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接受ERCP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70岁的观察组40例和70岁以下的对照组40例,记录2组患者ASA分级、基础疾病、ERCP操作以及并发症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性ERCP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SA分级,观察组胆结石、胰腺或胆道疾病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观察组ERCP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老年患者使用治疗性ERCP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高龄,急性胆管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病变相对长度鉴别浸润型肝外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浸润型肝外胆管癌及23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外胆管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R和(或)CT增强扫描。以影像表现胆管壁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为病变范围,测量计算病变长度及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并观察偏心性狭窄及受累管腔规则性。采用t检验分析肿瘤组与炎症组病变长度和病变/肝外胆管长比值的差异,采用连续校正χ²检验比较肝外胆管癌组与胆管组偏心性病变和不规则病变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肝外胆管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肝外胆管癌与胆管患者的病变长度分别为(22.01±1.86)、(47.36±2.81)mm,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分别为0.26±0.02和0.5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外胆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诊断肝外浸润型胆管癌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以<0.40为临界值,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2.6%。肝外胆管癌与胆管患者间病变呈偏心性及病变胆管管腔不规则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病变相对长度鉴别浸润型肝外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症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患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开展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的临床治疗与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情况均获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病人获得治愈,总有效率为97.1%,2例病人由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死亡率为2.9%。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经纠正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患者多数较为危机,治疗时应综合其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和开展时机,能够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外科手术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石所致合并内科疾患的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的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4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患者,分为73例使用内镜治疗的实验组和67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引流成功率为100%,取石成功率为93.15%,取石成功率与对照组相当,但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内镜治疗结石所致合并内科疾患的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的引流和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创伤小,患者预后好,十分适用于高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结石;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内镜;内科疾患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患者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区2008年2月—2010年4月外科接收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过程与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从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到手术前的情绪稳定、术后身体舒适护理、恢复期舒适护理,使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以稳定的情绪、较高的积极性接受治疗和护理,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治疗中较理想的护理方法。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外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acuteob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9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患者,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术后伤口裂开、胆道大出血死亡,1例发生肺部感染,无低血糖休克病例,7例伤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锦红汤对胆总管结合合并急性胆管患者血清炎症、生化指标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胆总管结合合并急性胆管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ERCP术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锦红汤治疗,连续5d。观察两组术后血清炎症、生化指标(CRP,TBIL,AST,GGT);胆汁中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胆固醇、总胆汁酸、钙离子、引流量及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胆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术后第5天,两组在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方面较术后第1天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总胆汁酸方面较术后第1天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胆汁引流量方面较术后第1天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两组在CRP,TBIL, GGT方面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锦红汤可抑制炎症反应,加速胆汁排泄,并在术后排便时间、术后康复以、改善胆汁成分及相关菌属方面有一定疗效。

  • 标签: 锦红汤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胆管炎 胆汁成分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原发性胆汁性胆管(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为PB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在评估最新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制订了包括26条推荐意见的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PBC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断 治疗学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Kimura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淋巴增殖性性疾病,发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以头颈部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升高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总体呈良性病程。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以颈部肿块起病、病程中出现肾脏累及引发肾病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的Kimur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

  • 标签: 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Kimura病 胆管炎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2015年我国第一个原发性硬化性胆管(PSC)的专家共识颁布。近年来PSC的临床研究提供了PSC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PSC推荐意见21条。为了利于鉴别PSC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IgG4-SC),也附有IgG4-SC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PSC和IgG4-SC的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原发性胆汁性胆管(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为PB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在评估最新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制订了包括26条推荐意见的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PBC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的临床特征。方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患者,共121例,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老年组44例,非老年组77例;收集并比较两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老年组中临床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乏力、黄疽,非老年组中为乏力、纳差,组间比较临床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老年组的TBIL、DBIL、ALT、AST、ALP、GGT平均值均略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身免疫抗体检验结果显示,PBC患者检出率最高的是AMA、AMA-M2及ANA抗体。老年组中AMA、AMA-M2、Gp210、Sp100的检出率略高于非老年组,ANA的检出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确诊晚,发现时大部分均已进入症状期以后,表现为乏力、黄疸、纳差等,肝硬化、腹水的发生率高。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华支睾吸虫性胆管的病理与临床联系,提高超声、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确诊为华支睾吸虫性胆管病例的临床、病理及超声、MSCT表现,并将超声表现及MS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华支睾吸虫性胆管患者,超声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成比例扩张,肝边缘部胆管扩张相对显著,扩张的肝内胆管后方回声增强,管壁不规则增厚。MSCT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且肝内胆管扩张多广泛弥漫(累及多段、多叶或全肝)。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分别为30例(83%)、32例(89%),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支睾吸虫性胆管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与MSCT是诊断肝华支睾吸虫病有效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华支睾吸虫 胆管炎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胆管症性纤维变性损害,通常罹及肝内和(或)肝外胆管,致胆管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伴胆管周围纤维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并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生。近年估计,西方国家人群中PSC发病率2~7/10万。约70%患者合并炎症性肠病(IBD),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UC),仅7%为克罗恩病。1867年德国学者Hoffman首先描述本病。1924年2名法国医师Delbert和Lafourcade作了进一步报道。直至1958年,才由Schwartz和Dale将之命名为PSC。PSC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随生化、影像学技术进展,近年络绎不绝地报道大系列PSC病例。但迄今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肝移植是终末期患者唯一能延长生命的疗法。

  • 标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汁性肝硬化 全科治疗
  • 简介:胆管是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Kasa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反复发作胆管是影响BA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胆管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将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终引起肝衰竭,而不得不行肝移植来延长生命。

  • 标签: 术后生活质量 胆管炎 发病机制 干预 门静脉高压症 胆道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