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种植支抗和多用途弓在治疗高角型深覆牙合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例高角型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微种植作为支抗压低上下前牙。对照组采用多用途弓压低前牙解除前牙深覆牙合。结果实验组压低前牙,打开咬牙合需3~4个月(平均3.6个月)。对照组经6~8个月(平均7.2个月)打开咬牙合,解除深覆牙合。结论使用微种植支抗在高角型深覆牙合患者矫治过程中,在疗程及防止后磨牙升高的疗程中明显优于使用多用途弓技术。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多用途弓 高角型深覆牙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颌前突患者在使用微型种植支抗进行正畸治疗过程中中切牙及磨牙的位置变化。方法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选用传统支抗,观察组选用微型种植支抗,收集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拔牙间隙关闭后的各项数据,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观察组前牙内收效果好于对照组,磨牙移位也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颌前突的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效果明显,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双颌前突 头颅正侧位X线片 前牙内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种植支抗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cro-implant 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前后患者上颌锥形束CT图像,探讨腭中缝融合程度对MARPE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0~34岁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患者28例[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15.5±5.5)岁],分为未融合组[腭中缝未融合,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13.0±2.4)岁]和融合组[腭中缝开始融合,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9.9±6.9)岁]。分别于扩弓器植入当天和扩弓治疗结束当天拍摄锥形束CT,将两时间点锥形束CT数据导入Dolphin Imaging软件,测量并比较两组腭中缝打开量、骨性扩弓百分比等测量项目。结果扩弓后未融合组腭中缝平均打开量和骨性扩弓百分比[分别为(4.97±1.47) mm和(71±20)%]均显著大于融合组[分别为(3.23±1.45) mm和(46±18)%](P<0.05)。结论腭中缝融合程度不同的患者MARPE效果差异显著,扩弓前评估腭中缝融合程度对MARPE疗效预估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腭扩张术 正畸支抗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腭中缝 微螺钉种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载锶纳米管化纯钛种植的体内成骨性能。方法使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的方式在纯钛种植表面构建载锶纳米管涂层(载锶纳米管组),并制备单纯纳米管化种植(纳米管组)、未处理的光滑纯钛种植(对照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载锶纳米管组种植第1~28天锶元素释放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种植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各组种植表面粗糙度,并用纳米压痕仪检测各组种植硬度(每种检测每组3枚种植)。将3组种植植入兔股骨骨骺端并于术后4、12周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4枚种植),通过显微CT、免疫荧光、组织学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载锶纳米管组种植锶元素第28天的释放量为(2.6±1.5)ng/ml。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形成管状阵列样形貌(纳米管管径约70 nm)。对照组、纳米管组、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34.8±5.3)、(66.2±4.3)、(85.7±10.6)nm(F=37.59,P<0.001),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和12周载锶纳米管组骨体积/总体积[分别为(37.7±1.9)%和(51.9±2.1)%]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24.7±1.1)%和(40.7±0.9)%]均显著增加(P<0.05);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种植术后第7天茜素红标记的新生骨组织占总标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35.4±3.7)%和(40.9±0.9)%]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9.2±2.9)%](P<0.05),即载锶纳米管化提升了种植周围早期再生骨组织占总再生骨组织的百分比。结论载锶纳米管化可提升种植周围组织的新骨形成能力。

  • 标签: 牙种植体 纳米管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回顾性分析办法,按照患者采用正畸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应用的是传统的强力支抗,而研究组应用的是微型种植支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和平均磨牙位移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6.42±7.02)度,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3.59±1.76)mm,相比对照组增大更加明显,P<0.05;且研究组平均磨牙位移为(3.54±0.27)mm,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操作简便,灵活性高,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临床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可行性 传统强力支抗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种植作为固定装置,初步探讨种植固定与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应用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种植固定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周、9周、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经脱钙组织学检查(HE、新三色)、非脱钙组织学检查(荧光、甲苯胺蓝).结果:术后14周,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三明治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为骨性结合.结论:种植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为将来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种植体固定 三明治技术 牙槽嵴萎缩 实验 DDM植入 牙槽嵴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了口腔纯钛种植的三种表面改性工艺,并通过表面结构,给出最优化的改性工艺。方法对打磨抛光后的纯钛片(PureTi)分别用喷丸酸蚀(SLA)、阳极氧化(AO),以及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结合(SLA+AO)的方法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SLATi、AOTi、SLA+AOTi三组样品。并以PureTi作为空白对照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喷丸酸蚀处理的SLA-Ti样品表面形貌主要微米结构和少量纳米孔组成;经阳极氧化处理的AO-Ti样品只有纳米孔结构;经复合工艺喷丸酸蚀及阳极氧化处理的SLA+AO-Ti样品表面基于SLA形貌结构增加了大量的纳米孔。结论最优表面改性工艺,即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的复合工艺。

  • 标签: 纯钛种植体 喷丸酸蚀 阳极氧化
  • 简介:目的检测种植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 简介:近年来,微螺钉种植作为能够提供最稳定的强支抗而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微螺钉种植能否形成骨结合及其稳定性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骨结合 稳定性
  • 简介:目的:对比新研制的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钛钽种植,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硬组织磨片组织学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新骨形成面积。结果:钛钽人工种植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均与骨结合紧密,植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周有红色带状深染新骨形成,植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新骨形成,但新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新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新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新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 骨结合 下颌骨 股骨
  • 简介: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弓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种植体 支抗 口外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60例分成2组,A组行传统正畸方法,B组行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正畸成功,比A组显著(P<0.05);A组中有8例出现并发症,B组中有1例(P<0.05);B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并对比各项差值。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后者的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传统正畸方法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价值
  • 简介:原因与目的:种植与修复基台的连接处存在着微隙.构成细菌的污染区域,这一特点使得软组织一种植界面的重要性更加被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对ANKYLOS无间隙种植系统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界面的研究。

  • 标签: 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界面 动物实验 组织学分析 实验研究 摘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辅助穿颧种植技术在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双侧上颌骨次全切除的患者资料。纳入标准:James Brown’s Ⅱ类双侧上颌骨缺损患者,上颌无余留牙并伴有口鼻相通。排除标准:病变累及颧骨或术后需要放疗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应用Simplant 3D软件将阻塞器与缺损拟合,确定种植植入方向与平台显露位置,肿瘤切除同期或术后二期在Brainlab工作平台导航引导下行双侧颧骨种植植入,最终采用种植支持式阻塞器修复上颌骨缺损。随访1年,采用阻塞器功能评分量表(OFS)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53.6岁。共植入颧骨种植68枚,脱落2枚,种植骨结合率97.06%。种植阻塞器修复率为90%(2例因肿瘤复发未进行最终修复)。经OFS量表评价,患者在咀嚼、发音以及外观等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穿颧种植能够给双侧上颌骨缺损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导航技术能够提高颧种植植入的准确性。

  • 标签: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上颌骨 腭阻塞器 穿颧种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AnkYlos与xive种植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前牙美学区中美学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GBR技术.随机选取应用Ankylos或Xive种植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的患者各30例,相应为Ankylos组与xive组,均于二期术后6、12、24个月复查,以红色白色美学标准(PES/WES)评分对二期术后6、12、24个月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并记录两组二期术后24个月的种植成功率。结果(1)种植成功率:xive组和Ankylos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P〉0.05)。(2)美学效果:P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在Xive组显著高于Anky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5),二期术后12个月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二期术后24个月Ankylos组PES评分显著高于Xj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5);W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在Xive组与Anky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15,P均〉0.05),24个月Ankylos组W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结论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Ankylos与xive种植均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鉴于本研究未对骨量不足及GBR难度进行分类.难以均衡这一因素影响.GBR同期行Ankylos与xive种植植入的美学效果差异评估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骨再生 牙种植体 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和种植修复治疗的区别,以明确患牙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具有患牙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采用根管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低于采用种植修复治疗的对照组,敏感度高于对照组,美观性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牙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采用能够保留天然牙的治疗方式,即对其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再考虑采用种植修复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患牙 治疗方案 根管治疗 种植体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