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期间入本院就诊的主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为观察样本,通过“奇偶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针对风险因素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主动脉瘤破裂患者中应用针对风险因素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感到满意。

  • 标签: 腹主动脉瘤破裂 风险因素分析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不同血管通路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共8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观察组采取自体动静脉瘘。比较两组毒性物质清除效果、血红蛋白、炎症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毒性物质清除效果、血红蛋白、炎症指标、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不同血管通路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中,自体动静脉瘘优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患者 不同血管通路 血液净化治疗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通过炎症反应参与双歧杆菌改善术后神经认知紊乱。方法:①建立采用剖腹探查术制备大鼠PND模型;②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n=20只):仅用生理盐水灌胃;双歧杆菌灌胃组(B-MIX,n=20只):仅接受双歧杆菌灌胃治疗;手术加生理盐水组(S-S,n=20只):仅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加双歧杆菌灌胃组(S-B-MIX,n=20只):在剖腹探查前接受双歧杆菌灌胃治疗;手术加双歧杆菌灌胃加TLR4激动剂组(S-B-MIX-LPS,n=20只):接受双歧杆菌灌胃治疗后,行剖腹探查缝合时腹腔滴入TLR4激动剂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毒素(LPS-PG)。结果:在Y-maze测试中,观察到B-MIX组大鼠表现出更高的探索行为和记忆能力,与Con组相比,B-MIX组大鼠展现出更高的活动水平和更长的停留时间(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B-MIX组大鼠尾静脉血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而海马区IL-1β、TNF-α和IL-6水平也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IX组大鼠海马区TLR4、MyD88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抑制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升高及改善血脑屏障,降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改善PND。

  • 标签: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双歧杆菌 神经认知紊乱
  • 简介:摘要:结肠癌干细胞是导致结肠癌发生及恶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致力于探索结肠癌干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和NF-κB信号通路的关联性,并考察异功散对其的干预作用。研究首先通过体外培养结肠癌干细胞,证实其存在免疫逃逸特性,在阻止免疫系统的攻击下,结肠癌干细胞能够稳定存活并维持恶性肿瘤的生长。紧接着,研究展示了NF-κB信号通路在结肠癌干细胞免疫逃逸中的重要作用,且其激活与免疫逃逸存在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地,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异功散干预NF-κB信号通路,可以有效降低结肠癌干细胞的免疫逃逸能力,减慢肿瘤的发展进程。这些发现为使用异功散作为结肠癌治疗的有益补充,为后续同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意义深远的理论基础,并将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 标签: 结肠癌干细胞 免疫逃逸 NF-κB信号通路 异功散 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选择不同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病人进行干预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试验方案,开展实验内研究对象筛选,以病人资料同质性的基准,筛选出40例病人参与到试验当中。作为对照试验,40例患者需要平均置入到两个小组当中,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 例。置入过程符合随机性,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实验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关节松动术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根据康复疗法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康复干预后实验组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低。结论:关节松动术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故实验组患者施用的两种康复疗法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侧肩痛 关节松动术 肌电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双肺结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将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双肺结节术后患者100例为,随机划分对照、观察组,前一组常规护理,后一组渐进式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促进双肺结节术后恢复进程,减轻并发症。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双侧肺结节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早期术上肢功能锻炼在永久起搏器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本病区2020年9月-2021年4月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58例患者,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的术上肢功能锻炼,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早期术上肢功能锻炼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一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早期术上肢功能锻炼干预在永久起搏器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其前景广泛。

  • 标签: 术侧上肢 功能锻炼 永久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偏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偏空间忽略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单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单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中医特色疗法(针灸)可改善卒中患者偏空间忽略症状,提倡临床深入开展应用。

  • 标签: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 偏侧空间忽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偏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偏空间忽略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单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单忽略成套测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中医特色疗法(针灸)可改善卒中患者偏空间忽略症状,提倡临床深入开展应用。

  • 标签: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 偏侧空间忽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进行会阴切的顺产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对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实施顺产的产妇66例,所有产妇均进行了会阴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不同分组,每组33例,通过常规护理的纳入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纳入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会阴切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伤口愈合状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满意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综合满意率72.73%,且组间差距明显(P<0.05)。结论:对于顺产且会阴切的产妇,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顺产 会阴侧切 切口愈合 疼痛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一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矫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一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矫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配合的护理重点及要点。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并发症,矫正效果良好。结论:术前访视、充分准备、术中安全合适的手术体位、熟悉手术过程、准确的手术配合、仔细观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重度脊柱凸行后路矫正术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2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重度脊柱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更快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重度脊柱侧凸 行后路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容量双竖脊肌阻滞用于腰椎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我院行后路腰椎手术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对60名病人进行分组。观察30例,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竖脊肌平面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状态、用药剂量以及手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使用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1,12,24,48小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48小时以内自控式静脉镇痛(PCIA)及补救性镇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低容量双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这种麻醉方式有望在更多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

  • 标签: 低容量双侧竖脊肌阻滞 腰椎手术 围术期 镇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文章首先介绍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的概念和手术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神经功能评估方法、护理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文章指出,通过合理的神经功能评估方法、针对性的护理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患者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矫形术 神经功能评估 护理要点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核素颅底位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全身骨显像基础上加做颅底位显像的43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同期MRI扫描结果作为判定颅底骨侵犯的金标准,分析两者诊断颅底骨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利用颅底位显像的上颌骨后缘与颈椎前缘将颅底骨骼由前向后三分部为1、2、3部,分析颅底骨骼受侵犯部位是否有特征。结果 以MRI作为诊断金标准,全身骨显像与颅底位显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62.1%、78.6%、85.7%、50.0%、67.4%和89.7%、78.6%、89.7%、78.6%、86.0%,颅底位显像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全身骨显像,但仅敏感性与符合率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例MRI和颅底位显像同时阳性患者,96.2%出现颅底位三分部的2部受累。结论 颅底位显像有助于鼻咽癌患者颅底骨侵犯的识别,建议常规行颅底位显像,当2部受累时高度提示受侵可能。

  • 标签: 鼻咽癌   颅底骨侵犯   颅底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会阴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产房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会阴切术的100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50位做过会阴切术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为实验组,再选取50位做过会阴切术但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通过对比法对两组产妇会阴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产房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引起产妇会阴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具体感染因素包含手术的季节、合并症、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等,两组对上述数据进步对比发现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会阴切手术季节、合并症、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等因素都会造成产妇术后感染,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意,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产妇会阴切术后切口感染,降低产后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状态。

  • 标签: 会阴侧切 术后切口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俯卧位是神经外科后颅窝手术中临床上进行的最特殊的手术位置。体位的质量直接影响外科医生的工作和患者的病情,因此外科医生了解体位的摆放重点、困难和方法是很重要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手术过程中俯卧位安置的方法、管理和护理措施,以了解和更好地控制这种特殊体位摆放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过程中压力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标签: 神经外科 后颅窝手术 侧俯卧位 安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并发症,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手法按摩护理,探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护理对产后直肌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产后直肌分离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抽签的形式进行分组,平均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手法按摩护理,治疗1疗程后统计分析试验数据,从直肌分离距离,脐上围、脐围、脐下围改变情况两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明确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护理对产后直肌恢复的优势。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腰围均较前有所减小,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整体疗效来看,直肌分离程度较前减小,观察组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护理可以快速改善产后直肌分离程度和临床相关症状,有效减小患者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手法按摩 产后 腹直肌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留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在围手术期给患者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防止患者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动脉瘤 腹主动脉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12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023年1月~12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均分到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予以全麻手术,观察组实施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术后2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术后1d,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较低(P<0.05);术后1d,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炎症反应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麻醉方式安全有效。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 腹腔镜 腹横肌平面阻滞 麻醉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