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新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房山区良乡医院胸心外科  北京  102488)  【摘  要】目的:探讨开设PICC护理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5月开设PICC护理门诊,由胸心血管外科具有主管护师职称的资深PICC专科护士出诊,每周四下午出诊,开展PICC护理门诊工作。结果:PICC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共维护导管  2370 人次,包括院外1330 人次,置管 211人次,微信咨询 72 人次,门诊健康宣教 72次。 结论:开设PICC护理门诊可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方便区域患者,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PICC护理门诊建设及规范化管理措施,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行PICC置管患者,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70例和实验组4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在PICC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按时复诊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PICC护理门诊实现了PICC置管护理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护理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PICC置管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研,针对PICC护理门诊实际情况,对其合理布局,制定相关流程,完善相关职能,推行多学科合作,探讨PICC患者管理系统,动态质量监控。结果: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从最终护理成效分析,实施后各项并发症指标相较于实施前较低,数值对比差异突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护理门诊而言,对其有效构建与规范运用,强化PICC护理综合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护理门诊;实施策略;效果
  • 简介:摘要:对picc护理门诊进行设立,有利于提升患者就诊便捷性,同时也可提升相关工作质量和效率,所以需要明确开设picc护理门诊重要意义、作用,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picc护理门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护理 门诊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门诊流程优化上示范作用。方法:本研究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在2022月1月-6月门诊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2022月7月-12月门诊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评价不同管理模式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门诊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流程优化中以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提升医疗整体水平,规范门诊护理行为,该管理模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流程 优质护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医院门诊护理PICC专科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10月-2017年8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前,我院PICC带管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7年9月-2018年5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后,我院PICC带管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对PICC专科护理价值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治疗依从性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PICC专科护理实施于医院门诊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 专科护理 PIC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导管置管后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应对并发症发生有效措施。方法应用观察记录总结法对60例PICC导管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常见原因有穿刺损伤、导管质量、冲管与封管不规范、导管固定不良及更换敷料不及时、患者对置管知识欠缺等,其中最常见是导管穿刺不规范操作。结论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正确置管、封管方法,针对性知识宣教,动态追踪置管后护理管理可避免或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从而延长PICC导管置管时间。

  • 标签: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运行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PICC患者)54例,设定2020年1月-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护理方案:门诊专科护理(观察组,n=27),常规护理(对照组,n=27),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研究期内PICC相关并发症(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有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3.70%(1/27)低于对照组22.22%(6/27),(p<0.05);观察组中患者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干预方案、沟通技巧各维度护理满意度指标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运行,能够有效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PICC 专科护理门诊 运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方法及结果。方法通过前期充分调研与准备,使PICC门诊顺利开诊,统计相关门诊数据,了解病人、家属及医生对开展情况评价。结果得到了病人、家属及医生对护理专业认可,减少了PICC导管并发症,提高了专科护理人才技术水平,为医院创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PICC门诊开设是培养和使用肿瘤专科护士,推动肿瘤专科技术发展和进步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PICC护理专科门诊规范管理对PICC患者作用。方法向院部申请建立PICC门诊护理业务项目,获批后设置独立PICC门诊区域。选派3名PICC专科门诊护理人员,确定护理服务范围及内容、工作职责,安排诊室治疗时间,制定操作规程。建立PICC护理档案和维护手册。结果开设PICC护理专科置管门诊3年来,共置管662例,传统方法置管195例,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387例,基于心电图高尖P波用于PICC尖端精准定位置管100余例,穿刺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置管中意外和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开设PICC维护门诊一年来,共维护导管2500例次,输液港护理288例次,接诊外院来我院门诊溶栓11例。结论开展PICC护理专科门诊,满足了PICC置管患者连续性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规范、便捷、优质专科护理服务,降低了置管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了护理专业化发展。

  • 标签: PICC护理 门诊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进行门诊护理工作期间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可行性。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6 月~ 2020 年 03 月 88 例门诊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优质组( 44 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完成门诊护理;常规组( 44 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理念完成门诊护理;就组间交费等待时长、检查等待时长以及挂号等待时长展开对比。 结果: 优质组门诊患者交费等待时长、检查等待时长以及挂号等待时长均短于常规组明显( P<0.05 )。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有效运用,可使得门诊患者交费等待时长、检查等待时长以及挂号等待时长获得显著缩短,最终实现门诊工作效率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门诊护理 交费等待时长 检查等待时长 挂号等待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专科护理PICC置管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方式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基层医院门诊4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PICC专科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PICC置管患者,应当制定完善门诊专科护理方案,提升PICC置管安全性。

  • 标签: 门诊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专科护理PICC置管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方式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基层医院门诊4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PICC专科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PICC置管患者,应当制定完善门诊专科护理方案,提升PICC置管安全性。

  • 标签: 门诊 PICC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