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总结治疗结果。结果109例经临床症状、超声、X平片检查均确诊。保守治疗、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93.7%、95.2%、96.0%。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重要原因,结合腹部体征、超声、X平片可及时确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部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22例患者腹腔治疗成功17例,有5例术中发现其它中转开放手术临床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行。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下治疗
  • 简介: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1994年12月~2001年6月经手术治疗3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护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52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与延期手术组(B组),早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内进行,延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消失,无死亡病例。在肠坏死发生率上,早期手术组肠坏死2例,发生率为7.7%;延期手术组肠坏死7例,发生率为26.9%。在并发症发生率上,都发生在肠坏死肠切除患者,早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率为3.8%;延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4例,中度贫血.需输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环节中,临床医生应当尽早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选择的最佳手术时机应当在48小时以内,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坏死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参考。

  • 标签: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早期手术 肠坏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结核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把握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结核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经严格的手术指征遴选,21例仅需保守治疗,35例需手术治疗,两组均获痊愈,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结核性粘连性肠梗阻并非均需外科手术,应注意严格把握其手术指征,对于手术患者应根据术中粘连情况采取具体的手术方式;术前术中术后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彻底治愈的关键。

  • 标签: 结核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包皮粘连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包皮粘连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将其分为A组(100例,应用微创治疗方法)和B组(100例,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中配合程度高于B组,其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包皮水肿发生率和复发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B组均高于A组(P<0.05)。结论微创治疗小儿包皮粘连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包皮粘连 微创治疗 小儿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曲肽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疗法基础上注射奥曲肽,观察两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治愈效果上的差异。结果结果比较发现,相比于传统疗法,观察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上平均提前3.9(d),胃肠减压量平均降低444(mL/d),治疗组75%患者病状消失,整体住院时间平均缩短了4.6(d),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缓解胃肠扩张,有效控制肠管内体液,同时增强胃肠蠕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奥曲肽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胎盘粘连中的应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例粘连性胎盘及1例植入性胎盘患者的子宫肌层、宫腔内声像图改变及血流。结果10例患者宫腔内均可见残留胎盘,胎盘附着面肌壁回声模糊、部分血管扩张,残留的胎盘及胎盘附着面的肌层内可见丰富的点状或短棒状的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后诊断胎盘粘连有特异性,并且治疗过程中随访观察及产前诊断中也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胎盘粘连 植入性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对子宫粘连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4年间60例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粘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子宫粘连病例中,宫颈粘连50例,占83.3%,宫腔粘连10例,占16.7%;人工流产次数≤2次者21例,占35%,≥3次者39例,占65%;有慢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50例,占83.3%。结论子宫粘连与多次人工流产、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前慢性生殖系统炎症、术后感染有关。

  • 标签: 人工流产 子宫粘连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各类因素对手术指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78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病患资料,针对影响手术的多种因素,如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对患者手术时机的影响,保守治疗患者分为成功组,手术治疗或者是死亡的患者分为失败组,预测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80例分析,成功750例,失败30例,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因素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具有针对性。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影响因素较多,多数应该考虑持续腹痛、WBC计数、腹部积液及保守治疗时间等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若是这些指标因素较为明显则失败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他则是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时机,结合实际根据患者的手术指征表现及时进行中转,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康复。

  • 标签: logistic 回归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指征
  • 简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是诊断宫腔粘连常规、可靠的检查手段,宫腔粘连(IUA)发生率也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并经宫腔镜诊治的55例宫腔粘连影像学资料

  • 标签: 创伤性宫腔 宫腔粘连 粘连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小阴唇粘连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小阴唇粘连的小儿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粘术和局部涂抹雌激素乳膏以及二者联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探讨小阴唇粘连的最佳治疗方法;通过干预措施降低小阴唇粘连的发病率。结果分粘术治愈率100%,但复发率高达33.33%;药物治愈率虽为69.57%,但复发率仅为9.09%,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减低复发率。结论钝锐性分粘法加雌激素乳膏是治疗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有效、可靠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处理轻度小阴唇粘连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小阴唇粘连 分粘术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宫腔粘连共70例,数字法分组。实施经腹部超声35例,为对照组;实施经阴道超声35例,为观察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结果较准确,价值大,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宫腔粘连 经阴道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减压管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从治愈例数、腹痛缓解时间、引流量做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肠减压管在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应用中效果确切、满意。

  • 标签: 经鼻小肠减压管 肠梗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癌放疗并发阴道粘连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工作,包括阴道冲洗护理、皮肤保护、饮食护理、活动量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对研究对象在护理完成之后患者的宫颈癌放疗恢复情况以及阴道粘连的恢复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所收集的共计50名患者当中,患者经过全面的规范化护理干预工作之后,50名患者当中48名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在未来的宫颈癌放疗并发阴道粘连的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常规护理工作,其次还需要重视心理辅导、常规饮食辅导以及活动量的指导,来实现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等。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阴道黏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选择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8年9月的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55例患者经过1周保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全部消失,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4.83%。仅有3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采用腹部探查术治疗,治愈后出院。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