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选择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接收8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采用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A组的优良率为81.82%明显高于B组36.36%,B组的致残率为47.73%,显著高于A组的11.36%,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死亡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有利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外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预后,在临床上值得关注和推广。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科治疗 适应症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锁定钢板传统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方面的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肱骨外科2005年1月—2012年12所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他们给予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为42例,对他们给予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有效性、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锁定钢板 肱骨外科 颈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依据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进行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50天作为一个疗程。仔细观测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即治疗前后的血压、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患者在历经一个完整疗程治疗后,均取得明显的降压效果,在降压降压幅度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相比单独应用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且没有副作用,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 型糖尿病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降压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9月~2013年05月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子宫体积、双侧卵巢大小、形态、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等,观察和测量卵巢间质内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液中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ESTO)的水平,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PCOS组子宫体积和最大卵泡直径均小于对照组,而OV、SA、TA、SA/TA均大于对照组,FN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FSH、LH、LH/FSH及TESTO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2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彩色多普勒显示PCOS组卵巢动脉血管较对照组增粗,呈连续血流,对照组呈短线状及星点状血流,PCOS组PSV高于对照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SA/TA和RI分别LH、LH/FSH、TESTO有显著相关;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手段,需结合体内激素测定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声检查 激素检测 诊断意义
  • 简介:目的脑出血后引起的偏瘫血管活性物质之间有无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人住本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56名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测定该组研究对象的血管活性物质,再利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然后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经过Berg平衡量表评分后显示,最大得分39分,最小得分7分,平均得分25-38分,标准差为1.74,脑出血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呈正相关,而与神经肽Y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越多,神经肽Y含量越少则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恢复越好。

  • 标签: 脑出血偏瘫 协调功能 血管活性物质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总结手术取栓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股静脉切开取栓+下肢挤压驱栓、CDT治疗及单纯抗凝治疗。通过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早、中期疗效。结果7例中央型血栓(股青肿)患者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及19例混合型血栓患者行CDT治疗,术后1周患者静脉通畅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6.46±11.42)%及(69.17±8.79)%;其术前、术后1周膝上、膝下10cm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例周围型血栓患者行保守治疗,静脉通畅率为(56.09±4.23)%。治疗前、后1周静脉通畅评分及治疗前、后1周膝上、膝下10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24例股静脉切开取栓及CDT治疗患者在随访期间,肢体肿胀完全消退,下肢深静脉主干通畅,无溃疡形成。9例保守治疗患者在随访期间,有6例肢体轻微肿胀伴浅表静脉扩张,轻度色素沉着;3例肢体肿胀稍消退,出现小腿溃疡及色素沉着。结论手术取栓或CDT治疗急性下肢DVT能迅速改善静脉回流障碍,早、中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取栓术 导管直接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胰腺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及指导。结果试验组发生皮肤反应和疼痛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呕吐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胰腺癌的皮肤反应和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胰腺癌
  • 简介: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是治疗哮喘的基石。但是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却呈现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出现激素抵抗。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通过增强糖皮质激素抗炎效应或逆转激素抵抗作用来治疗哮喘,本文就维生素D糖皮质激素的协同作用的相关研究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哮喘 维生素D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保留不保留精索内动脉对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B组术中对双侧精索内静脉连同动脉集束结扎。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疗效等。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复查症状均消失,曲张的静脉均明显缩小或消失。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均未发现睾丸萎缩,A组出现睾丸鞘膜积液2例,B组1例。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在精液质量改善方面A组优于B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保留精索内动脉比不保留精索内动脉有优势,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精索内动脉。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内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胆囊息肉患者组健康飞行人员(对照组)胆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对来院接受年度大体检的18例患有胆囊息肉的飞行人员及18例年龄、飞行机种、飞行时间相仿的健康飞行人员进行胆囊超声检查,分别于空腹状态下及脂餐后1h测量胆囊最大长径、上下径、前后径,根据椭圆体公式计算空腹胆囊体积及脂餐后残余胆囊体积,计算胆囊排空率。比较两组之间胆囊排空率的差异。结果PLG组18例,约占同期住院体检飞行人员(257例)的7.0%,总体上PLG组的胆囊排空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LG是飞行人员中的常见病,其发病可能与胆囊排空功能不良有密切关系。胆囊排空功能检查可以列为招飞体检及飞行员年度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胆囊排空 飞行员 胆囊息肉
  • 简介:【目的】研究18F—FDGPETCT对兔肝VX2肿瘤模型放疗后疗效评价的差异。【方法】48只肝右叶荷VX2肿瘤的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5H,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非放疗组)、10、15和20Gy放疗组,所有试验兔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7、14d行18F—FDGPET/CT扫描,测定肿瘤体积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放疗前各组肿瘤体积及SUVmax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后对照组肿瘤的体积及SUVmax均持续上升。3个放疗组放疗1d后SUVmax均较放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3个放疗组放疗7d后SUVmax及肿瘤体积均较ld时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放疗组放疗14d后SUVmax均较7d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体积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VX2肿瘤放疗后1d时18F—FDGPET检查即可出现SUVmax的显著下降,可在肿瘤体积改变之前早期评估其对放疗的反应。

  • 标签: VX2肿瘤模型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与其心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统计79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循证医学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其出院时及随访后的心功能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龄组(≥80岁)入院时的静息心率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385;P=0.000)、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351;P=0.002)显著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247;P=0.028)显著正相关;而本研究中老年组(〈80岁)相关性不明显。总体样本分析显示:全组CHF患者入院时的静息心率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163;P=0.017)、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161;P=0.019)呈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162;P=0.018)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快,其治疗效果越差,死亡率越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率 预后 老年人 80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0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三组。同时选取同期宫颈光滑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表达,比较各组CIN和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结果各组无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分别为对照组(宫颈光滑组)86.0%、6.00%、5.00%、2.00%、1.00;轻度糜烂组81.63%、7.15%、6.12%、4.08%、1.02%;中度糜烂组83.33%、5.88%、4.90%、3.92%、1.96;重度糜烂组84.00%、7.00%、4.00%、4.00%、1.00%。轻重中各组之间的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糜烂组CIN和宫颈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糜烂组。结论宫颈糜烂相比,CIN的发生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糜烂程度癌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标准。

  • 标签: 宫颈糜烂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前,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因而构建军队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是军队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而且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基于完整的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结构分析,进一步对构建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思考。

  • 标签: 军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的68例患者,先仔细询问其病史并进行体检,对其心血管的危险性进行详细的分层,然后再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对照组的60例患者则直接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3个月之后进行复诊,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低危组所占的百分比有所上升(P<0.05),高危组所占的百分比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对临床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治的此病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服用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两种药物,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功能。贝那普利组左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及平均左心室周边缩短率(mVcF)均高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2种药物的疗效均较好,贝那普利治疗效果稍优于氨氯地平,同时发现贝那普利在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效果较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 标签: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IPV)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的分布及其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过程中的角色。方法46例确诊为CVI患者,临床症状:有坠胀感35例,无坠胀感11例,伴有皮肤瘙痒24例,无皮肤瘙痒22例,有夜间抽筋症状6例,无夜间抽筋40例。46例患者(46条肢体)CEAP分期:C2(19例)、C3(6例)、C4a(11例)、C4b(5例)、C5(3例)、C6(2例)。用多普勒超声定位IPV,测量交通静脉到足底的距离,以大、小隐静脉主干进行内外分区,将小腿分为三段、共八个区段进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305个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其中大隐静脉内上(19个)、大隐静脉内中(62个)、大隐静脉内下(34个)、小隐静脉外上(17个)、小隐静脉外中(52个)、小隐静脉外下(6个)、大隐静脉主干(64个)、小隐静脉主干(51个)。小隐静脉外上区段的交通静脉抽筋,小隐静脉外中区段的交通静脉CEAP-C分期、皮肤瘙痒,大隐静脉主干区段的交通静脉抽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不全交通静脉主要分布于小腿中段及大小隐静脉主干,且CVI的临床症状相关。

  • 标签: 交通静脉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EAP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