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蒋介石与日本的关系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崇日、惧日、抗日,媚日四个阶段.政治地位的改变是导致其变化的客观原因;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阶级观念等价值观是导致其变化的主观原因,逆历史潮流而动则导致了他“日本情结”的悲剧结局。

  • 标签: 日本情结 民族主义 统治地位 历史根源
  • 简介:1928年7月2日,有位中国人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有关报道的题目叫做《特立独行的"基督将军"冯玉祥》。《时代》周刊的开场白是这样写的:"他站

  • 标签: 冯玉祥 蒋介石 父亲 国民党 口述历史 记者
  • 简介:西山会议派的“联蒋倒汪”策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就活跃起来,竟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官相勾结,于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1月23日,以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为首的国民党老右派,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了非法的一届四中全会(即西山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宣布广州的国民党中央为非法,后又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中央党部,公开制造分裂,这就是西山会议派。在西山会议上,他们着重分析了广州的政治形势,研究了对待国民党领导人的态度,确定了一个“联蒋倒汪”的策略。要拉拢和利用蒋介石,集中力量打击汪精卫。12月4日,通过了“开除汪精卫党籍六

  • 标签: 蒋介石 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左派 汪精卫 共产党人 孙中山
  • 简介:蒋介石一生效法曾国藩为人处世,在用人上也套用此法。他通过细微小事、语言交流。观察对方,看其是否可用,然后决定取舍。凡是被他所相中的人就可以提拔重用,反之,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会被搁置起来,甚至被怀疑、提防。

  • 标签: 蒋介石 识人 为人处世 语言交流 曾国藩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1
  • 简介:1984.  [6] 蒋介石.开发西北与建设宁夏[J].开发西北,并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之事业,[10](P36)蒋介石认为西北是复兴民族的精神源泉

  • 标签: 战略观 蒋介石西北 西北战略
  • 简介:1933年11月,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举起联共抗日反蒋大旗,发动了福建事变,并在福州迅速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但是,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才两个多月便被迫宣布解散,"福建事变"遭到失败。"福建事

  • 标签: 蒋介石 福建事变 蔡廷锴 十九路军 福州 南京政府
  • 简介: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 标签: 蒋介石 李宗仁 副总统 行动 共产党 次任务
  • 简介:新疆有外蒙第二的危险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同内地交通不便.辛亥革命后,新疆虽已"归附民国",但由于国家政局动荡,中央政府对新疆一直鞭长莫及,新疆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1933年新疆"四·一二"政变后,盛世才上台任新疆边防督办,原教育厅厅长刘文龙任省主席.南京中央政府曾试图趁机改变新疆长期以来的半独立状态,特别是要限制盛世才的权力,废除督办制,改为军事委员会制.当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说:政府对于刘文龙、盛世才,不一定说不要他,也不一定说要他,要看他对于外交统一于中央、军事统一于中央等几件事肯不肯做,能不能做.如果刘文龙、盛世才能够举行,我们便将权力交给他们,否则,就交给别一个.但南京中央政府的这一计划因盛世才的抵制,未能实现.盛世才利用苏联的军事支持击败了新疆境内的敌对军事力量,统一了新疆,公开宣布实行亲苏政策,并请苏联派一个加强团驻守新疆东部门户哈密.盛世才后又兼任新疆省主席,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比其前任更加远离中央,更具独立性.但名义上新疆仍是中国的一个行政省区,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派有常驻代表.

  • 标签: 收服盛世才 盛世才始末 蒋介石收服
  • 简介:黄埔军校开办伊始,真可谓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经费、校舍、枪支、服装……,都一无所有。蒋介石作为军校校长,面对各类繁杂的事务,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他首先想到的是聘请熟人,他请上海、奉化、溪口等地老同学、朋友物色人员来粤。首先声明,这是参加革命,报酬不高,有志者,且有一技之长者,都欢迎来。

  • 标签: 蒋介石 化人 家乡 黄埔军校 自然需要 奉化
  • 简介:《近代中国与文物》2006年第二期曾景忠文中介绍了在美国胡佛研究所展出的三则蒋介石日记。日记的日期分别是1931年9月21日、9月22日和1936年12月27日。

  • 标签: 蒋介石 日记 胡佛研究所 近代中国
  • 简介: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是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将军。早在1911年11月,他就曾到上海度假,那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九年后,他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年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因此,他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前来中国,作为罗斯福总统的驻华军事代表,开始履行其职业军人的历史使命。不过,在中国的日子里,他与蒋介石之间充满了矛盾与龃龉。

  • 标签: 蒋介石 史迪威 罗斯福总统 马歇尔 中国共产党 中国军队
  • 简介:蒋介石戎马一生,早年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人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反抗清朝,两度北伐,中原大战,围剿红军,抗击日军侵略等,他长期主政大陆和台湾,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

  • 标签: 蒋介石 用人之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同盟会 军事委员会 国民政府
  • 简介: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

  • 标签: 蒋介石 陈赓 恩怨 黄埔军校 军事将领 师生关系
  • 简介:何贤是有眼光、有见识的澳门著名人士。台湾当局对何贤恨之入骨,曾经多次部署谋杀何贤第一次是50年代初,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为了警告何贤不得亲近共产党,派了个姓颜的胖子坐镇香港,准备对何贤下毒手,他们趁何贤到九龙的龙琼酒楼参加香港友人儿子的婚礼

  • 标签: 杀何贤 蒋介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