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依旧极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其发病逐渐年轻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断成为常用的方法,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心血管超声检查是心血管疾病中有效的诊断方式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常用诊断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灵敏度高。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心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主干狭窄程度患者的主动脉内径、左心房左右径及右心房左右径,比较三尖瓣反流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反流速度、肺动脉收缩压(PASP),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反流速度和PASP对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血管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度为96.5%,特异性为80.0%,Kappa=0.644(P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急诊情况下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CT检查的诊断效能。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收集了一定时间内在急诊科就诊并最终确诊为消化道穿孔的病例。结果显示,在急诊诊断中,CT检查对于消化道穿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诊断出该疾病,为临床救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结果,发现CT检查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此外,我们还对CT检查在急诊情况下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CT检查 急诊诊断 效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过程中按照磁共振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卵巢囊肿患者66例为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结合病理学检查本组患者中36例为恶性病变,30例为良性病变,在磁共振诊断中,32例为恶性病变,34为良性病变,准确率为93.94%(62/66),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无差异,P>0.05。对比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实表观扩散系统以及实指数表观弥散成像,存在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磁共振 卵巢囊肿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作业就像一把尺子,可以量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检测出教学的短板。好的作业应以生为本,拓展思维,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既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得到情感的体验、技能的培养、方法的掌握。作业批改则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诊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重心,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所以作业设计、诊断、讲评作为提高作业效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关键还是要在作业的设计、诊断、讲评等环节上进行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效能的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 标签: 作业设计 作业诊断 作业评价 作业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液生化指标与弹性成像检查对高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胆道闭锁患儿193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组成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训练集病例的血液生化结果、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及肝脏硬度测值,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再以二元Logistic回归权重优势比建立胆道闭锁诊断模型,并在训练集与验证集内对其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联合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与肝脏硬度测值构建的模型,其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5.7%,训练集与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955,经Hosmer-Lemeshow检验(P=0.292,P=0.951)及校准曲线证实该模型具有满意的校准度。训练集内采用Delong et al.检验提示该模型的效能优于单一建模指标(P<0.001,P=0.016,P<0.001),验证集内决策曲线分析提示在不同阈概率下,采用该模型较弹性成像检查可获得更高的患儿净获益率。结论联合ALT、GGT与肝脏硬度测值构建诊断模型可提高弹性成像对胆道闭锁的鉴别效能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道闭锁 儿童 弹性成像
  • 作者: 孟庆超 高扬 赵娜 宋雷 胡红杰 蒋涛 陈文强 张峰 李琳 徐立 李笃民 范丽娟 慕朝伟 崔锦刚 安云强 徐波 吕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1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2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济南 25001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45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杭州 31001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 10002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济南25001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457,中国医学科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对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基于CT-FFR CHINA临床试验,多中心前瞻性纳入疑诊冠心病患者,并行CCTA、CT-FFR检查和经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对C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以导管FFR为参考标准,使用χ2检验和DeLong检验比较不同主观图像质量分组(无伪影组、有伪影组)、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400、401~500、>500 HU)、主动脉根部信噪比(SNR)(≤16.9、>16.9)、体质指数(BMI)(<25、≥25 kg/m2)和心率组(<75、≥75次/min)间CT-FFR诊断心肌缺血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FFR与CT-FFR≤0.8认为心肌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7例患者,共366支血管。CCTA图像所有靶血管均成功进行CT-FFR分析,无伪影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分别为90.45%、86.75%、93.10%、90.00%、90.76%、0.928,有伪影组为83.23%、87.21%、79.01%、81.52%、85.33%、0.869,准确度和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3、8.55,P值分别为0.040、0.003)。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主动脉根部SNR以及不同BMI及心率组间CT-FFR诊断心肌缺血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CTA图像伪影对CT-FFR诊断心肌缺血有影响,客观评价指标血管强化程度、SNR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如BMI、心率对CT-FFR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影响。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学在新诊疗服务模式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正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不断优化。以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医学影像学重构为理念,本文提出了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这一系统性解决新范式,对该体系产生的背景、关键技术、内在逻辑进行了说明,对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诊断显像 医学影像学 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 临床效能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食管鳞癌MRI联合序列与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multi 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的T分期诊断效能,为临床精准T分期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90例福建省立医院活检证实为食管鳞癌的住院患者,皆有完整MRI联合序列(高分辨率T2-TSE-BLADE序列+高分辨率T1-STAR-VIBE-FS延迟增强序列)、MDCT增强检查数据。由两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在双盲下分别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名阅片者T分期一致性。参照术后病理金标准分别计算上述两种T分期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分别对照病理标准进行一致性Kappa分析。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T1期22例(24.44%)、T2期22例(24.44%)、T3期34例(37.78%)、T4a期12例(13.33%)。两名阅片者两种T分期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97、0.86。结果显示:(1) MRI联合序列对T1~T3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MDCT;(2)两种分期方法对T4a期的敏感度较低,特异度高,约登指数较低;(3) 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与病理标准一致性分析Kappa值从高到低分别为MRI联合序列(0.91)、T1-STAR-VIBE-FS (0.81)、T2-TSE-BLADE (0.78)、MDCT (0.71)。结论MRI联合序列对食管鳞癌T分期效能优于MDCT。

  • 标签: 食管鳞癌 磁共振成像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T分期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2018年苏州市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样本(603例),进行基因芯片检测、传统培养、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以传统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对同时具有两种耐药检测结果的333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药敏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AUC分别为92.31%、95.58%、73.47%、98.94%、0.791和0.939;检测异烟肼耐药时分别为76.67%、96.04%、65.71%、97.65%、0.676、0.864;检测耐多药时分别为82.61%、98.39%、79.16%、98.70%、0.794和0.9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基因芯片 临床诊断 异烟肼 利福平 耐药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31例纳入研究。昕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常规超声和CEUS,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肾脏各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评估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肾恶性占位CEUS增强模式以“快进快退”为主,肾良性占位以“慢进慢退”为主,肾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CEUS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集相关参数,肾恶性占位的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肾良性占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1.1%、91.7%、71.1%、91.7%和87.1%。结论CEUS可以无创评价肾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能。

  • 标签: 超声造影 肾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64例,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病变的患者人数为50例,恶性病变的患者为14例,分析上述两种方式在良恶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显示,采用上述不同方式对选取的患者诊断后,宫腔镜诊断恶性病变的效能高于经阴道彩超诊断,但经阴道彩超诊断可提供定量的参数。所有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经阴道彩超的方式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护可以获取定量的参数,但采用宫腔镜的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经阴道彩超 宫腔镜 子宫内膜病变 效能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和CT动态增强在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选取7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上腺肿瘤类型分为肾上腺腺瘤组和肾上腺转移组。动态加强对所有患者的MRI和CT检查,检查过程中记录相关参数,分析每个时间点MRI清除率和CT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两组后肿瘤大小、形态学、T2WI信号、增强程度和CT值扫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输液后,3min、5min、7min、9min的CT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注射后肾上腺转移瘤MRI清除率和CT清除率与5分钟、7分钟、9分钟呈正相关。动态增强CT与MRI均对肾上腺肿瘤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有更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动态增强CT MRI 肾上腺腺瘤 转移瘤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在临床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医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而构建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影像学临床效能

  • 标签: 多要素关联 诊断体系 医学影像学 临床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可能影响其效能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比法进行诊断。对比分析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考察年龄、病变类型等因素对其效能的影响。结果: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5%,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7%。年龄、病变类型等因素对其诊断效能无显著影响。结论: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其应用,提高乳腺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超声 超声造影 乳腺病变
  • 简介:自我效能感理论形成以来,对其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效能感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传统心肌灌注显像(MPI)半定量参数相比,碲锌镉(CZ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动态MPI测定的心肌定量血流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及其增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完成CZT SPECT动态MPI定量血流测定的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CZT SPECT测定MPI半定量参数(负荷积分、静息积分和差值积分)及心肌定量血流参数[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和心肌血流储备(MFR)]。根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分别以任意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两种情况作为判断狭窄的阳性参考标准,将患者分为狭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心肌定量血流参数及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类型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年龄(62.1±8.7)岁,其中男性66例(67%)。在患者水平,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阳性标准时,狭窄组(58例)左心室sMBF(LV-sMBF)[(1.36±0.45)ml·min-1·g-1比(2.09±0.64)ml·min-1·g-1]和左心室MFR(LV-MFR)[(1.45±0.43)比(2.17±0.54)]均低于对照组(40例);狭窄组负荷总积分和差值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为阳性标准时,狭窄组(38例)LV-sMBF[(1.19±0.34)ml·min-1·g-1比(1.94±0.63)ml·min-1·g-1]和LV-MFR[(1.34±0.35)比(2.00±0.58)]均低于对照组(60例);狭窄组各半定量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血管水平,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0%为阳性标准时,狭窄组(122支)sMBF[(1.26±0.49)ml·min-1·g-1比(1.95±0.70)ml·min-1·g-1]和MFR[(1.35±0.46)比(2.05±0.65)]均低于对照组;狭窄组负荷积分和差值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为阳性标准时,狭窄组(74支)sMBF[(1.12±0.41)ml·min-1·g-1比(1.84±0.70)ml·min-1·g-1]和MFR[(1.25±0.38)比(1.93±0.66)]均低于对照组(220支);狭窄组各半定量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阳性标准时,ROC曲线示心肌定量血流参数诊断冠心病的AUC和95%CI为0.830(0.783~0.877),其灵敏度(86.1%比61.5%)、特异度(82.6%比73.8%)、阳性预测值(77.8%比62.5%)、阴性预测值(89.3%比73.0%)和准确度(84.0%比68.7%)均高于半定量参数(P均<0.05);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为阳性标准时,心肌定量血流参数诊断冠心病的AUC和95%CI为0.832(0.785~0.879),其灵敏度(89.2%比67.6%)、阴性预测值(95.5%比86.2%)和准确度(80.6%比68.0%)也均高于半定量参数(P均<0.05)。结论与传统SPECT MPI半定量参数相比,CZT SPECT心肌定量血流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较高,具有较佳的诊断增益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碲锌镉 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成像 心肌定量血流测定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图像分类网络模型对经直肠超声图像中前列腺组织良恶性分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3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其中恶性89例,良性114例)的1 462张包含明确病理结果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二维灰阶超声图像(其中恶性图片658张,良性图片804张),将其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应用训练与验证集训练得到辅助诊断网络模型,再用测试集对网络模型与两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进行测试,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三者的诊断效能。结果①网络模型分类的准确性为80.5%,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9%,阳性预测值为8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②低年资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判断准确性分别为57.5%、62.0%,敏感性分别为51.5%、56.8%,特异性分别为62.0%、66.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1%、58.1%。③对图像分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网络模型>两位超声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辅助诊断网络模型能对经直肠超声图像中前列腺组织进行良恶性分类,能够提高超声医师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对提升临床高度怀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筛查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经直肠 前列腺肿瘤 深度学习 图像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4类病变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中提示为BI-RADS 4类的患者病例81例,病灶86个,所有患者均行MRI增强检查,根据形态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和动态增强曲线等多参数序列综合评估给予诊断分类,其中4类细分为4A、4B、4C,以最终病理结果及两年随访时间为依据,分别计算其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结果81例患者(86个病灶)中,病灶评估为BI-RADS 2类3个,3类8个,4类59个(其中4A 13个、4B 16个、4C 30个),5类16个。最终病理结果为恶性病灶51个,非恶性病灶35个,其中4A、4B、4C的PPV分别为7.69%、37.50%、93.33%,4A与4C、4B与4C组间比较P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A与4B组间比较P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乳腺BI-RADS 4类病变可细分为三个亚类,根据BI-RADS分类中所对应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每个亚类的PPV在预定范围内。

  • 标签: 乳腺 磁共振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阳性预测值 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