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本院ICU住院的患者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M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进行评定,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7%,对照组为2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其护理效果,降低其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MEWS评分法 ICU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法对急诊潜在危重症患者进行预测效果分析。方法应用MEWS评分对进入急诊科抢救室的患者进行病情预测,分析MEWS不同分值患者处置方式。结果MEWS不同分值患者接受不同处置方式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8,P=0000);患者病情与MEWS的分值成正相关(r=0863,P<005)。结论MEWS评分可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并指导其及时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后的预警评分 急诊 潜在危重症 预测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MEWS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具体运用,并展开对该方法的运用效果探究,分析此类方法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我院以2019年8月-2021年8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患者中有机筛选230例,对全体患者进行分组,划分为A组(对照)100例,B组(研究)130例,分别实行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预检分诊,而后医护人员需要积极记录相应的观察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B组利用MEWS评分对于轻微、严重、危重患者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在严重与危重方面差异极为名下,P<0.05,而透过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分析发现,B组诊断准确性明显更高,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利用MEWS评分来展开预检分诊,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急诊创伤患者病情的判断,进而来合理展开抢救与紧急护理措施,以此来推动患者的临床治疗,助力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MEWS评分法;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采用以学生的绝对成绩进行评分,这方法虽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但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体能水平高的学生不屑认真锻炼,可以轻易得满分,而另一些体能基础差的却尽了主观最大努力也难以及格或免强及格。他们所获得的成绩与其所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克服这种状况,全面正确地反映学生体育课成绩,我们设计了一个“相对标准评分”,通过五年多的试行,收获甚好,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体育课相对标准评分方案》(小学五年级——大学四年级通用)

  • 标签: 评分法 学生体育课 大学四年级 体能水平 五年级 参数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校正MEWS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探究选择的对象是204例在我院神经外一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MEWS评分。按照得分对其进行分组,分析各种分数患者的治疗转归等。结果≥5分的患者有33例患者进入ICU,而<5分组有8例,x2=8.26,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及进入ICU的时间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校正MEWS评分可以为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价,根据患者的病情结果针对性的进行分流和治疗。

  • 标签: 校正MEWS评分 神经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日夜明显1,护理人员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及重大,临床上更是将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到首要位置,脊柱外科患者大多是多发性损伤,病情重、变化快而复杂,我们怎样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警惕潜在的危重患者,以何种标准来评估呢?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低、随机应变能力差等因素,导致其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了帮助临床护士掌握评估危重患者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有1872例危重患者,由于使用了MEWS评估表来规范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评估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MEWS评估表 危重患者 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急诊室后,动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选用MEW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赋值,观察患者的MEWS评分MEWS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本组64例危重症患者的MEWS评分为(4.68±1.82)分。患者共6例死亡,死亡率9.38%。MEWS评分0~3分组别1例死亡;MEWS评分4~7分组别2例死亡;MEWS评分8~14分组别4例死亡。死亡组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MEWS评分(P<0.05)。患者MEWS评分与预后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MEWS评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可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良好的参照依据。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危重症患者 临床监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工程的招投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的招标过程也是投标各方博弈的过程。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根据综合评标法中商务标的评标原理构建投标报价的综合评价模型,以期能够帮助投标者科学地制定投标报价策略。

  • 标签: 博弈论 综合评分法 合成标底
  • 简介:现行的考试评价办法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未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变化的情况,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1990年开始进行考试评价方法改革,经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总结出以“注底考分”和“注底学分”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双系复合评分。实践证明,复合评分是一种注重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注重 考试评价 尊重学生 学分 学习过程 个体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比两组患者分诊精确度、患者去向和转归实况等结果。结果分诊后,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也是潜在危重患者。结论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 预检分诊
  • 作者: 贾文敏吴艳秋李岚岚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12月我院急诊就诊患者5009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对其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和就诊流程;以2014年7—9月急诊就诊患者4860例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分诊流程与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就诊情况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的抢救成功率、预检准确率、平均急诊就诊时间、急诊绿色通道转运、意外事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病情具有迅速、准确的优势,能提高急救护理的准确性、预见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检准确率,缩短患者平均急诊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对规范及完善急救护理流程有积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能否有效评价出医院/科室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优劣。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和便利抽样法,2018年1—5月,选取浙江省、江苏省共9家医院的9个骨科科室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医院认证的无痛病房,分为无痛病房组(4个科室)和非无痛病房组(5个科室),分别应用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加权秩和比法和加权TOPSIS法计算各科室得分及排名,比较不同组别的得分差异,并对不同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一级指标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无痛病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二级指标中环境和用物、制度/指南/规程、疼痛评估、镇痛治疗、镇痛效果的得分高于非无痛病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对科室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的结果不全相同,但呈正相关,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与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和0.833(P<0.01)。结论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可有效反映出医院/科室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优劣。

  • 标签: 疼痛 手术后医护 质量指标 综合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气管导管拔除评分(tracheal extubation score, TES),探讨更合适、更精准的拔管时机。方法根据气管拔管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提取气管拔管中3个关键因素(意识、肌力、呼吸),请麻醉科专家分别就这3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赋分,建立TES。纳入2020年1月—2020年5月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83例。患者TES评分≥2分时可拔除气管导管,并按拔管时患者的情况将183例患者分为深麻醉拔管组(A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呼之不应)、清醒拔管组(B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肌力≥3级、完全清醒并能遵指令)和实验组(C组,TES评分≥2分的其余患者),每组61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拔管后呼吸不良事件(① SpO2<90%;②拔除气管导管时咬住导管或牙垫;③需抬下颌或插入口咽通气道处理的部分上气道阻塞;④完全性喉痉挛;⑤支气管痉挛;⑥持续10 s以上的严重咳嗽)发生情况、拔管时患者舒适度及躁动发生率(Riker镇静躁动评分≥5分)。对患者入组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ASA分级、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P<0.05)、麻醉时间短(P<0.05)、女性占比高(P<0.05),C组患者年龄大(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年龄大(P<0.05)、麻醉时间长(P<0.05)。C组患者拔管后呼吸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3组患者拔管时舒适度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事件③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不良事件①、②、④、⑤、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组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呈正相关,与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呈负相关。结论TES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并将气管导管拔除时机进行了细化、分值化,可为气管导管拔除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气管导管拔除评分法 清醒拔管 深麻醉拔管
  • 简介:体育课的结构是指在一次课中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及任务进行教学的工作顺序,它通常包括教材内容、教法、运动量的安排与时间分配等。怎样在一次课里把教授的内容组织好,使之既能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制定出相对的评分标准,这是本文所力求探讨的。

  • 标签: 体育课 学生 教法 教材内容 评分标准 教学大纲
  • 简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有很多种,有些还非常科学合理,但笔者认为“综合平分法”在施工招标的评标中最为常见,也是最科学最精确的一种。下面笔者针对“综合评分”加以详细地论述。

  • 标签: 综合评分法 评标方法 施工招标 科学合理 平分法
  • 简介:    摘要:本文探讨了综合评分在物资采购中的运用。首先介绍了综合评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企业在物资采购中的问题,再阐述了综合评分在物资采购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过程,最后总结综合评分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 标签: 综合评分法 物资采购 权重分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患者病情定量评估的可行性,为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留观、入住病房和CCU提供参考,在急诊检查时进行风险预警,以做好防范工作.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对急诊留观的296例病人早期进行MEWS评分,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危重度和潜在危险性实施护理,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随着NEWS评分的增高,急诊心脏病患者的抢救率与发病率均增高.结论MEWS可灵活运用于急诊急救及危重患者的救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危重症早期预警工具。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HISS、MEW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MEWS动态评分 预见性护理 脑外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综述了MEWS评分工具在我国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在急诊科预检分诊、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况,认为该评分系统可以简单明了且快速有效地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预判患者病情发生走向。具有不错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科 预检分诊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