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病毒传染性强,医疗机构面临的院内感染风险较高,稍有不慎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就针对肺炎的预防隔离和救治来看,医务人员属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人群,所以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关键举措,是维护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战斗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本文简单阐述了一些关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对肺炎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见,望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析医务人员肺炎防护指导原则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医护人员150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一般防护指导,B组采取一对一综合防护指导,并通过考核的形式统计两组医护人员考核通过率及感染情况。结果:A组75名医护人员通过考核65名,通过率为86.66%,B组75名通过73名,通过率为 97.33%,在考核通过率比较上B组医护人员优势明显P

  • 标签: 新冠肺炎 综合防护 交差感染 自我保护意识
  • 简介:摘要:探讨肺炎隔离轮休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依据心理疏导和分类管理,对2020年2-3月在简阳市新东南国际大酒店实行隔离轮休的63名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实施多维度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所有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情绪稳定,高度配合隔离轮休。结论:及时了解和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加强关心,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协助等措施,能够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的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轮休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各环节质量控制,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采取实时监控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专职人员观察某综合性医院2020年1月21日~2月19日期间,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监测,出现的阳性结果(主要包括体温、呼吸道、胃肠道等症状)进行记录,实时上报医院肺炎防控办公室,专家讨论后进行相关检查(血常规、影像学及核酸监测等检查)。结果 某综合性医院2020年1月21日~2月19日期间,以上科室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发生率为零。结论 做好环节控制,预防医务人员在防控“肺炎”中发生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 标签:   环节控制 新冠肺炎 医务人员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设立了肺炎隔离病房,为疑似患者提供核酸检测、检查、诊疗、护理相关措施,且确诊后患者转入定点医院治疗。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有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因此本文旨在讨论肺炎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医务人员防护对预防控制肺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护措施。观察组实施强化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结果:在两组防护方式下发生感染情况的几率方面,观察组感染率为2.00%,对照组感染率为16.00%,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强化医务人员防护的措施在肺炎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医务人员安全性更高,防护质量更好,感染几率较低,值得参考。

  • 标签: 强化医务人员防护 预防控制 新冠肺炎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线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第 1批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 2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综合心理健康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参加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的 SCL-90得分均处于正常水平,阳性项目数减少,焦虑、抑郁等因子分降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护理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疫情防控期间,超声科医务人员作为一线抗疫人员,为防止职业接触和院内感染病毒,各项有效防护措施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院内超声医务人员防护措施,为职业防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防护 超声科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疫情”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影响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星调查软件自制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本市无疫情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疫情常态防控和假设医院爆发疫情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引起焦虑的原因排名为个人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医院防护物资供应情况、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担心工作中被感染肺炎处置流程不熟练、独生子女、父母年迈、孩子年幼、父母没有退休金、薪资待遇、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结论  采取增强培训力度、及时心理干预、保证物资供给、加大对民众肺炎疫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薪酬待遇、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并落到实处、家庭社会的支持等前瞻性进行心理干预,以期减轻医务人员的躯体-心理压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抗压能力,是确保安全、高效进行疫情防控,确保医疗工作[1]能井然有序开展,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石。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基层医务人员 心理影响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疫情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19年11月非疫情期间工作的医务人员80例,并设置为对照组,选取在2020年5月-2020年11月疫情期间工作的医务人员80例,并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手卫知识合格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前后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知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看待疫情常态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采用心理健康监测,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同时改善医护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业余生活等。对比两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后的 SCL-90 量表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职业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击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2月5日在本医院疫情防治一线医务人员共111名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不同特征调查对象间差异。结果:111名调查对象在焦虑和恐怖因子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低于常模;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分组分析发现小于30岁、大专及以下、预检分诊/普通门诊和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更易出现抑郁状况。结论:抗击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恐怖心理问题,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科内镜中心对肺炎感染病人制定防护策略,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清洗消毒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重视医务人员心理支持,按照内镜中心诊疗特点和感控实际制订各类流程及合理的消毒、隔离方案,现所有病人均得到安全检查。

  • 标签: 消化内镜中心 新冠肺炎 消毒 隔离 防护
  • 简介:【摘要】 肺炎疫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核心就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穿脱防护用品就是个人防护中的核心,在抗疫工作中有幸对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进行监管与督查,从中总结出经验与问题进行分享。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务人员 穿脱 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