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VR联在额面联体系中位于右上肩,可俯瞰整个心室腔,故被称为心室腔。它可记录整个心内膜的电活动,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冠脉左主干病变及多支血管病变等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其他单个或多个。而位于aVR对侧的"-aVR"使额面联系统能按心脏的空间激动顺序进行排列,更符合逻辑和心脏激动的顺序,使下壁和高侧壁扩展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aVR和"-aVR"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AVR导联 “-aVR”导联 心电图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423例阵发性心悸患者的十二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阵发性心悸时,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218例(52%);ST-T改变105例(25%);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即可出边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增快者8例(1.8%);过早复极或J波改变42例(10%);12联动态心电图正常者50例(12%)。结论12同步心电图改变与心悸症状出现的时间一致时,即能明确心悸的原因,所以对阵发性心悸患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悸 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原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18心电图在诊断急性正后壁心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正后壁心梗患者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18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判断18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描述急性正后壁心梗的18心电图情况。结果:60例疑似急性正后壁心梗患者中,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22例急性正后壁心梗,38例其他类型心梗;经18心电图检查显示:21例急性正后壁心梗,误诊2例,漏诊3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36%(19/22)、94.74%(36/38)、91.67%(55/60)。急性正后壁心梗的18心电图表现:RV1轻度升高,V1-3ST段轻度下降,V7-9ST段轻度抬高、T波高尖、T波倒置,V7-9Q波≥0.04s,Q波深度≥0.1mV,同时伴有ST段、T波变化。结论:18心电图诊断急性正后壁心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 标签: 急性正后壁心梗 18导联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放射线片评估种植支持的冠及冠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差别。方法59例患者植入87颗种植体,其中BLB种植体冠修复17颗,冠24颗;ITI种植体冠24颗,冠12颗,行X片牙槽骨边缘高度测定。结果冠的修复方式周边骨吸收值低于冠修复的值,BLB、ITI两种种植系统的P值分别为0.01、0.037(p<0.05),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的修复方式较之于冠种植体周边骨质吸收少,远期效果优于冠的修复设计方式。

  • 标签: 单冠 联冠 边缘骨吸收 放射摄影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室梗塞常规12心电图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单纯急性下壁或下壁心肌(MI)与31例合并右室梗塞(RVI)的常规12心电图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12心电图有关标准对合并RVI的诊断价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以上标准综合诊断敏感性为准96.77%。结论常规12是诊断合并RVI的可靠方法之一。对孤立性即单纯RVI亦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右室梗塞 常规导联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右胸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右胸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V1、V3R、V4R、V5R的QRS形态中,其Qr或Qs型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其rS’或rS型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或RS型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1、V3R、V4RST段抬高≥0.1mV、≥0.05mV的几率、V3R、V4RST段抬高<0.05mV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右胸心电图检测,能够较好对其病情进行反映,从而为其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右胸导联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壁ST段改变与冠脉前降支(LAD)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壁ST段改变与LAD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伴下壁ST段下移组中85.7%LAD病变位于近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前)或者远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后)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仅16.7%LAD病变位于近端或者远端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AMI患者中,心电图下壁ST段下移是LAD病变部位预测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 前降支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血浆站使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差异,讨论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是否适用于采血浆站。方法 1)选取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2家采血浆站样本各 100例,分别采用深圳爱康 URANUSAE115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免疫法检测 HBsAg、 HCV抗体、 HIV-1/HIV-2抗体和梅毒四项,分析检测结果符合情况。 2)选取连续 10天的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质控结果稳定性比较。结果 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免疫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 100%,全自动酶分析仪法的质控结果更稳定。结论 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适用于采血浆站,可以用于献浆员的血液检验。

  • 标签: 全自动 酶联免疫分析 单采血浆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因不典型胸痛在我院就诊且ECG有持续全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18患者,均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史,剔除瓣膜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药物影响及脑血管病所致的继发性ST-T变化。随访中常规观察了ECG,超声心动图(UCG),心脏X线片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中肥厚型心肌病9例,占全组患者的50%,扩张型心肌病4例(22.2%),缩窄性心包炎1例(5.56%),糖尿病2例(11.11%),原因不明T波倒置者2例(11.11%)。在5~15年随访中,除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左心衰竭外,其余14例均能胜任日常工作,生活,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有全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不典型胸痛患者,不要只想到冠心病,应该全面考虑,心肌病所占比例较高,尤其肥厚型心肌病。

  • 标签: 全导联 持续 ST段下移 T波倒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室梗塞常规12心电图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单纯急性下壁或下壁心肌(MI)与31例合并右室梗塞(RVI)的常规12心电图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12心电图有关标准对合并RVI的诊断价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以上标准综合诊断敏感性为准96.77%。结论常规12是诊断合并RVI的可靠方法之一。对孤立性即单纯RVI亦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右室梗塞 常规导联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心电图异常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十二心电图T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在12小时内行十二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心电图的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T波的关系。结果入选8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病变在基底节、脑叶及丘脑的患者十二心电图明显异常于小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GCS评分3~8分患者十二心电图T波改变最为显著。结论急性脑出血部位、GCS评分与十二心电图异常变化存在明显相关,能适时反映脑组织受损程度,十二心电图变化在评价急性脑出血位置、病情轻重及指导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GCS评分 十二导联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优化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探究12同步动态心电图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9~2015.10期间我院120例心肌缺血患者,按挂号双数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12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观察组疾病检查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疾病检出情况好,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缺血持续时间较有症状缺血者情况好,P<0.05,但患者在ST段压低幅度上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12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清楚显示患者心率、ST段压低幅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应用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直立性高血压患儿的12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进行诊治的直立性高血压(OHT)患儿34例作为OHT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进行卧位、立位12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卧、立位心电图T波振幅差和ST段振幅差。结果OHT组患儿的Ⅱ、V5、V6T波振幅差分别为(0.07±0.11)mV、(0.13±0.12)mV、(0.14±0.11)m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2±0.07)mV、(0.05±0.06)mV、(0.03±0.04)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3.48、5.48,P=0.029、0.001、< 0.001),两组儿童其余T波振幅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儿童的12ST段振幅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Ⅱ、V5T波振幅差在预测儿童OHT上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6、0.6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71%、55.88%和70.59%、61.76%,诊断效能相对较低。V6T波振幅差的AUC为0.73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67.65%,诊断效能中等。结论V6卧、立位T波振幅差对于预测诊断儿童OHT具有一定诊断价值,12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儿童OHT的临床预测和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高血压 儿童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心电图描记法 卧位心电图 立位心电图 T波振幅 ST段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远隔对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者中死亡和存活病例,有无远隔对应的ST段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死亡组155例,存活组210例。在死亡组,远隔对应ST段压低发生率为42.58%,压低持续时间12~24h,压低/抬高比值>1.0;存活组ST段压低发生率为12.05%,ST段压低呈一过性,压低/抬高比值≤1.0;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伴有远隔对应ST段压低患者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不伴有ST段压低者,其中14例伴有胸前导ST段持续压低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又发生了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有远隔对应ST段者可能预后不良。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性 心电图 异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心电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研究组)和26例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常规12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心指数(CI)、肺血管阻力(P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ⅠS波、V1R波、V5S波、aVRR波振幅、V1R/S比值、Rv1+Sv5、ⅡP波振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Rs电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右偏,ⅡP波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价值较高(敏感性分别为89%、86%,特异性分别为8l%、92%)。另外,Rv1+Sv5>0.76mV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敏感性84%、特异性83%)。QRS电轴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较高,其中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心指数(C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1、-0.54。结论12心电图对肺动脉高压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利用于早期临床诊断,Ⅰ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Rv1+Sv5>0.76mV等右心室肥大征象时应考虑到肺动脉高压可能。

  • 标签: 心电图 肺动脉高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aVRST段抬高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将122例前壁AMI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aVR联有无ST段变化分为抬高组(A组)及ST段无抬高组(B组)。结果①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A组及B组分别为10例(19.2%)及2例(2.8%),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A组及B组分别为40例(76.9%)及10例(14.2%)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发生心脏事件的A组及B组分别为20例(37.1%)、8例(11.4%),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壁AMIaVRST段抬高对诊断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及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