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疫情下某基层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干预对策,为促进在重大传染病下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9年疫情以来某基层社区医务人员100名,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制成电子问卷调查她们的心理现状。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基层社区医务人员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总分均高于常模(P

  • 标签: 新冠疫情 基层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手术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结果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洗手认知从品管圈前70%提升到品管圈后的100%,洗手正确性测定合格率从品管圈前50.2%提高到品管圈后100%;工作前后洗手率从品管圈前25.2%提高到品管圈后92.1%;正确率从品管圈前64.1%提高到品管圈后99.5%,提高100%;伤口愈合不良率从品管圈前5%降低至品管圈后的0.5%,下降4.5%。抗生素使用率从品管圈前85%降低至品管圈后的10.2%,下降74.8%。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的发挥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医务人员劝解病人戒烟情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可实施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增加控烟成功率。方法对全市三个三级医院进行《医务人员控烟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500名医务人员中有38.23%吸烟,33.4%的人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11.1%的人曾经得到过戒烟方法与技巧的培训,45.7%的人不了解戒烟的方法与技巧。结论我市医务人员在控烟的服务中,自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率很低,戒烟服务方法和技能培训率很低,通过调查找出影响因素,很有必要针对原因找出有效解决策略。

  • 标签: 医务人员 戒烟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在医院中施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效率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xx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的100例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xx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信息化使用人员情况及医护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xx医院医务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各项指标平均分处于2.25~3.49范围内,总平均分为(2.81±0.54)分,其中工作效率评分最高,而工资报酬满意度评分最低。结论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管理 医务人员 工作效率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评价电子问卷在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情况量表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电子版数据采用电子问卷智能手机版,于2017年从四川省9个乡镇卫生院220名医务人员中收集。用克伦巴哈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校正人口学变量后,计算问卷条目内相关系数即内部一致性信度;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评价其结构效度。再将以上结果与纸质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电子问卷测量基本工作各量表的克伦巴哈系数在0.748-0.942之间,纸质问卷的克伦巴哈系数在0.695-0.924之间。前者大部分条目的因子负荷高于后者,且2/3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前者优于后者。结论电子问卷在医务人员基本工作情况的测量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在整体上优于纸质问卷。

  • 标签: 电子问卷 纸质问卷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 基本工作情况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调查结果情况。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所有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3.19±0.59)分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满意度最低的项目为收入待遇低,为(2.67±0.85)分。且离职意向与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结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且医务人员离职意向受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需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尤其是在薪酬与福利方面应加大改善力度。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一体化干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服穿着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40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医务人员,观察组医务人员明显提升舒适度、明显改善因穿着防护服出汗而导致的全身不舒适情况,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一体化干预方式,可以促进医务人员防护服穿着舒适度明显提升。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医务人员 防护服 一体化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务人员不确定心理压力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参与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针对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干预措施和传统工作压力管理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工具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不确定心理压力水平评估和职业幸福感水平评估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有积极影响。结论:针对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提升其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意义感,为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提升工作满意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设立临床科室感染防控督导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立临床科室感染防控督导员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2020年1月-2021年6月)和干预后(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74.46%提升至干预后的8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医师、护士、治疗师、技师)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手卫生指征(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依从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设立临床科室感染防控督导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 标签: 感染防控督导员 手卫生 依从率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危害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病房与PIVAS环境下调配危险药品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5),再选取2种环境下的医务人员分别为参照组(n=69)和观察组(n=38),调查和分析不同环境下调配危险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P〈0.05).结论:PIVAS调配危害药品提高了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需对调配危害药物的医务人员实施职业防护.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配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的整群随机临床试验。方法:使用整群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140名医务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自我意愿及口罩配戴习惯,将140名医务人员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有70名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具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参照组有70名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无佩戴口罩的习惯。对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佩戴口罩习惯的实验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概率(4.91%)明显低于无佩戴口罩习惯的参照组医务人员(1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务人员 佩戴口罩 呼吸道感染 效果评价 整群随机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党政工协同模式,不断完善医务人员心理服务机制,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服务。方法:采用人口学特征调查、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应激感受量表(PSS)对上海市某区23家医院424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医务人员的抑郁发生率为41%,其中存在轻度抑郁1071人,占总人数的25.2%,中度抑郁418人,占总人数的9.8%,重度抑郁255人,占总人数的6%。2、焦虑发生率为30%,其中轻度焦虑919人,占总人数21.6%,中度焦虑186人,占总人数的4.4%,严重焦虑146人,占总人数的3.4%。3、在应激感受方面,一般压力688人,占总人数的16.2%,明显压力3561人,占总人数的83.8%。4、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性别、单位、文化程度、专业和职称的影响,P<0.05. 结论:医务人员存在较高的抑郁焦虑和高压力状态,党政工协同模式下心理援助机制对有效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医务人员  抑郁 焦虑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医生在人们心中始终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他们是神圣、纯洁、真善美的象征。从古时候的“悬壶济世”到现如今的“白衣天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与自己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更有必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 标签: 医德医风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1.01~2021.03本院在职500名医务人员进行研究,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以问卷调查、直接观察、结合循证依据的方式找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3个月,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无菌操作前五个洗手时机下的手卫生依从性依次为100.00%、100.00%、57.60%、100.00%、98.40%,均高于干预前的71.00%、91.80%、39.20%、64.40%、73.60%(P<0.05)。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找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低的根本原因,并落实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 洗手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进行医务人员规范穿脱防护用品管理。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因素,头脑风暴、对策拟定等过程。走进科室进行培训,录制相关穿脱防护用品视频,实行科室自查,成立专项督查小组,感染管理科不定期督查等方式,开展QCC活动。2022年5~6月为实施前,2022年10~1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品管圈前后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合格率从62.1%上升至88.4%,且品管圈前后防护用品脱卸流程,口罩佩戴情况,手卫生执行等情况比较,均有改善。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感染防护意识、手卫生依从性,促进了医用防护用品正确穿戴及脱卸,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医务人员 防护用品
  • 简介:目的:从医务人员视角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受益情况。方法:利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抽取1889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简化,运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52.3%的医务人员认为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水平方面受益;31.1%的医务人员认为社会环境受益;认为收入能力受益的医务人员占15.6%;认为工作负荷受损的占80.7%。医务人员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水平方面的受益度最高为(4.15±0.71)分,其次依次为社会环境(3.84±0.75)分、收入水平(3.41±0.60)分、工作负荷(1.78±0.73)分。结论:新医改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水平、社会环境、收入能力方面有所改善,在工作负荷方面利益受损。医务人员认为相比于收入能力等回报方面的改善程度,作为付出的工作负荷受损程度更显著,即付出与回报不均衡,存在失衡心理。

  • 标签: 新医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务人员 受益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研究我院手卫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督促落实情况。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实施FOCUS-PDCA管理方法后,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31.7%提升至69.9%,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不同科室、不同类别专业人员及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提高,ICU科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效果最明显,从干预前的43.3%提升至干预后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最为明显,从干预前的7.3%提升至干预后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中直接接触患者前提升最明显,从干预前的20.75%提升至干预后的5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明显,可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FOCUS-PDCA管理 手卫生 依从率 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某院2016年度实行手卫生绩效考核,同时邀请第三方(外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4次匿名调查,并比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第三方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0.68%,其中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2.72%、6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点科室(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的手卫生依从率(87.44%)高于外科科室(64.71%)和内科科室(5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别为53.59%、58.07%、43.97%)。结论第三方手卫生调查能有效降低手卫生观察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手卫生绩效考核有助于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第三方 医务人员 依从性 依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