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正>从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到翌年一月初锦州陷敌为止,在短短三个半月时间内,东北三省便基本沦于日军之手,而在整个东北的沦陷过程中,日本关东军与中国东北地方守军兵力之比,据日本方面的权威资料,日军大约为一万零四百人,中国守军则达三十三万之巨(其中部分驻于关内),中国守军在数量上具有二十倍以上的巨大优势。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相当于日本本土三倍的东北地区之迅速沦陷,国民党有关当局

  • 标签: 张学良 蒋介石 南京政府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主义 北平
  • 简介:一1949年年末,在大陆战败的蒋介石及其残余势力败逃台湾。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惨败甚为恼火。因为,他们出钱出武器帮助蒋政权打内战,结果是号称几百万精锐的"国军"在三年之内就一败涂地。杜鲁门政府原本就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通过这场国共内战,对蒋介石则彻底失望,认为他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决定予以抛弃,并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内各派反映较好的代"总统"李宗仁身上。

  • 标签: 李宗仁 杜鲁门政府 国共内战 顾维钧 国民党政权 残余势力
  • 简介:这张孔祥熙与宋美龄、蒋介石的合影上,三人均面带笑意,但笑得最灿烂的,当属孔祥熙。

  • 标签: 孔祥熙 蒋介石 宋美龄
  • 简介:吴国桢(1903-1984),字峙之,湖北省建始县人。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7年,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由此正式步入政坛。

  • 标签: 吴国桢 蒋介石 天津南开中学 普林斯顿大学 1921年 1927年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等于说二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只不过,他们之间的接触是以特殊方式进行的。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蒋介石 毛泽东
  • 简介:蒋介石的笔底功夫远逊于毛泽东,但他有他的办法,那就是请人"捉刀"。为他"捉刀"的主要是陈布雷与秦孝仪,此二人分别承担了蒋介石在大陆和台湾时期的"第一文胆"之重责,两人都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誉。蒋介石在大陆时期的"第一

  • 标签: 倚重文胆 蒋介石倚重
  • 简介:蒋介石想借助开罗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

  • 标签: 蒋介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琉球 开罗会议 不平等条约 无条件投降
  • 简介:蒋介石与基督教的关系是尽人皆知的,但互相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学术界所忽略。本文在梳理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从1944年春到抗战胜利,蒋介石每天坚持修订、润色吴经熊的圣经译本,竞达三遍之多,成为在抗日战争最后的艰苦岁月里,对蒋介石精神的支持和心灵的安慰。这些都加深了蒋介石的宗教和人格的修养,也使吴经熊译本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由“国家领袖”修订而成的圣经译本。

  • 标签: 蒋介石 吴经熊圣经译本 圣经修订
  • 简介:蒋介石的左右手,CC派首领陈立夫,大革命时期鼓动蒋介石"反共清党",一手制造了"九江事件"和"安庆事件",这是陈立夫投入国民党阵营、追随蒋介石期间,最早制造的流血事件。在"四一二"政变中,陈立夫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对革命者和爱国者欠下了血债。

  • 标签: 陈立夫 蒋介石集团 陈果夫 吴稚晖 李宗仁 杜月笙
  • 简介:2013年9月,台湾当局的国民党"立法院长"王金平因帮该院"立委"、民进党党鞭柯建铭"关说"("关说",指代人陈说,引申为用言辞打通关节,与大陆的"说情"意思相近)一件司法案,受到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严厉斥责,被国民党考纪会撤销党籍。王金平为保"院长"高位,情急之下决定走诉讼之路。2015年春,拉锯多时的王金平党籍案官司因国民党党主席换人撤诉而落幕,但此案对国民党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伤害,恐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 标签: 王金平 蒋介石集团 谷凤翔 陈诚 黄向坚 自由中国
  • 简介:在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形成之前,蒋介石曾建立一个早期的特务组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查组(以下简称密查组)。那时的戴笠仅是密查组的一个最低级的小特务。“密查组”的建立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是在1931年以后形成的,而“密查组”早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到南京就建立了。那时国民党内的派系组织如雨后莠草,蔓生各地,如江西的“AB团”、江浙的“实践社”、黄河流域各地的“民主大同盟”,国民党军内更是山

  • 标签: 蒋介石 特务组织 国民党 四一二政变 国民革命军 黄河流域
  • 简介:蒋介石的后人中,目前除了蒋孝严和蒋方智怡外,已再无人从政。尤其这个政治家庭的第四代,无一人涉足政治,而选择从商、从艺和投身教育。

  • 标签: 蒋介石 老板 弯腰 第四代 政治
  • 简介:抗战时期,蒋介石的内忧有多种,而担心国家的高级干部、军中的高级将领投敌叛国,则是内忧之一。国家的高级干部、军中的高级将领当汉奸,对内,影响抗日士气;对外,损害国家形象。抗击日本侵略者,需要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而国家、军队的高级干部变节,则会造成军民抗战意志的动摇。

  • 标签: 抗战时期 蒋介石 国家形象 高级干部 高级将领 日本侵略者
  • 简介:国民党五全大会召开之前,是汪主政、蒋主军的合作政局。随着日本入侵的加深,舆论界对政府集权以应对危局表示了一定的支持。1935年底召开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行政院长汪精卫遇刺,为蒋的个人集权提供了机会。在随后召开的五全大会及五届一中全会,蒋介石通过政治妥协,进行制度调整,完成人事重组,个人集权政治初步形成。这种政治模式是以集权于蒋个人而非集权于行政院或国民党中央党部。基于妥协的个人集权政治一直遭遇到党内外其他政治派别的“反权力”,难以保持稳定性。

  • 标签: 蒋介石 汪精卫 五全大会 集权政治
  • 简介: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后,国民党军队连连败北,南京当局预感到失败为时不远,如何选择一个既能避免被中共彻底消灭、又能维持残余统治的合适的逃亡地,已成为最迫切的问题。蒋介石的大部分幕僚凭经验主义,以抗战为例,主张撤往大西北和大西南,利用西高东低的地理优势,取居高临下防守之势,负隅顽抗。这样虽说防备中国人民

  • 标签: 台湾新 新基地 蒋介石选择
  • 简介:<正>第四部分节俭自持蒋经国起居极端平民化一、迷途七星山在老先生去世以后,由于一些机缘巧合,我又被奉派到蒋经国的身边为他服务,就这样,我继续作为蒋家的家臣内侍。

  • 标签: 蒋经国 蒋介石 官邸 回忆录 阿宝 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