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静脉输液中应用B超下改良中长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的选择源自本院需开展中长静脉置管的80例患者,均为急性脑卒中,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3月间。所有患者行B超下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对脑卒中患者的静脉置管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使用后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增长,且置管成功率贵要静脉高于正中静脉与头静脉;患者较少产生并发症,但是头静脉较多。结论脑卒中的患者经应用B超下改良中长静脉置管后,可以延长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是建设安全静脉通路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改良中长静脉置管 脑卒中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插管固定方法在高危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脐静脉置管的80例高危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导管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44),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固定导管位置能降低操作难度,且固定牢固,便于观察,不增加导管留置时间,安全性好。

  • 标签: 脐静脉插管 固定方法 高危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院应用改良Hardinge入路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0-100min,失血量(术中+术后引流量)150~250ml,双下肢长度差小于1厘米,平均下床时间8.3天。术后6月Harris功能评分92.5±6.8,12月Harris功能评分93.5±15.6。结论使用改良Hardinge入路结合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 标签: 改良Hardinge 骨水泥 双动头股骨颈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乳腺外科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腺良性肿块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腔镜手术中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压疮的预防。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包括自置简易肩托,手术床的准备,体位的摆放等,以防压疮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对头低足高截石位皮肤的受压采取预防性措施,才能预防该体位压疮的发生。

  • 标签: 腔镜手术 截石位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逐步后退法在前牙根管预备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病例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冠向预备方法,B组为改良式逐步后退法,C组为逐步后退法,来预备根管,比较A组和B组的根备时间比较A、B、C组的根备术后反应(EIEA)结果A,B组根备时间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在EIEA上,A、B分别和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逐步后退法在前牙根备上是个简单易行,不仅根备快,而且术后反应小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逐步后退法 冠向预备法 逐步后退法 根管预备 EIE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例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大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6.12±6.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57.31±146.31)ml;住院时间平均(7.31±1.39)d。13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月经于3~11个月恢复,再孕2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明显,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术中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改良穿刺术在新生儿科中的临床护理技术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入住新生儿科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穿刺术,而对照组患儿则选取传统穿刺术,临床观察全部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新生儿科患儿临床护理技术应用中的一次成功率和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而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出现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术在临床新生儿科中的护理技术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一次成功率和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较少的局部皮肤的并发症,其更符合新生儿这类特殊患儿在医疗护理中的要求,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改良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护理体会,总结其应用经验。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改良及护理体会。总结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改良后提高了长期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的寿命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院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平均数目等以及术后患侧上臂内侧、腋下、肩胛区等部位感觉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术中淋巴结清扫平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4例患者出现上臂、腋下、肩胛区等部位感觉异常在术后发生率与对照组48例患者术后同期相应部位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不影响清扫彻底性,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以及改良Stoppa入路,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骨盆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得出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进行双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引流方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应用保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美容优良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少于对照组(33.33%),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的手术时间段、手术中出血少,且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术与肘部盲穿术两种置管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采用肘部盲穿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血栓、脱管、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血栓、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率及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置管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静脉炎、血栓、渗血)少,导管异位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 盲穿术 改良seldinger置管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导丝法用于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的优势,为基层医院采用普通胃镜完成鼻胃镜手术提供经验。方法36例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导丝引导法置管组(A组)和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深度。结果改良导丝法置管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68±82.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115±8.9)cm;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平均置管时间为(487±128.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2.2%,平均置管深度(100±4.5)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导丝法采用普通胃镜代替鼻胃镜,可有效引导完成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鼻胃镜 普通胃镜 导丝 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情况和疼痛级别发生情况。结果对观察组的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术后疼痛,这种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对这种护理方法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乳腺癌 改良根治手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从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患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异常,呼吸异常,意识模糊等生命体征预后变化分析和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较低,且预后效果较好,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外伤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治疗的颅内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判断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9.83±2.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2.06)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颅内出血及脑挫裂伤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GC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改良手术 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在血管超声未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问题。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静脉治疗小组对用常规方法置入PICC困难的29例患者,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MST)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29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提高了PICC的适用率和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非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MST)技术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