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肺复苏中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治疗后存活率、复苏成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比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比例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肺复苏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有助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小儿 心肺脑复苏 纳洛酮
  • 简介:以往Q-T间期缩短的报道很少,特别是心肺复苏后伴Q—T间期缩短更少,值得人们关注。现将近期观察到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复苏后 心肺 Q-T间期缩短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宁利 闵榴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6
  • 机构: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PDCA循环法在心肺复苏模拟演练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PDCA循环法的步骤,将科室医护人员分为4组,每组5人次,根据心肺复苏演练的脚本,分别进行演练,由科主任、护士长组成评价小组,自拟表格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总结演练的结果。将上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演练,如此5个循环后,评价第1次和第5次急救模拟演练后的效果。结果 在心肺复苏模拟演练中应用PDCA循环法,演练5个循环后,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能力、急诊急救能力和医护协作能力均较第一次演练后有较大的提高(P<0.05)。结论 PDCA循环法的应用,能有效督促医护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是一种理想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心肺复苏  模拟演练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极易引起心泵功能、心血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出现代谢障碍,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当前,心脏骤停患者在抢救时,心肺复苏为有效措施,由医护人员采用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等措施,促使患者生命状态恢复。心脏骤停患者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其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心肺复苏质量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心肺复苏 质量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在医院临床当中较为常见,而对于心脏骤停患者通常的应对措施则为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成功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患者死亡率或残疾率,但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此类患者使用全面系统的护理方式还未有定论。因此,本文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康复
  • 简介:【摘要】深入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脏复苏患者的护理和预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5月-2021年6月,研究目标为该时间点40心肺复苏患者,依据平均法分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2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病例组开展急诊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95%)、(65%),病例组治疗有效占比更加接近预期目标(P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 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救护理干预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部缺氧状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后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且停止排血的一种疾病,极容易引发心脏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对于患者而言有致死风险。在心肺复苏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是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本文简要介绍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意义,阐述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方法、急救期间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新进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且停止排血的一种疾病,极容易引发心脏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对于患者而言有致死风险。在心肺复苏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是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本文简要介绍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意义,阐述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方法、急救期间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新进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CPR)是院前急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肺复苏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文章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并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未来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技能是急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心肺复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实践操作机会不足,学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其次,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和模拟情景,使得学员在面对实际情况时难以应对。最后,教学方式陈旧,过于依赖理论讲解和示范,学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不高。

  • 标签: 心肺复苏 技能工作室 优化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根据最新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改进急诊科高职护生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差异。方法将2010~2011年两年期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承担教学的高职护生共1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共80名于新指南公布前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对照组,按照2005年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2011年共80名于新指南公布后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实验组,按照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开展评估,进行书面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和满意度调查,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护生总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但书面理论测试成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护生较对照组得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依据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完善和简化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技能的教学成效,提示依据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开展高职护生相关培训有益于该技能的掌握和普及。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临床技能 教学 基础生命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急诊自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心肺复苏治疗,分析两组自主循环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心肺复苏指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肺复苏指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心肺复苏,既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又可改善心肺复苏指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循环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有效的心肺复苏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恢复患者脑功能。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王源昶教授于1957年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上的"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之意外及其处理"一文就在世界上首先报道了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并详细描述了其应用的具体方法,这在心肺复苏领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也是我国麻醉学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此后至1964年期间他连续发表多篇文章介绍应用此法救治心跳骤停患者的经验,这比1960年Kouwenhoven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早提出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方法的文献"Closed-chest cardiac massage"更早。王源昶教授应是在世界上提出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概念、理论与方法的第一人。

  • 标签: 心肺复苏 王源昶 首创 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徒手心肺复苏(CPR)抢救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02月~2024年02月“120”出诊期间院外发生的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30例,均实施徒手心肺复苏+盐酸肾上腺素治疗,分析抢救效果。结果:抢救后,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患者E指标为82.22±20.22(cm/s)、LVEDD指标为60.23±2.52(mm)、LVEF指标为68.82±8.07(%)、血氧饱和度指标为86.26±7.62(%)、动脉血氧分压指标为7.76±0.48(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为7.54±0.43(mmhg);复苏后第1天GCS评分为4.05±1.22(分)、复苏后第7天GCS评分为7.55±0.5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7.04±0.22(min)。结论:运用徒手CPR抢救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可明显提升抢救效果,预后理想,推荐使用。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 抢救疗效 血气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