例患者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药品管理、消毒管理、医疗质量、压力性损伤防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组中分别随机抽取18名医护人员的手术室管理质量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教育培训管理、物品五常管理评分和护士在位情况、手术医生满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组中分别随机抽取40例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17例,较满意19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满意12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1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循环评分系统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改善手术室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管理工作中加以重视。

  • 标签: 手术室循环评分系统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观察
  • 作者: 李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6-10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 第18期
  • 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519000
  • 简介:目的:讨论对急诊患儿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于收治的急诊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进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判断患儿病症的危重情况,按照患儿的得分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并将患儿的PEWS评分结合病情进行分析,记录患儿的评分效果。结果:PEWS4分以下患儿采用一般急诊护理,而得分5~9分患儿属于病情危重状况,在进行急诊护理时,给予患儿针对性急诊护理,对患儿完成急救后直接转入专科病房;得分10分以上患儿属于极危重患儿,实施特别护理,并在患儿急诊后直接进入ICU进行治疗。结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EWS)应用到急诊护理中,使急诊患儿病情分值管理,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从而能够提高急诊患儿的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急诊工作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急诊;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观察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ICU病例系统中抽取59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抽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观察组)29例;对A组实行常规护理,对B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完成系列操作后对两组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A组(23.33%),护理质量评分(89.55±2.62分)明显高于A组(75.67±2.53分),满意度评价(92.63±3.45分)明显高于A组(81.16±3.52),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从科学的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 标签: ICU 护理资源 配置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基本内容之一,是相较于其他传统领域更具有挑战力和潜在风险的新兴领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层层迭代的网络技术之下隐藏着诸多风险。蓝军作为攻击方尝试利用这些风险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红军作为防守方阻止蓝军并溯源蓝军。红蓝的角色并不固定,但他们之间的对抗持续存在,每起网络安全事件背后是红蓝的对抗。网战评分系统参考通用漏洞评分系统,结合红蓝攻防实战,重新定义网络安全事件的威胁等级。明确的威胁等级带来直观的风险警示,利于红军的应急响应和网络安全意识深入民众、构建更加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

  • 标签: 网络安全 红蓝对抗 威胁 网络战争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朝着智能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自动评分系统的应用愈发广泛且常见。接下来,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实际应用展开探讨与分析。

  • 标签: 自动评分系统 高中英语 作文教学 实际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选自我院收录的急诊患儿,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急诊分诊,观察组患儿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和二次分诊率。结果: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二次分诊率低于对照组,二次分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与分流工作,积极影响大,减少工作失误,推广价值很高。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患儿预检分诊 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