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32例引流管留置渗漏液患者,分为A组、B组,各16例。A组和B组分别采用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每日平均换药费用、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换药费用,以及造口袋更换间隔的时间。

  • 标签: 改良两件式 尿路造口袋 引流管渗漏液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方法接收在我院的甲状腺瘤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对病人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以后,观察组病人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以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对软组织成形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作义齿,对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录的100例牙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制作手术模板,将手术模板植入种植体,利用制作的模板引导钻体确定位置确定植入体的位置以及方向,制作过渡义齿,在手术时安放过渡义齿,观察软组织成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患者术后美学效果,种植牙稳定情况、修复体情况相对较好,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制作过渡义齿相对于常规牙科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软组织修复成形成功率,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制作 牙种植 美学修复 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46例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2014年1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46例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常规组),26例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实验组),研究对比两组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31%,相比常规组(70.0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7.69%,相比常规组(20.00%、40.00%)明显更低,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切实可行,效果较显著。

  • 标签: 改良B-Lynch缝扎术 剖宫产 难治性大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旋转推进瓣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98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健患侧鼻唇部对称性指标对称率及上唇与鼻部的主观满意评分。结果患儿术后健患侧唇峰口角距不对称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术后健患侧鼻底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高对称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医生对患儿鼻部和上唇的VAS满意评分(7.98±1.2)分,显示手术结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初步改善患儿健患侧对称率,要得到更优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精细手术治疗。

  • 标签: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改良旋转推进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感染性伤口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法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诊感染性伤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急诊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法,并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感染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法,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急诊感染性伤口 应用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都以文娱、体育、工艺、书法绘画等作业内容为基本手段。改良森田疗法在相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和康复期中.运用森田疗法的理论指导患者明确各期的目的和行为准则.通过实施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康复疗法则以组织患者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来达到训练提高社会功能的目的。结果改良森田疗法组与康复疗法组治疗前后IPROS分量表及总分值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相互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康复效果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BPR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治疗后改良森田疗法组的焦虑忧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的减分率更明显(P<0.01)。治疗前后两组自知力恢复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的自知力恢复比康复疗法组更显著(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协助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精神症状、自知力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提高均有效,两者比较,改良森田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 标签: 森田疗法 康复疗法 治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术前因素。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药物过敏史,吸烟史,中耳炎类型,鼻咽部炎症情况以及致病菌等8个可能会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因素。结果80例中耳炎患者中,手术前有烟史,骨疡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真菌的中耳炎患者术后不干耳的发生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手术前无烟史,表皮样瘤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常见细菌的中耳炎患者。(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的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可能性比较大。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是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术前因素。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改良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术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实施脑外伤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方法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低温条件下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其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预后,只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症胰腺炎病患早期空肠营养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重症胰腺炎病患68例,这些病患均经过临床确诊,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4例。所有病患均行常规护理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病患在4天后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内营养护理,所有病患待腹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进食,比较两组病患恢复效果。结果进行早期空肠内营养护理的试验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状况等指标上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病患,早期给予空肠内营养护理保证了病患的安全性,节省花费,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早期空肠营养 护理要点 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100例在我院检查中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10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肝脏进行形态学的观察与测量,观察门静脉彩色血流显像特征以及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将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肝脏彩超显效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脏改变,及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肝硬化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乳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分娩产妇45例,对照组分娩产妇45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妇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乳腺炎发生率以及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产妇有明显改善,两组产妇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降低产后产妇乳腺炎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确保母乳喂养的有效率。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产后 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间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跨度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用药治疗,实验组则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间(1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对照组则在疾病恢复期(>2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从而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后,其实验组患者在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早期1周内及时实施康复技术,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尽早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明显降低致残率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早期康复 急性脑梗塞 时间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27例小儿脑性瘫痪,在给予常规生活照料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运用中国婴幼儿智能发育评估量表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脑瘫患儿的运动评分以及智力评分分别为(73.24±9.72)分、(88.19±10.01)分,较护理干预前的(57.36±7.25)分、(81.36±7.35)分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小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以及智力水平,对患儿自理能力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改了患者的住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运重建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且住院的10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0例与80例,实验组借助鼻胃管将营养混悬液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早期干预的肠内营养治疗,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正常的饮食,考虑到病患身体条件,基本给予流食。治疗25天后,观察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机体免疫力指标的变化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经早期干预肠内营养治疗与正常给予食物相比,是否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6例,概率为7.5%(6/8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15例,概率为75%(15/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析知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启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既提升本院的治疗水平,又造福患者与家属。

  • 标签: 脑卒中 肠内营养治疗 免疫力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另外根据患者的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创伤骨折患者通常心理状态较为焦虑,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干预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早期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10~2015.10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进行分组,一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40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约为90.0%(36/40)远远大于对照组的57.5%(23/40),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