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曾扩情是黄埔第一期学生,与共产党人林彪、陈赓、徐向前、蒋先云和许继慎是同学。当时被称为"黄埔三杰"的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和他源渊深厚。在蒋介石当会长的黄埔同学会中,蒋先云和曾扩情都是筹备委员,在蒋先云的提议下,曾扩情担任了黄埔同学会的秘书。在蒋介石组建复兴社时,贺衷寒和曾扩情都是筹备

  • 标签: 蒋介石 周恩来 黄埔同学会 政治部主任 共产党人 共产党员
  • 简介:沿海岛屿弃守之议金门、马祖等台湾当局控制下的沿海岛屿,长期以来就是美台关系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蒋介石与美国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前者想要重新统治大陆,后者认为这个目标很不现实;前者认为重返大陆的最好机会将随着美国与中共开战而降临,为此不惜挑起战端,把美国卷进去.后者则希望尽量不再卷入中国内战,为此不惜让台湾当局放弃最容易惹是生非的沿海岛屿,熄灭引起战端的导火线,使台海格局固定化.双方对彼此间矛盾了然在胸,只是嘴上不说,暗中较劲.

  • 标签: 中的风雨 关系内幕 宁静中的
  • 简介:<正>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自“华北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导致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和策略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转化。即由“九·一八”事变后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方针,到“华北事变”之后对日态度转向强硬,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与中共第二次合作而转

  • 标签: 华北事变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策略方针 日本侵略 财政收入
  • 简介:父亲在电文上信手写批语是他长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多为有感而发,并非正式复电电文。冯玉祥也有如此习惯,有时看到不合意的文电,批语更是出奇,如:"放屁""放狗屁""脱裤子放屁"等,不一而足济南危急时,父亲令山东省府由宁阳迁往曹县,将弹药、给养等军需物资和军医院、修械所、伤病员及官佐眷属用火车运送到河南漯河、舞阳、南阳等地。火车过徐州时,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来电阻止,责问:"豫西非第三集团军的

  • 标签: 韩复榘 李宗仁 孙连仲 集团军总司令 孙桐萱 联络参谋
  • 简介:<正>有些党史论著说蒋介石是“两次东征的总指挥”,或称:第一次东征,“东征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我认为这些提法是不够确切的,也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因为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蒋介石是以黄埔军校校长名义率领黄埔军校校军3000余人参加右路军东征,而不是担任东征军总指挥或总司令。当时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也是校军政治部主任,随军东征。这次东征,是苏联总顾问加伦将军经过一个半月的说服工作,才使广东革命政府于1925年1月底作出出师讨伐叛逆陈炯明的决定的。2月1日讨伐开始,以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为右翼指挥,率领粤军及黄埔校军进攻淡水、海丰、陆丰及潮汕;以滇军总司令杨希闵为左翼指挥,率领滇军进攻河源、五华、兴宁一线;以桂军总司令刘震寰为中路指挥,率领桂军围攻惠州城及策应两翼。右翼军节节胜利,连克淡水、平山。但左翼杨希闵和中路刘震寰却同敌林虎有密约,始终按兵不动。因而右翼军取得著名的棉湖会战和河婆战斗胜利后,以校军及粤军一部向陈炯明的根据地、林虎的巢穴五华、兴宁进攻;另以粤军一部由潮汕沿韩江北

  • 标签: 蒋介石 黄埔军校 总司令 东征 广东革命政府 陈炯明
  • 简介: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台湾及整个亚洲的利益,适应冷战的需要,阴谋策划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炮制出一个又一个分离台湾的阴谋:鼓吹台湾自治、策划联合国托管、制造两个中国等.蒋介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与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抗争,他反对"联合国托管"台湾,反对"划峡而治",对"台独"势力无情打击,这些举措都值得加以肯定.

  • 标签: 台湾问题 蒋介石 美国 矛盾抗争
  • 简介: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为纪念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壮举,我们特从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中,精选了一组在围追堵截进入云南的长征红军时蒋介石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之间来往的密电予以公布。红军长征中两次经过云南。1935年4月,毛泽东、朱德同志为首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自贵州入云南,活动24天,历经18个县区,攻占了9座县城。在禄劝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后称红二方面军)在贺龙、肖克、任弼时同志的措挥下先后进入云南,在云南活动了二个多月,经过27个县区,攻占了13座县城,于4月底从丽江石鼓渡过金沙江,在中旬一带休整后,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我们选登的这组密电,反映了红军长征进入云南前后,蒋介石、龙云指挥各路追军围堵部署及与红军作战的情况等,虽是反面材料,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将士长征中转战云南大地的壮丽场面。为了向读者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原文,我们对电文中颠倒是非,诬蔑诽谤红军之词及军情、战果中的夸大之词,均未作任何改动,敬请读者注意。

  • 标签: 蒋介石 红军长征 龙云 委员长 云南 部队
  • 简介:蒋介石同地方实力派在抗日这面旗帜下基本上维持合作的局面。但集权与分权、控制与反控制、中央化与非中央化的斗争亦贯穿于抗战的始终,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标签: 抗战时期 蒋介石 地方实力派 合作与争斗
  • 简介:<正>共产国际在武汉时期对蒋介石的策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不仅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策略上和政策上的指导,而且也制定并实施了对蒋介石的策略。而这一切不能不对大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入地全面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 标签: 蒋介石 共产国际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 国民政府 鲍罗廷 国民党右派
  • 简介:1943年5月12日,为接受加拿大新任驻华大使呈递国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从重庆歌乐山双和桥官邸乘车入城,前往国民政府办公处。不料,专车在行驶途中与美军卡车相撞,遂使林森突患脑溢血,卧床不起。8月1日,林森在双和桥官邸去世。林森的去世为蒋介石重任国民政府主席之职提供了机会,也引起了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体制的一些变化。但是,蒋介石为什么会接替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太清楚的。本文对此略作探析,以期深化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治体制演变的认识。

  • 标签: 抗战时期 蒋介石 国民政府主席 中国 政治体制 选举
  • 简介: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既是政府显要与社会名流荟萃之地,也是难民和乞丐流落之所,人口众多,万事纷繁,且因其首都的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为改善重庆的市政设施及其运行状况,蒋介石曾通过种种途径,或直接、或间接、或公开、或私下地多次下令改善重庆的市政设施和状况。这些命令,大至仇货之肃清、轰炸之防范、市民之疏散,小到垃圾的处理、厕所的位置、墙壁的粉刷……,事无轻重巨细,包揽无遗。

  • 标签: 1939~1944年 蒋介石 重庆 106道手令 生平事迹
  • 简介: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由于有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直接晤谈,此次谈判也成为国共两党关系史上唯一一次最高级别的谈判。

  • 标签: 重庆谈判 蒋介石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 《双十协定》 国共两党
  • 简介:他稍作化装,带领几个"随员",找到伪县长。伪县长碰上突然登门的"委员长",惊吓得魂飞胆碎,连忙跪在地上,恳求开恩赎罪。与蒋介石相识何云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比蒋介石大7岁),祖籍浙江省严州府建德县梅城镇双桂坊。何父盼望儿子以后能连连发达,就为其取名为连发。8岁时,连发进了当地一家私塾,先生为他取了个官名叫何云,字玉龙。何云读了3年私塾后,便辍学在家以种菜为生。

  • 标签: 宋美龄 光绪六年 严州府 梅城镇 桂坊 陈立夫
  • 简介:此文译自俄罗斯《近现代史》1995年第4期。该文献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发现并整理的。文献首次报露了1937—1939年蒋介石同斯大林、伏罗希洛夫之间的五封信函,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对于研究中苏关系史、抗日战争史、中华民国史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齐赫文斯基文中所列苏联对华援助的数据,亦对上述研究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蒋介石 斯大林 苏联对外政策 莫斯科 洛夫 贷款协定
  • 简介:蒋介石日记可看出蒋介石常存忧党之念,他所关注的国民党弊端包括组织分裂、党员腐化和人才缺乏等,在忧党方面蒋介石所言与所思基本一致。由于蒋介石以构筑个人权势为目标,所以他对国民党弊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可以说,蒋介石忧党的背后,其实在忧己。

  • 标签: 蒋介石日记 国民党弊端 个人集权
  • 简介:1944年1月10日,陪都重庆突然格外热闹起来,从两路口到复兴关,沿途张灯结彩,扎了许多牌楼,马路上车辆拥挤,人群熙熙攘攘,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所在地复兴关,更是岗哨林立,彩旗飘扬,笼罩在一片节日喜庆的气氛之中。然而,这一天,既非节,又非年,这样隆重热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标签: 抗战后期 蒋介石 闹剧 九鼎 陪都重庆 党中央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张学良与蒋介石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和主张,其对日策略中既有相同之点,又有相左之处,更有尖锐对立的一面。随着日本侵略益深,他们的应对策略分歧愈大,并最终走上相背的道路。探究张学良与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对日策略的异同,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 标签: 张学良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对日策略比较
  • 简介:2010年4月10日至12日,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43名蒋介石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参加了由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地区首次举办的以蒋介石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代中国 蒋介石 2010年 中国大陆 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