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瓣膜置换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和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对6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和射频消融手术,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AF组)和房颤未复发组(SR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和射血分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抽血测定血浆中BNP,分析患者术后BNP水平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的BNP水平明显高于房颤未复发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NP在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干预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术 房颤 脑钠肽
  • 简介:总结6例机械心瓣膜置换后孕妇行剖宫产手术的围期护理。护理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特殊用药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同时做好专科护理与健康教育。6例安全度过围期,心功能恢复II级以内出院;健康新生儿5例,中度窒息新生儿1例,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机械心瓣膜置换术后 孕妇 剖宫产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为 70例,于本院 2019年 1月至 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按照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式取组中 35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5例,则需要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生活质量,恢复期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期间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针对患者在恢复期间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恢复。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变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64例,在其术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病变患者,术后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外科拟行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的60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52.0±8.4)岁(范围:35~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全身肝素化前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对照组不进行血小板分离操作。记录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的血栓弹力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围手术期液体输入量、异体输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纤维蛋白原使用量等。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不同时间血小板及凝血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量为0、1~2、3~4、>4单位的患者分别为6、11、1、12例和14、8、6、2例(Z=-2.516,P=0.012),纤维蛋白原输注量为0、1、2单位的患者分别为19、2、9例和26、2、2例(Z=-2.190,P=0.029)。两组患者入院期间输血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732±1 275)元比(1 176±941)元,t=-1.570,P=0.125]。结论体外循环下瓣膜手术中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可减少异体输血量。

  • 标签: 输血,自体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肌指标及脑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400例,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前(T0)、升主动脉开放时(T1)、体外循环结束10 min(T2)、术后6 h(T3)的心肌指标及T0、T1、T2、T3、术后24 h(T4)脑代谢指标。结果两组脑代谢指标在T0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脑代谢指标均显著上升,并于T2时开始下降,但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下降幅度较大(P<0.05);T3时两组脑代谢指标基本稳定(P>0.05)。两组心肌指标T0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心肌指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P<0.05);T4时两组心肌指标基本稳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瓣膜置换中麻醉效果较好,镇静作用强,利于平衡脑代谢与心肌指标,保护心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心肌指标 脑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证护理模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收集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72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数据。其中,一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另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通过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和身体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手术效果,包括焦虑水平、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焦虑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应用具有积极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理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作用。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下的护理方式。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ERAS在县级市医院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34例患者临床资料,在围手术期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值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级别医院平均值。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ERAS护理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风湿性心脏病(RHD)瓣膜置换的护理中实施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遴选2023.1月-2023.12月,我院收诊的接受瓣膜置换的(60例)RHD病人作为探讨的目标,运动“电脑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包含相同患者例数(3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采取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比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将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模式执行到行瓣膜置换的RHD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明显。

  • 标签: 运动疗法 预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心脏创伤性瓣膜置换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行心脏创伤性瓣膜置换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心脏创伤性瓣膜置换麻醉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急诊心脏创伤性瓣膜置换术 麻醉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小左心室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总结围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施行心脏瓣膜置换的23例合并小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二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6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结论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严重左室心肌萎缩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加强围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小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 标签: 合并小左心室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巨大左心室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总结围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施行心脏瓣膜置换的28例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81.5±7.3)mm,左室射血分数为(0.36±0.08);心功能Ⅲ级20例,Ⅳ级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肾衰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8例,占28.5%,术后早期死亡1例,占3.5%。结论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严重左室扩大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肾衰和室性心律失常,加强围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80例,时间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未见房颤转复外,78例患者均在半年内转复,预后良好。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治疗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开展的过程中,施以有效的中护理配合措施,可以为理想手术效果的取得提供侧面支持。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 房颤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共有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68 例在本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患者术后肺不张、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乙组比较更高, P<0.05 。 结论: 针对接受半膜置换手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CSICU护理干预实施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中,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实施瓣膜置换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CSICU护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将CSICU护理干预应用在实施瓣膜置换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CSICU护理干预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40)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40)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手术后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80例,分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予以合理应对措施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心理: 7.59分 ±1.12分,独立性: 10.45±1.32分,社会关系: 10.56±1.89分,环境: 9.59±1.99分,生理: 9.21±2.12分,总分: 47.98±2.65分,治疗后:心理: 15.56±1.45分,独立性: 16.15±1.45分,社会关系: 17.42±1.69分,环境: 16.25±1.45分,生理: 15.56±1.56分,总分: 80.59±1.96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后常见影响因素包括自我管理、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有针对性开展应对措施干预,显著改善不良情绪,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我科3例瓣膜置换后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对3例瓣膜置换后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除给予瓣膜置换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外,每天给予4~6次,每次20~40ml白酒口服,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及家庭社会支持。结果:3例瓣膜置换后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于术后3天从监护室安返病房并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判断并发现心脏术后酒精戒断综合征并给予少量饮酒,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清醒,减少镇痛剂的应用,减少躁动,避免误诊延误治疗,取得配合并实施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逐步使患者减少或戒断饮酒,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临床观察 合并酒精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127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64例,对照组63例。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的患者显效29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58.73%,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系统康复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