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围绕香港受降问题,中英两国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冲突。最终的结果还是强权战胜了公理,国人眼睁睁地看着英国军队从日本人手中重新接管了香港。

  • 标签: 香港 蒋介石 屈辱 日记 抗日战争胜利 英国军队
  • 简介:2015年1月29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继在《团结报》发表考据文章《蒋介石与陶成章案关系考》,罗列了他所掌握的文字资料,得出结论说:蒋介石只是陶成章案的策划与组织者,而直接的杀人凶手则是蒋介石物色的王竹卿与“莫姥姥”。

  • 标签: 蒋介石 陶成章 叙述 真假 枪杀 《团结报》
  • 简介:他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襄阳之战后,他还活着,却被《大公报》"详细"报道成"襄阳之战中康泽殉难"。在蒋介石心里,他已"壮烈成仁"。真相是什么?康泽到底又是什么人呢?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 襄阳 共产党 样板 人民解放军
  • 简介:蒋介石掌握中央政权后,他的“钱袋”一直是其姻亲掌管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财经要职,非宋即孔,别人无法问津。周佛海曾抱怨蒋介石未以“国士”待他,就是因为周被谋财政金融要职而不可得之故。然而,1945年后,俞鸿钩却数度出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有时单挑,有时兼任。1946年,宋子文任行政院长。宋以财经里手自居,打算自兼财政部长,任命老部下贝淞荪为中央银行总裁,以便财政金融一把抓。可是蒋介石坚持不许宋兼掌财政,决定让俞鸿钧留任,以对宋进行牵制。1948年底,孙科内阁上台,徐堪任财政部长,时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孙科因俞不买他的账,决定免去俞的中央银行总裁职务,由徐堪兼任。徐收集了中央银行的库

  • 标签: 蒋介石 中央银行 币制改革 金圆券 财政部长 国民党
  • 简介:1927年8月12日,因宁汉合流、北伐失利等事,蒋介石不得不下野,辞去北伐总司令一职。返乡后,蒋介石仍未停歇,不断接见党内人士,并赴日游历,拜访日本朝野要人,尤其与日本总理大臣田中义一的会谈,最为重要。透过《蒋介石日记》《事略稿本》《外务省记录》等资料的比对,可纠正过去对1927年蒋介石游历日本的误解,并理解蒋介石坚持北伐、回避满蒙问题的做法,实出于中日力量悬殊的现实。

  • 标签: 蒋介石 田中义一 《蒋介石日记》 中日关系
  • 简介:蒋介石败逃台湾后,面对当时“台独”分子的猖獗活动,毫不手软,坚决镇压。日本投降后,岛内出现多种“台独”势力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宝岛台湾,日本当局及驻台的军政人员对此极不甘心。为了继续操控台湾,在原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策划下,日本人组织成立了一个“台湾自治委员会”,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台培养的一些汉奸和暴发户网罗进该组织,并策动他们谋求“台湾独立”。

  • 标签: “台独”分子 蒋介石 台湾独立 严惩 日本投降 “台独”势力
  • 简介: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后,反思失败原因,除未能贯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外,另一原因是认为本人没有管党,以致“党内团结不固,派系分歧,权利在所必争,义务各不肯尽”。

  • 标签: 蒋介石 陈立夫 民生主义 党内团结 孙中山 原因
  • 简介:<正>蒋家王朝的故事似乎总也说不完。最近,又从台湾传出了一件人们闻所未闻的事:蒋介石根本就没有生育能力,蒋经国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此事是由台湾《商业周刊》率先报道的,说蒋纬国生前曾向几位较为亲近的友人和传记作者,透露了自己的身世以及蒋家两代人之间的血缘问题,并留下了八卷口述录音带,要在他百年之后才能披露。

  • 标签: 蒋介石 蒋经国 生育能力 《商业周刊》 蒋氏家族 传记作者
  • 简介: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功勋卓著。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被蒋介石骂作“昏昧无知”、“顽固执迷”、“褊狭冷酷,诚小人之尤者也”。甚至,为泄愤,蒋介石刻意将马歇尔写为“马下儿”。蒋介石为什么如此痛恨和贬低马歇尔呢?

  • 标签: 马歇尔 蒋介石 五星级 国务卿 参谋长
  • 简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渗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为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刊特邀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团队撰写“走向抗战‘月读’《蒋介石日记》(1937)”的系列文章、透过此一特殊视角,看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的感召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巨大的压力下,是如何走上抗战之路;看国共两党是如何相向而行,中国人是如何从内战的厮杀,走向共同抵御外侮的全民族抗战的。

  • 标签: 抗战胜利 蒋介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先后娶过三房妻子:元配徐氏,生蒋介卿、蒋瑞春(女),1882年病逝;续娶肖王庙的孙氏,不久因染时疫病亡,无子女;再娶葛竹的王采玉,生蒋介石、蒋瑞莲(女)、蒋瑞菊(女、早夭)、蒋瑞青(早夭)。蒋介石对嫡亲舅父王贤钜、王贤裕在感情上并不亲密,只在经济上给予接济。

  • 标签: 蒋介石 时疫病 国际货币基金会 肇和舰起义 王采 陈其美
  • 简介: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贵州、云南、四川之后,又组织指挥了“西昌战役”,实行南北夹击,聚歼了蒋介石在西昌设的“大本营”及其残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固守西昌三个月,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迷梦,拔除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于1950年3月27日解放西昌地区的各族人民。

  • 标签: 蒋介石 1949年 “西昌战役” 胡宗南 解放战争
  • 简介:陈独秀以其号角性的文章,集聚起一批知识界的精英分子,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共早期领袖,然究其实质乃一介书生;蒋介石早年混迹于上海十里洋场,后由黄埔军校起家,以北伐胜利居功,进而掌握党政军大权,其实质乃一代人杰。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竟被时势的惊涛骇浪推至历史前台,作为代表各自政党利益的领导者,在云谲波诡的大革命舞台上展开了一场生死博弈。

  • 标签: 政治博弈 蒋介石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 政党利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52年1月,蒋介石题写"毋忘在莒"四个大字,刻在金门太武山的悬崖上,让岛上的官兵天天都能看到,刻在心里.他还到处鼓吹演讲,甚至开展大规模的运动,用来激励一些人时刻不忘"反共复国",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 标签: 蒋介石金门 金门岛
  • 简介:在“中国现代史”上,以退为进是蒋介石常用的统治术,亦曾收奇效,然而,权术再高明也掩盖不了反动的本质,他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势力违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结果只能被人民的力量所推翻,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从蒋介石的三次“下野”可见,“顺民者倡,逆民者亡”。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 国民政府 特务组织 中国现代史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 简介:1948年11月底,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巨变.军事和经济的崩溃,导致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在内忧外患难以排解的恶劣形势下,蒋介石准备下野了。

  • 标签: 蒋介石 1949年 1948年 内忧外患
  • 简介: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在三八线上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同日上午6时,朝鲜人民军大举反击,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掩护下,对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上午9时,守备瓮津、开城的南朝

  • 标签: 武装冲突 朝鲜人 出兵 人民 三八线 施行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活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可以说诱降与勾结,贯穿于抗战的全过程。特别是一九三九年春到一九四○年冬的一段时间里,日、蒋之间的接触和会谈极为频繁,但是,尽管日寇对诱降工作紧抓不放,有时软硬兼施,有时恩威并重,而蒋介石集团却“谈而不决”、“投而不降”,最终没有就范,致使日寇的诱降活动未能如愿以偿。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 标签: 蒋介石集团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陶德曼 恩威并重 汪伪政权
  • 简介:突遇激战被困上海1937年8月的一天,蒋总司令命令我到广州把他的“飞行宫殿”开回来。那是他的私人飞机,在中国就像独行侠的马和银牌在美国一样名扬天下。从外表看,它只不过是一架银白色的、有着两个发动机的单翼机,可是里面却别有洞天:红色的长毛绒内衬,两个等长的休息舱,一张装饰华丽的办公桌,一台小收音机,几把带套垫的椅子和一个食品储藏箱。

  • 标签: 飞行员 蒋介石 1937年 私人飞机 发动机 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