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8
  • 简介:鲁迅说蒋介石,这与许广平说的蒋介石想会见鲁迅,据鲁迅研究专家(蒋)锡金在《鲁迅为什么不入日本疗养》一文中所说

  • 标签: 坚拒蒋介石 蒋介石拉拢 鲁迅坚拒
  • 简介:胡适在晚年回到台湾,任中研院院长之前,与蒋介石的关系一直都很默契。虽然谈不上“无话不谈”,却几乎什么话都可以谈了。但是他担任中研院院长后,也就是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两人的关系出现了变故。1959年12月,胡适参加中西哲学会议回到台湾后,告诉张群,“说他有意见想和蒋先生谈谈”,不料张群却很为难,经过十几天的考虑,最后请王云五转告胡适:有什么意见请先告诉他,“他会忠实地转达”“’。胡适心里当然明白,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以前他每次从美国回台湾,都会受到蒋介石的礼遇,在总统府单独召见。这次他回来20天了,主动求见,竟然遭到拒绝,显然是蒋介石对他有所不满。

  • 标签: 蒋介石 1959年 胡适 台湾地区 王云五 总统府
  • 简介:  蒋介石是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有许多拉拢部下、恩宠乡党、化解政敌的方法,如金钱收买、封官许愿、结交金兰、赠送照片、夫人外交、挑拨离间、资送留学等.但是他运用得最好的一手,以代价和所起作用的双项标准衡量,就是抓住别人的"生死问题"做文章.所谓"生",就是生日,蒋为其父辈或本人送贺幛、赠寿礼.……

  • 标签: 蒋介石诔 词说 诔词
  • 简介: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平(当时还未改名北京,以下称北京),看了一夜文件的毛泽东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上床休息,日夜操心的周恩来正在天安门仔细检查;此时,在广州的一个密室里,“蒋委员长”正在收听北京的广播,权衡最后的决策:炸还是不炸?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就要开始了。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来过几次电话,但蒋介石的回答仍然是“再等等”。

  • 标签: 毛泽东 蒋介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阅兵 1949年 工作人员
  • 简介:太虚法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佛教领袖,因毕生致力于佛教革命事业而名扬僧俗两界。太虚一生,因种种机缘,与民国政要,如孙中山、段祺瑞、章太炎等多有结交,而其与蒋介石之间的交往尤其耐人寻味。太虚与蒋介石的交往始于1927年。这一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不久,汪精卫在武汉通电要蒋下野,唐生智甚至调集重兵,准备赴宁讨伐。而蒋军在北伐前线又连连失利,大举溃退,时间,蒋介石竟成众矢之的,遭到各方谴责。在此情形下,蒋介石为避开矛盾焦点,以退为进,于8月宣布“下野”。蒋介石下野后,回到老家——浙江奉化,一方面静观时局变化,一方面寻找时机,以图东山再起。也正是在此期

  • 标签: 蒋介石 太虚法师 国民政府 佛教界 宋美龄 民国时期
  • 简介: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这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台北当天蓝天白云,气候宜人,民众利用假日外出扫墓踏青。当晚,台北原本晴好的天气突然骤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蒋介石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清明节夜晚,与生活了88年的人世间道别。

  • 标签: 蒋介石 中国传统节日 1975年 清明节 台北
  • 简介:蒋介石的一生中有不少追随者,他们为之出谋划策,出生入死。那么蒋介石究竟用什么办法让这些人为之效劳呢?在其尚未发迹的时候、在其上升发展之时,在其飞黄腾达之际,境况不同,蒋介石所使用的方法亦有变化。

  • 标签: 蒋介石 出谋划策 追随者
  • 简介:雅尔塔协定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签订的协定,全称为《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苏联对日作战,其条件包括:维持外蒙古(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苏联表示要和中国

  • 标签: 雅尔塔协定 对日作战 蒙古人民共和国 赫尔利 英三 旅顺口
  • 简介:马歇尔调停任务的首要目标是促使国共停火。他再次提议,有一个方法可以“承认”中共目前占领土地、控制地方政府的部队,那就是“让他们和政府军混合”,换言之,纳编入政府部队。

  • 标签: 蒋介石 妄想 地方政府 “承认” 马歇尔 部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并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之事业,我觉得西北不但是我们抗战的根据地,[10](P36)蒋介石认为西北是复兴民族的精神源泉

  • 标签: 战略观 蒋介石西北 西北战略
  • 简介: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发现蒋介石的名号实在太多,常见的就有“委员长”、“总裁”、“委座”、“校长”等等,可见这个老蒋在其“职场”里的傲人经历。

  • 标签: 蒋介石 兼职 辞职 电视剧 委员长 经历
  • 简介:1949年,对于蒋介石来说可谓流年不利。新年的钟声刚响,内外交困中的他便不得不违心地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蒋介石下野回到了家乡溪口,表面上像闲云野鹤,游山赏水,但他并非真的退而为山野之人,只不过是由前台转到了幕后。代总统李宗仁只是一具空壳,要不到钱,调不动兵,命令出不了南京城。

  • 标签: 蒋介石 殉国 自杀 1949年 代总统 李宗仁
  • 简介:蒋介石一度主张北伐并积极筹备。“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为了摆脱困境,巧妙地利用“湘局”形势而有序展开北伐准备。他以易换广州市公安局长为契机重新调整广州市政府人事;通过多种渠道增扩军费;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取代军事委员会,从而以总司令集权制替换军长分权制,最终从形式上取得最高军事指挥权。表面上看,蒋介石的各项准备似乎都得以施行,但其结果实际上取决于各方力量的权衡折冲与利益取舍。

  • 标签: 蒋介石 北伐战争 准备措施 策略差异
  • 简介:<正>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字介石,浙江奉化人。蒋介石在北伐告成后,藉口实现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提出了“实施训政”的口号,至1948年“行宪国大”的召开,“训政”达二十年之久。笔者不揣疏浅,仅就蒋介石的“训政”思想作一论述。1928年6月,蒋介石北伐讨奉胜利,中国南北实现形式上的“统一”。8月8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

  • 标签: 二十年 蒋介石 中国人民 孙中山 领袖 训政时期
  • 简介:金佛庄,中共早期党员,一名杰出的革命战士。惨死在军阀孙传芳的屠刀下。金佛庄之死,在当时国共两党内皆引起震动,人们在愤恨孙传芳残忍的同时,也在私下猜测,此事与蒋介石是否有关?是否是蒋介石“借刀杀人”。然而,这些猜测却缺少事实的依据。一金佛庄,字辉卿,1897年生于浙江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一个杏林世家。其父望子成龙,金佛庄6岁即被送人私塾读书,十年寒窗,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1915年金佛庄以优异成绩考入东阳县立中学,与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严济慈同窗。1918年,金佛庄从东阳县中毕业,愤于中国贫弱不振,“眼见国家将亡,不应徒作书生,默默以终也”。决心投笔从戎,报效祖国,遂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

  • 标签: 蒋介石 金佛 孙传芳 总司令部 周恩来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