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点、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率。方法对15例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找出常见误诊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现临床医生对急诊患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殊性了解不够、疏忽毒物接触史、体检不够仔细等。结论对于儿童突发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应想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277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3.83%,明显优于对照组46.0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全面的急诊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且有利于提高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诊脑卒中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脑卒中患者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专业的护理是急诊脑卒中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和保证。结论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探讨总结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提高脑中风的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 标签: 急诊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探讨3121例急诊留观病例特点,对我院急诊留观病人的主要疾病病死率、发病情况、发病季节及年龄组分布情况做了一个较全面回顾性分析。方法留观病历手工分检,原始数据统计按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死率,病种按系统分类,死亡人数按有效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统计。结果病死率最高的是脑血管疾病,其次是呼吸道疾病,第三位是恶性肿瘤。留观以内科系统观察为多,共占留观总人数的69.98%。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以老年人为多,中毒外伤暴力以中青年为多。急诊两年的总死亡人数为730人,总死亡率占留观死亡的23%。而病房总住院人数为33998人次,病房总死亡人数为862人,病死率为0.87%。急诊与病房的病死率对照有显著差异性P<0.001。结论急诊病死率较高。通过对留观病例回顾性分析可以对急诊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留观病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分析其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同时分析急诊工作现状,了解护理人员在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后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诊观察室存在的护理风险有突发事件、药物安全隐患、患者转送安全隐患、医嘱执行风险隐患、自身职业安全隐患等等。相关对策主要从制度上、职业教育、提高认识等方面进行。结论急诊观察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较多护理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 标签:
  • 简介: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护理中存在着职业感染的机会,而急诊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急诊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高风险科室 急危重症病人 个人防护 职业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人民医院急诊从2017年3月起,实施风险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各29例患者,了解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急诊的基础护理、病历书写、护理操作、风险评估、应急处置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发生风险。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20例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措施。结果成功转运120例患者,无一例在转运途中发生意外,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转运是一个连续性监护救治护理的过程,转运前,充分评估,预见性准备,途中的观察与抢救、严格交接班等,才能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确保危重患者转运安全。

  • 标签: 急诊科/危重患者 安全转运/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患纠纷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两年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服务不能及时到位3起,缺乏护患沟通2起,护理技能2起,执行制度不严2起,服务态度1起,其他原因1起。结论通过合理人员配置,加强管理及专业、法律知识、护患沟通能力等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应急、沟通能力,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 标签: 急诊 护患纠纷 原因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急诊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缺陷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风险事件以及投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急诊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减轻压力及如何有效地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急诊科 职业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培训对急诊医护人员的急救护理水平、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以及病人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学、做融于一体。结果在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后,其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水平与操作技术都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措施,不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和护理质量,还能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价值,提高了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急诊 护理 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完善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原则及管理目标;通过修订急诊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督促、检查和评价环节质量,促使终末质量提高。同时强调急诊工作的连贯性,抓住急诊衔接关键接口,制订服务流程图,保证实施,不断总结,持续改进。通过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与持续改进,有效地控制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优质、安全。

  • 标签: 急诊科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优质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共转运危重症患者患者199例,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98例和研究组10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组对患者转运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中的不良情况、安全转运时间与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转运中的不良事件5.43%显著少于对照组24.27%,研究组安全转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满意度96.32%显著优于对照组8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准运时间,降低转运中不良事件,避免医患纠纷,为患者后期有效治疗提供有力条件。

  • 标签: 安全转运 优质护理 急诊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急诊静脉输液属于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虽然技术成熟,但少部分患者仍存在各种输液不良反应,轻者可能引起发热、静脉炎、皮疹等,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昏迷、过敏性休克等,往往都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急诊输液患者较多,病种复杂,护理人员工作繁重,若只重视治疗的相关操作,而轻视护理服务质量,在各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往往会引发护患矛盾及医疗纠纷,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旨在探讨急诊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 标签: 输液发热反应 急诊科 护理
  • 简介:摘要阐述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知识的现状,提出加强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培训的展望。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灾害护理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