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接受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手术治疗的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共40例,观察40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结果 血肿清除率为85%,无颅内感染病例,1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对40例患者随访3-6个月,3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经侧脑室额角入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保证血肿清除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型丘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侧脑室额角入路 围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髌上入髓内钉固定对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髌上入髓内钉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恢复行走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显著效果,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胫骨近端骨折 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的肋缘下入腹横肌平面阻滞(TAP)阻滞与后路TAP阻滞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全身麻醉组、后路TAP阻滞组及肋缘下入TAP阻滞组。I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全身麻醉(对照组);II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后路TAP阻滞,每侧使用15 ml 0.375%罗哌卡因;III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肋缘下入的TAP阻滞,两侧各15 ml 0.375%罗哌卡因。观察指标:评估患者术后0、2、4、6、8、12和24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VAS评分,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和过度镇静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证实,术后4 h以内II组及III组患者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相当(P>0.05),并且显著低于I组患者(P<0.05);但术后4 h以后,III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I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脐平面以上区域切口的腹部手术,肋缘下入的TAP阻滞能够比后路TAP阻滞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头侧入的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2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例,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患者2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患者1例,共6例接受头侧入的TEA手术的原发性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分离中上腹腹膜外空间并置入大张网片加强修复脐疝缺损,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120~240 min)。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且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分(2~3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2~3 d)。术后1例出现脐部少量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6~15周,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头侧入的TEA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治疗中线原发性腹壁疝的一个选择,同时也是对TEA术式的一个补充。此术式扩大了TEA技术的适应证,避免了腹腔内置片修补术的弊端,值得向经验丰富的腔镜疝外科医师有限度推广。

  • 标签: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内镜下疝修补术 原发性腹壁疝 脐疝 头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梯形小骨窗开颅,分别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行胼胝体前2/3切开术或一期胼胝体全节段切开术。术前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图像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切口和骨窗。术后定期行影像学随访,采用Montreal神经研究所和医院Oguni等胼胝体切开术后疗效分级标准评估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胼胝体切开手术,其中11例行胼胝体前2/3切开术,12例行一期胼胝体全节段切开术。23例患者中,22例沿中线切开胼胝体至透明隔腔,仅1例患者因脑发育畸形,术中探查透明隔腔缺失,改用经侧脑室入切开胼胝体。患者术后均无颅内出血、脑积水和感染,无遗留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和并发症。MRI或弥散张量成像复查证实胼胝体切开范围达到要求。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年(0.5~5.2年)。术后疗效分级结果:A级4例、B级6例、C级6例、D级7例、E级0例,总有效率为69.6%(16/23)。结论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行胼胝体切开术可保持正中的手术路径,从而减少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癫痫 神经外科手术 胼胝体切开 经纵裂 透明隔间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陈旧性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7例陈旧性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40岁;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再次就诊原因:患处疼痛7例、不能行走及坐立3例、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3例。陈旧性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4例,C2型2例,C3型1例。术前3D打印出1∶1等大完整骨盆模型,设计截骨或松解部位,手术经腹直肌外侧入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钢板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140~28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700~2 800 ml,平均1 250 ml。其中6例为一次性完成最终固定手术,1例Tile C3型陈旧性骨盆骨折分两期完成手术。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6个月时,7例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4分改善到平均0.7分;末次随访时,Majeed临床疗效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0分改善到85分,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价满意率达85.7%(6/7)。术后1例出现闭孔神经症状,于3个月内恢复;1例患肢仍残留1 cm短缩畸形;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前方显露能充分截断畸形愈合的骨盆,并能有效松解周围软组织,手术创伤小、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小;结合骨盆随意外架多方向牵引,能有效复位骨折脱位,从而矫正骨盆畸形,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后联合入与单纯后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后联合入组23例和单纯后路组24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Chamberlain线(Chamberlain line,CL)、Wackenheim线(Wackenheim line,WL)、McGae线(McGae line,ML)、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斜坡枢椎角(clivus-canal angle,CCA)、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Ranawat分级。结果前后联合入组随访时间为(48.7±31.2)个月,单纯后路组为(44.4±33.4)个月。前后联合入组JOA评分术前为(8.20±2.75)分,末次随访时为(14.98±1.05)分,改善率为77.35%±11.35%;单纯后路组JOA评分术前为(8.06±2.52)分,末次随访时为(14.71±0.62)分,改善率为74.38%±10.52%;两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t=0.877,P=0.262)及改善率(t=1.478,P=0.20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联合入组术前CL、WL、ML、ADI、CMA和CCA分别为(13.12±5.76)mm、(6.94±3.55)mm、(7.04±4.57)mm、(9.75±2.06)mm、110.85°±13.6°、95.32°±18.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68±2.53)mm、(-2.76±2.26)mm、(-1.52±2.43)mm、(1.12±1.55)mm、149.26°±12.6°、141.42°±13.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后路组术前CL、WL、ML、ADI、CMA和CCA分别为(12.52±5.17)mm、(6.59±3.04)mm、(6.94±4.32)mm、(9.88±1.93)mm、115.35°±12.4°、97.25°±16.4°,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00±3.67)mm、(-3.06±1.85)mm、(-1.76±2.88)mm、(1.17±1.18)mm、146.76°±11.4°、137.56°±10.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联合入组植骨融合时间为(9.2±4.9)个月,单纯后路组为(9.5±4.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7,P=0.382)。两组共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前后联合入组6例(21.7%),单纯后路组2例(8.3%),单纯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前后联合入组。结论一期后路松解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可获得与前后联合入路基本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后路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后联合入

  • 标签: 颅底 颈寰椎 枢椎 脱位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均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功能锻炼的知晓率、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平均3~6 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功能锻炼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功能锻炼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效地发挥腰椎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快速康复 护理模式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切除三叉神经鞘瘤患者4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左侧咬合力弱和面部麻木,经治疗和随访后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左侧面部麻木和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经治疗和随访后明显改善;余2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患者随访4~13个月,均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具有微创、路径短、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等优点,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 标签: 神经内镜 颞下锁孔Kawase入路 三叉神经鞘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RANU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63.8±11.4)岁,体质指数(23.6±2.5)kg/m2。术前均诊断为局限性UTUC,肾盂癌8例,输尿管中段癌3例,输尿管下段癌10例;左侧11例,右侧10例;高危患者20例(95.2%)。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全麻下采用75°健侧卧位、整体15°头低足高位。穿刺套管布局:患侧脐旁两横指向下2 cm处为镜头套管C,患侧腹直肌外缘距C>8 cm近肋缘处、C与患侧髂嵴连线中点下2 cm处分别为1号、2号机械臂套管,腹中线脐上2 cm和脐下4 cm处分别为1号、2号辅助套管,右侧病变需在腹中线剑突下增加1个辅助套管用来挑起肝脏。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水平并于肿瘤远端用Hem-o-lok夹闭后,将患肾行根治性切除;无瘤原则下切除输尿管及距管口1 cm范围的膀胱壁全层后连续缝合膀胱。游离肾、输尿管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拔除导尿管时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更改体位,无围术期输血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21例手术时间(205.2±57.3)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20~120 ml)。术后中位引流管留置时间4 d(3~7 d),中位尿管留置时间7 d(5~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 d(6~12 d)。术后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7例(33.3%),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UTUC,切缘均提示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22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车祸,3例(14.3%)分别于术后6、8、10个月出现复发,予肿瘤电切+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栓塞等治疗后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RANU安全、有效,术中无需更改患者体位、增加穿刺套管以及重新定泊和连接机械臂,节省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恢复快,短期复发率低,控瘤效果佳。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单一体位 原通道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输尿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LINC01419对非小细胞肺癌H1299、H460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肺腺癌和鳞癌中高表达的lncRNAs。CCK8及Transwell实验检测LINC01419对H1299、H460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预测LINC01419和miR-203的调控靶点。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LINC01419、miR-203和SNAI1的表达。结果LINC01419在H1299、H460细胞株中表达升高,并促进他们的增殖、侵袭和迁移。LINC01419可以竞争性吸附miR-203,而miR-203可以负向调控SNAI1,而且miR-203可逆转LINC01419引起的SNAI1升高。结论LINC01419可通过竞争性内源RNA机制负向调控miR-203,从而上调SNAI1的表达促进肺癌侵袭和迁移,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LINC01419基因 SNAI1基因 H1299细胞株 H460细胞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萝卜硫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将其分为正常组、LPS诱导组(100 ng/mL)、LPS+萝卜硫素低剂量组(10 μmol/L)、LPS+萝卜硫素中剂量组(20 μmol/L)、LPS+萝卜硫素高剂量组(40 μmol/L)。培养12、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1β及TNF-α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Traf6、TAK1及p-TAK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LPS诱导组相对于正常组HK-2细胞增殖能力、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水平、蛋白(α-SMA、Traf6及p-TAK1)表达量均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然而不同浓度萝卜硫素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炎症因子分泌量、蛋白(α-SMA、Traf6及p-TAK1)表达量均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表现一定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萝卜硫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HK-2细胞增殖能力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变的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标签: 肾小管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 萝卜硫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RI技术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单节段(L 3,4、L 4,5、L 5S1)单侧症状椎间盘突出症接受MIS-TLIF手术者23例,均于手术前1周内和手术后3、6个月行腰椎MR检查,在轴位T2加权像测量术前及术后椎间盘不同层面对应轴切面的多裂肌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 area,AxCSA)、长短径线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lines,RLS)、多裂肌脂肪浸润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muscle fat infiltration cross section area,FLSA)与AxCSA比值记为FLSA/AxCSA。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椎患侧和健侧、病变与非病变节段多裂肌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MIS-TLIF术式对多裂肌形态学的影响。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分别进行患侧肌肉截面核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测量,对比1H谱肌细胞内脂质(intramyocellular lipid,IMCL)与细胞外脂质(extramyocellular lipid,EMCL)积分值比值,评估脂肪浸润的程度。结果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病变节段AxCSA健侧较患侧大(t=6.611,P< 0.05)、非病变节段多裂肌AxCSA健侧比患侧大(t=-6.682,P< 0.05),术前健侧肌容积具有优势。术后3个月病变节段AxCSA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 >0.05),非病变节段AxCSA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1,P >0.05),术后短期随访双侧肌容积有均等优势。患侧病变节段FLSA/AxCSA术前为9.5%±3.8%,术后3个月为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 0.05);患侧病变节段RLS术前为3.3%±0.24%,术后3个月为2.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 0.05)。MRS测定EMCL/IMCL术前中位数为2.010,术后6月中位数为1.475,术后6个月EMCL降低(Z=0.48,P< 0.05)。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双侧多裂肌的形态有别,MIS-TLIF手术对手术侧多裂肌影响小,明显降低胞外脂质蓄积促进脂质向胞内转移,同时增进胞内脂肪代谢,其保留肌肉止点和有限固定也可重塑代偿性肌肉萎缩形态。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磁共振波谱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 2018年3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5例老年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8例;年龄60~81岁[(67.9±9.1)岁]。按照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4例。均采用经三角肌的微创切口,应用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患者康复锻炼。记录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患侧与健侧肩关节活动度及外展肌力,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12~23个月[(14.6±3.2)个月]。切口总长度6.4~8.8 cm[(7.1±1.2)cm];手术时间68~106 min[(84.0±5.6)min];术中出血量55~95 ml[(62.5±16.4)ml]。术后骨折线均获良好复位,术后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和外展肌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优9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经三角肌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进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老年人
  • 作者: 陈燕 马源 何育霖 刘二鹏 邢栋 杨兴欢 朱文 王庆伟 窦启锋 张会清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7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神经双侧离断神经源膀胱(NB)幼鼠模型的膀胱形态结构功能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SD雌性幼鼠64只,其中32只行L6+S1神经双侧离断建立NB模型,32只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神经离断和假手术3、6、12、24周后行膀胱测压检查。收集对应膀胱组织行马松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Smad2、Smad6蛋白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受体Ⅰ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各NB神经离断组膀胱不稳定,存在膀胱漏尿点压(BLPP),膀胱无明显排尿收缩压;神经离断3、6、12周和24周鼠的膀胱基础压(22.10±2.51)、(18.20±1.52)、(31.20±2.82)、(41.10±3.41) cmH2O(1 cmH2O=0.098 kPa)和膀胱容量(22.30±1.72)、(49.10±5.54)、(30.30±2.68)、(13.50±1.52) m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51±0.45) cmH2O和(0.52±0.0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离断组膀胱组织横切面大小为先增大(3、6周)后变小挛缩(12、24周),膀胱壁厚度先变薄(3、6周)后增厚(12、24周);膀胱质量随离断时间持续增加。马松染色结果显示,神经离断大鼠的膀胱壁中正常纤维结缔组织逐渐紊乱,膀胱壁分层结构逐渐解体,平滑肌肥大增厚,肌间胶原纤维逐渐增多,染色变深。天狼猩红检测示神经离断24周的膀胱组织中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Ⅲ型/Ⅰ型胶原纤维比例(3.14±0.71)明显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0.8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神经离断膀胱组织中TGF-β1和Smad2表达随着离断时间逐渐升高,通路抑制性蛋白Smad6随离断时间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TGF-β1受体Ⅰ蛋白水平在12、24周的表达分别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1.3、1.6倍(t=6.06、14.45,均P<0.01)。结论脊神经双侧离断导致的幼鼠NB,收缩功能瘫痪,膀胱内压逐渐增高,膀胱正常结构逐渐解体,膀胱纤维化通路TGF-β1/Smads信号通路逐渐激活,小儿NB发展的过程为膀胱纤维化,临床治疗小儿NB应尽早预防膀胱纤维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纤维化 膀胱测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由于胃癌早期病变难察觉,进展期难治疗,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都很高。本文从描述性研究开始,就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现况进行综述,继而简述胃癌中高发的肠型胃腺癌癌前病变、部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的发病机理,以及目前明确的HP在其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机理中重要的K-ras基因突变,对外周血PCR扩增检测K-ras和p53基因突变的诊断、预后方法,以及阻断Kas下游通路的AZD6244靶向新药现况进行描述。

  • 标签: 胃癌,肠型胃腺癌,K-ras,突变,HP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原位骨瓣联合游离中鼻甲黏膜瓣重建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术后颅底缺损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咽管瘤19例,鞍上蛛网膜囊肿2例。患者均采用原位骨瓣联合游离中鼻甲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颅底重建情况。结果21例患者的重建骨瓣均一次形成,术后当日鞍区薄层CT显示骨瓣无移位。术后视力改善11例,无变化10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疑似颅内感染2例,3例均行腰大池引流术治愈。无二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的患者和死亡患者。21例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3~10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迟发性脑脊液漏发生,无鼻腔不适症状,鞍区薄层CT显示骨瓣均有不同程度愈合,其中19例患者的鞍区增强MRI显示游离中鼻甲黏膜瓣强化,提示黏膜瓣生长良好。结论应用原位骨瓣联合游离中鼻甲黏膜瓣重建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术后颅底缺损,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重建效果,而且可以减少鼻腔创伤,对降低二次手术风险亦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原位骨瓣 游离中鼻甲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于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腔镜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一共102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原则设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腔镜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淋巴结清扫数、疼痛评分、引流量以及出血量等手术情况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 腔镜 甲状腺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应用于修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招募Poland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转移进行胸壁重建或乳房再造(联合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对背阔肌肌瓣成活情况、胸背部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以下数据:背阔肌肌瓣面积、假体体积、对侧乳房手术情况、背阔肌切取时间、前胸壁腔隙分离时间、手术总时间、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Breast-Q量表重建模块评估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幸福感、乳房满意度及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采用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Breast-Q量表和DASH量表得分差异。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2.5±3.9)岁,体质量指数为(20.5±6.1) kg/m2,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对侧腋窝入假体隆乳术,2例行对侧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随访时间(50.4±23.1)个月,重建的乳房或胸壁形态良好,背阔肌肌瓣血供良好,均完全成活,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胸背部形态异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1例,切口裂开1例,皮瓣下移1例,无皮瓣坏死、血肿、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背阔肌肌瓣面积为(437.2±110.0) cm2,再造乳房使用假体体积为(240.4±46.0) ml。内镜下切取背阔肌时间为(69.0±13.9) min,内镜下分离前胸壁腔隙时间为(32.8±6.0) min,手术总时间为(169.4±16.1)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7.6±1.4) d。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视觉评分为(2.7±0.5)分,1周后评分下降至(0.8±0.4)分。手术前乳房满意度评分为(27.8±20.8)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49.6±17.0)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为(63.1±11.6)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68.1±16.7)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t=-9.000,P=0.008)及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t=-6.543,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3.7±3.3)分和(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0,P=0.276)。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为(81.3±16.0)分。结论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的背阔肌转移术为Poland综合征患者的胸壁重建和乳房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Poland综合征 内窥镜 背阔肌 乳房成形术 胸壁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DAA)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2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3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54(41.23±11.31)岁;观察组11例,采用DAA入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55(39.9±12.4)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8 ± 5.88)、(92.18±4.17)分和(72.92±6.26)、(88.38±6.17)分,其中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23~6.06(4.45±0.88)个月,对照组为3.86~7.93(5.77±1.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例(5/13)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两组患者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相比,DAA入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Pauwels Ⅲ型 支撑钢板 空心螺钉 直接前侧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