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名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结果观察组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近年收治的6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观察患者不适症状,了解这一诊断操作的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中7例出现不同类型的不适感,均在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时,病灶离胸膜较远时会加大气胸发生率,距离胸膜较近时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CT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麦默通手术中不同肋间神经的阻滞范围及效果。方法行单侧麦默通(Mammotome,MMT)手术患者120例,按肿块分布区域分为T2-4组(A组),T3-5组(B组),T2-5组(C组)。给药后3min测试各点阻滞效果,记录不同时间点HR和MAP、术中VAS评分、术毕及术后4h麻醉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滞成功率达到90%。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与手术开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VAS评分低于1分、术毕即刻及术后4h麻醉满意度均较高。结论超声引导能准确地观察到目标部位药物的扩散,达到完善的阻滞效果,适用于单发、多发乳房肿块的MMT手术。

  • 标签: 麦默通 超声检查 肋间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盲目试探操作,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两组麻醉期间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经B超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有助于使麻药准确注入至最佳位置,提高麻醉质量,且可合理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保证临床麻醉安全性。

  • 标签: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不明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该方法诊断肺部肿块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选取我院98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获得活体组织标本,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恶性病变89例(阳性率90.82%);3例未能确诊;25例(25.51%)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较为严重并需要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微创和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

  • 标签: 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肺部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利罗合剂(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00例,年龄17~69岁,体重42~112kg,身高150~193cm,ASA分级Ⅰ级或Ⅱ级。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利罗合剂30ml,初始浓度为0.67%利多卡因联合0.25%罗哌卡因,浓度变化梯度为初始浓度的10%,阻滞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阻滞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Probit法计算超声引导下利罗合剂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超声引导下利罗合剂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312%利多卡因联合0.118%罗哌卡因;95%可信区间为0.281%~0.341%利多卡因联合0.106%~0.129%罗哌卡因。结论超声引导下利罗合剂臂丛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为0.312%利多卡因联合0.118%罗哌卡因。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利罗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行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采取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结果两组行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其中麻醉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临床,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B超 神经刺激仪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38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19例.A组采用CT引导经皮微创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用时、术后卧床时间、椎体骨性融合时间、血沉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微创方案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加快预后康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 标签: CT引导经皮微创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亚厘米结节术前CT引导Hook-wire定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例患者的32枚中的28枚肺亚厘米结节术前经CT引导Hook-wire定位。评价指标包括定位成功率,定位相关并发症等。结果20例患者共32枚结节病灶,Hook-wire钢丝定位结节28枚,Hook-wire钢丝无脱落,成功率100%,全组无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腔镜下肺亚厘米毛玻璃结节切除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能够有效简化胸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亚厘米结节,CT引导,Hook-wire定位,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做好患者宣教,术中安抚患者,精确定位、快速进针,术后及时处理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81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气胸12例,10例予吸氧等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并发咯血1例,针道出血19例,使用止血药治疗后好转。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是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有效方法,因其方法检出率高、安全、微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必要的围术期护理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CT 经皮肺活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单纯肾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共硬化治疗76个肾囊肿。并用B超或CT随访复查2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年复查统计,76个肾囊肿治愈27个,显效23个,有效19个,复发5个,总有效率达到93.4%。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CT引导 介入治疗 无水乙醇 肾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诊断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10月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60例,采用三维重建CT技术和磁共振短时间翻转恢复序列扫描实施术前诊断,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①螺旋CT检出率为91.6%,MRI检出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减压术后经磁共振STIR序列扫描显示,XX%的患者视神经损伤明显改善。结论三维重建CT可清晰显示并定位视神经管骨折,STIR序列扫描可准确判断损伤情况,评价减压情况,两种技术结合应用可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支持。

  • 标签: CT MRI 外伤性视神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相对于传统臂丛神经阻滞的优越性、安全性。方法选取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超引导组(A组,n=30),传统组(B组,n=30)。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记录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15min(T2)MAP、HR、SPO2数值。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麻醉效果有时不确切,术中麻醉辅助用药较多。结论B超引导神经阻滞比传统神经阻滞效果更令人满意,对机体影响更小。

  • 标签: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