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全息影像技术建立肾肿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探讨其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4例临床分期为cT1~T2期肾肿瘤患者的资料。男110例,女74例;年龄中位值55(47,62)岁;体质指数23.7(21.8,26.4)kg/m2;肿瘤最大径3.9(2.9,5.2)cm;伴高血压病60例,糖尿病24例,高尿酸血症7例;中位R.E.N.A.L.评分8(6,9)分,中位PADUA评分9(8,10)分;中位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9.7(83.4,114.2) ml/(min·1.73m2);cT1期153例,cT2期31例。184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据患者术前CT或MRI检查进行全息影像重建,综合考虑肿瘤最大径(D),肿瘤压迫肾分支血管程度(C),肿瘤占肾窦体积的比率(O),肿瘤外生率(M),我们提出了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肾部分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DCOM评分系统)。根据DCOM总评分将肿瘤手术复杂程度分为低度复杂(4~6分)、中度复杂(7~8分)、高度复杂(≥ 9分)。以切缘阴性、热缺血时间<20 min、无围手术期重大并发症3项指标均实现(达到MIC)为评价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比较不同复杂程度组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种不同评分系统(R.E.N.A.L.评分、PADUA评分、DCOM评分)预测达到MIC的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各评分系统对于肾部分切除术达到MIC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4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3例由肾部分切除术中转为根治术患者)。肾部分切除术患者DCOM评分6(5,8)分,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DCOM评分10(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度、中度、低度复杂组中分别有23例(37.7%)、39例(88.6%)、79例(100.0%)行肾部分切除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复杂组和高度复杂组患者DCOM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1.76倍(P=0.005)和8.88倍(P =0.001)。中度复杂组和高度复杂组患者PADUA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3.41倍(P=0.006)和4.86倍(P =0.005)。中度复杂组患者R.E.N.A.L.评分预测未达到MIC的风险分别是低度复杂组的3.11倍(P=0.003)。预测达到MIC的ROC曲线显示,R.E.N.A.L.、PADUA和DCOM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655和0.764, DCOM评分明显高于R.E.N.A.L.评分(P = 0.025)和PADUA评分(P = 0.009)。结论基于全息影像技术建立的DCOM肾肿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可以预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但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全息影像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后发生移植肝失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供者资料和肝移植受体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供者和肝移植受者资料进行评估和筛选,得到供受体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结果供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0.6±16.3)岁,受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1.8±20.3)岁。移植肝失功能与下列参数显著相关:供者心肺复苏时间(t=0.429,P=0.000)、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χ2=67.151,P=0.000)、肝功能分级(χ2=54.154,P=0.000)、大泡性脂肪肝分级(χ2=8.120,P=0.017)、小泡性脂肪肝分级(χ2=16.000,P=0.001)、ICU住院时间(χ2=14.900,P=0.001)、血肌酐水平(χ2=44.685,P=0.000)。本研究建立了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标准供者评分系统。供肝质量分为四级,很好地对应肝移植受者的预后。结论根据移植肝失功能高危因素分析建立的供者评分系统及分级标准,可以对我国公民身后供肝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供者评分 供肝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工作中使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使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 系统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证实可显著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疗效预测指标来指导免疫治疗。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是近期发展起来的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指标。基线LIPI能够识别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预后预测指标。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预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免疫预后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预测代谢手术术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完全缓解的四个评分系统,以期筛选出更适合中国大陆人群的术前精准评估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 GBP)治疗T2DM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GBP治疗的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ROC曲线比较ABCD、DiaRem、IMS及天坛预测评分系统对入组患者GBP术后T2DM完全缓解率的预测效力。结果最终入组患者101例,女58例、男43例,年龄(45.3±11.1)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30.3±5.5)kg/m2,T2DM病程(7.1±4.8)年,HbA1c(8.5±1.7)%。术后1年T2DM完全缓解率70.3%(71/101)。BMI、体质量、TCHO、TG、LDL、FBG、HbA1c、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清铁蛋白均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各评分系统对入组患者GBP术后T2DM缓解率的预测效力,IMS、天坛、DiaRem及ABCD预测评分系统的AUC值分别为0.833、0.825、0.764和0.724。结论IMS和天坛预测评分系统能较好的术前预测GBP术后T2DM完全缓解率。

  • 标签: 代谢手术 减重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预测 模型
  • 简介:摘要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2例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CLIF-C ACLF、CLIF-SOFA、SOFA、MELD、MELD-NA及CTP评分系统对预测患者短期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显示影响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抗真菌疗效、肝性脑病(HE)、总胆红素(TBil)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6种预后评分系统中CLIF-C ACLF评分对患者短期病死率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真菌感染 预后 预后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重症医学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100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配置,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合理的调配ICU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值得推广。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 要:在体操比赛项目中,运动员比赛动作是连续地,动作转瞬即逝,裁判员评判时,要在瞬间做出准确判断。体操比赛完成分与艺术分易受裁判员的审美、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判断的准确性无法保证。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激光感应技术能正确识别和跟踪目标,提高目标识别概率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3D激光感应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分析3D激光感应技术和体操评分特点,为3D激光感应技术引入体操评分系统提供依据,系统地对3D激光感应技术引入体操评分,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 标签: 竞技体操 激光感应 3D技术 评分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BISAP评分体系(bedsideindexforseverityin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SAP的患者68例,分别进行BISAP、APACHEII、Ranson以及CTSI评分。BISAP评分标准包括患者入院24h内的尿素氮水平、受损精神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年龄、胸腔积液5项内容。以BISAP≥3分、APACHEⅡ〉8分、Ranson≥3分、CTSⅡ〉3分为SAP的评估标准,分析这几种评分系统评估SAP的正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BISAP≥3分者43例,占63.2%;APACHEⅡ≥8分者41例,占60.3%;Ranson≥3分者41例,占60.3%;CTSI≥3分者46例,占67.6%。BISAP评分系统与APACHEⅡ评分系统、Ranson评分系统以及CTSI评分系统比较,评估SAP的正确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BISAP评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简便的评分体系可推广应用于SAP的评估。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损伤严重度评分 BISAP评分 APACHEII评分 RANSON评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7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分别采用APACHEⅡ和REM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死亡概率进行预测,实际情况为患者诊疗后死亡28人,存活59人,将其分别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两个评分系统以及对死亡率的预测均是死亡组患者较高(P<0.05);两个系统中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死亡率的预测结果较REMS评分系统更加准确(P<0.05),基本接近真实的死亡率。这表明,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应用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可以较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其中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在临床工作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00例有乳腺良恶肿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给予乳腺超声影像检查,进行乳腺超声影像评分。对照组给予金标准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率,从而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从而可见乳腺超声影像对于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 标签: 乳腺超声 影像评分 乳腺 良恶性肿块
  • 简介:目的分析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使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ICU病房于2018年全年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使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可以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ICU护理 资源配置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PEWS 评分系统 + SBAR 交班模式 用于 儿科病房 的价值 。 方法: 对 2018 年 01 月 --2018 年 12 月 本医院儿科病房 收入的 200 例 患儿实施指标分析 , 均采取 PEWS 评分系统加 SBAR 交班模式,统计临床运用效果 。 结果: 转进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早期预警系统评估分数大于病情好转后出院患儿、转到上级医院患儿( P<0.05 ) , 采取早期预警系统后 , 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病情有效观察率 、 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总占比率大于采取早期预警系统前( P<0.05 )。 结论: 在 儿科病房 采用 PEWS 评分系统 +SBAR 交班模式展示较优效果 。

  • 标签: PEWS评分系统 SBAR交班模式 儿科病房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院前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相结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选取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6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组成研究样本群体。按照人数均等、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应用常规方式实施护理的患者分入普通组,应用联合护理措施的患者分入研究组,组内人数分别为43人。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可见,患者的心功能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优于普通组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比观察可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模式与预见性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改善心功能、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预警评分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