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lymphocyte / leukocyte ratio,LW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收集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使用ROC曲线计算单个连续性变量的AUC及最佳截断值,并计算指标联合诊断的合并预测概率。结果重症组年龄(x2=24.140,P=0.001)、吸烟(x2=0.089,P=0.024)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淋巴细胞(t=1.232,P=0.034)、LWR(t=2.312,P=0.013)较普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PLR(t=7.231,P=0.003)较普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WR<0.12、PLR>253.12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LWR+PLR)双指标联合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58.8%。结论LWR、PLR可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否发展为重症,(LWR+PLR)双指标联合较单指标具有更准确的诊断效能

  • 标签: 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最大径≤20 mm)的诊断效能,并与放射科医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小病灶(最大径≤20 mm)205个,分为训练集(n=116)和测试集(n=89)。基于术前DCE-MRI和DWI序列,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测试集病灶的良恶性。测试集MRI图像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判断病灶良恶性。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GBDT模型和放射科医师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McNemar检验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GBDT模型鉴别乳腺小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0.950),与放射科医师联合DCE-MRI和DWI评估(0.9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9,P=0.618),并显著高于单独运用DCE-MRI(0.874)或DWI(0.832)评估(Z=2.024,P=0.043;Z=2.772,P=0.006)。GBDT模型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0%,89.8%和89.9%,DCE-MRI联合DWI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5%,79.6%和87.6%,2种方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800,2.286和0.083,P均>0.05)。结论基于DCE-MRI和D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结果一致。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可疑为乳腺癌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显示,本组300例患者中乳腺癌170例,乳腺良性病变12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获取满意组织标准。在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等诊断效能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别为89.12%、100.0%、84.54%较常规超声78.23%、89.66%、73.43%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针对乳腺癌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显著,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常规超声检查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256例乳腺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经石蜡病理结果证实共计376个病灶,良性206个,恶性170个。MRI增强检出162个恶性病灶,检出166个良性病灶。钼靶X线检出良性病灶136个,恶性病灶140个。彩超检出良性病灶192个,恶性病灶128个。结论乳腺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准确性更高,增强磁共振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准确性更高。两者诊断乳腺疾病方面效能相当,均比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在开展诊断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式。

  • 标签: 乳腺疾病 彩超 钼靶x线检查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螺旋CT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诊断价值施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资料60例施行分析,所选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通过奇偶法加以分组,其中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X线检查作为对照组,剩余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螺旋CT检查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其提供螺旋CT检查能够保证诊断准确性,降低扫描所需时间,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螺旋CT检查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所选病例是2021年9月到2022年12月来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49例,为其实施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分析两种方式对冠心病的诊断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49例疑似病例中,包括阳性35例,阴性14例;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出阳性34例,阴性15例;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32例,阴性17例;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比较,无差异(P>0.05),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准确的、阴性预测值比动态心电图更高,漏诊率比动态心电图更低,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效能比动态心电图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将入院时间设定为2019年2月到2021年10月,将研究对象选定为50例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在术前对其实施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术后提取患者的病灶组织样本,对其实施切片检查,观察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情况。结果:经对比较分析显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45%、83.33%、86.00%。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细针穿刺 甲状腺癌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长沙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编号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动态心电图,病例组(n=30):实施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诊断冠心病的效能更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较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上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宽景成像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38例单发乳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DFI检查和宽景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单独CDFI、单独宽景成像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结节98例,恶性结节40例;CDFI检查结果为恶性46例、良性92例,漏诊11例,误诊17例;宽景成像检查结果为恶性例49、良性89例,漏诊7例,误诊16例;联合检查结果为恶性43例、良性95例,漏诊2例,误诊5例;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CDFI检查、单独宽景成像检查,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宽景成像技术联合CDFI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宽景成像技术 CDFI 乳腺结节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迅速扩张,动车组作为高速铁路运输的核心载具,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受到了广泛关注,动车组的高效运行对于保障旅客安全、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以及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动车组的复杂性和关键部件的高可靠性要求,使得其维护和故障诊断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周期性维护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动车组健康管理的需求,亟需一种更为智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阐述构建PHM模型所需的效能分析框架,包括数据采集与管理以及预测模型的开发,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动车组的健康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动车组PHM模型 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 效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和T-SPOT.T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效能和一致性。方法分别用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对18例志愿者、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及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外周血标本中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进行检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TB-IGRA法和T-SPOT.TB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2种方法的Youden指数均为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有较好的效能和一致性,有临床应用价值,阴性结果在结核病鉴别诊断中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gamma -干扰素释放试验 TB-IGRA T-SPOT.T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对宫颈癌及其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1例,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证实临床分期为"金标准",对比MRI、DCE-MRI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DCE-MRI参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61例宫颈癌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临床分期Ⅰb期11例,Ⅱa期12例,Ⅱb期23例,Ⅲa期9例,Ⅲb期4例,Ⅳa期2例;采用MRI诊断出Ⅰb期8例,Ⅱa期9例,Ⅱb期20例,Ⅲa期6例,Ⅲb期2例,Ⅳa期1例;采用DCE-MRI诊断出Ⅰb期10例,Ⅱa期11例,Ⅱb期23例,Ⅲa期8例,Ⅲb期4例,Ⅳa期2例。DCE-MRI诊断符合率(95.08%,46/61)高于MRI(75.41%,58/61),P<0.05。与临床分期相比,DCE-MRI分期的Kappa指数为0.935(95%CI 0.805~1.066,P<0.001),高于MRI分期的0.675(95%CI 0.544~0.806,P<0.001)。Ⅲa~Ⅳa期宫颈癌患者Ve、Kep、Ktrans参数高于Ⅰb期、Ⅱa期、Ⅱb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宫颈癌患者Ve、Kep、Ktrans参数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Ve(r=0.598)、Kep(r=0.612)、Ktrans(r=0.571)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Ve(r=-0.618)、Kep(r=-0.641)、Ktrans(r=-0.594)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诊断宫颈癌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与临床分期一致性高,且DCE-MRI定量参数和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支持。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 符合率 定量参数 临床分期 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所在实习医院接受并进行治疗的45例早期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全部接受钼靶X线和磁共振检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逐一进行分析。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              特异度比钼靶X线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              特异度高,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检查对早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 乳腺导管原位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84例SPN患者[男39例,女45例;年龄34~81(平均61.1)岁]的 18F-FDG PET/CT显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良、恶性结节间SUVmax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诊断结节良、恶性的SUVmax最佳界值,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证实共54例恶性结节,30例良性结节,病灶SUVmax分别为5.48±4.08和1.70(0.73, 3.33)(U=443.50,P=0.001)。84例中58例为实性结节,26例为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组中良、恶性结节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6.00,P>0.05)。对58例实性结节SUVmax进行ROC曲线分析,诊断良、恶性的最佳界值为1.8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33/34)、62.50%(15/24)、82.76%(48/58)、15/16、78.57%(33/42)。结论恶性SPN较良性SPN 18F-FDG摄取高;应用SUVmax1.85诊断实性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亚实性结节SUVmax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有限。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联合CT用于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最终确诊,确诊前患者均行CT、MRI检查,并将CT与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MRI联合CT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包括: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确诊,CT检查最终确诊74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15%;MRI检查最终确诊82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14%(χ2=1.295,P>0.05)。MRI检查符合率高于CT检查(χ2=6.390,P<0.05)。MRI、CT检查神经根受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2,P>0.05);MRI检查钙化、积气阳性率低于CT(χ2=4.591、6.456,均P<0.05);MRI检查椎间盘变性、硬脊膜受压及脊髓变性阳性率高于CT检查(χ2=5.131、7.439、6.451,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MRI联合CT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MRI或CT检查(χ2=5.395、6.416和6.391、7.344,均P<0.05)。结论将MRI联合CT用于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两种影像联合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关节游离体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甲状腺平面静态显像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平均计数比值法对诊断界定"甲状腺核素摄取过高"的效能,简化以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影像表现上的半定量界定方法。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09例患者的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进行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勾画及测定其单位面积平均计数的比值,以临床诊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金标准做参照,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以此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两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临界点为6.94,并将大于此值作为界定甲状腺摄取锝过高的标准。医师1根据诊断临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0%(37/43)、100.0%(66/66)、95.5%(103/109);医师2分别为88.4%(38/43)、100.0%(66/66)、95.4%(104/109)。两名医师比值法诊断一致率为96.6%(86/89),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8。结论甲状腺静态显像平均计数比值法为甲状腺锝摄取过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半定量界定值,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不同医师独立完成平均计数比值法半定量分析甲状腺锝摄取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实际应用上比以往的介入校正比的甲状腺/本底比值法要简单易行。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影像科菌阳并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检查的1 7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937例,女827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38.4岁。由4名影像科医师对含病变的20 139幅CT图像进行分类标注(17种影像特征),以此作为训练数据集,构建肺结核CT图像CNN诊断模型。训练数据集数量最多的前5种影像特征依次为: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胸膜增厚、干酪性肺炎和胸腔积液。从已标注图像中随机抽取302幅图像作为测试数据集,以2名高级职称医师的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NN诊断模型和医师在肺结核CT诊断中敏感度和准确率的差异,统计CNN诊断模型分类错误的类型、数量,并绘制自由响应受试者工作特征(FROC)曲线,以测量该模型的最大诊断效能。结果CNN诊断模型对测试数据集中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胸膜增厚、干酪性肺炎和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33%(10 982/11 520)、73.68%(2 151/2 920)、73.07%(1 128/1 544)、83.33%(1 020/1 225)和94.11%(814/865);CNN诊断模型的总体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49%(339/355)和90.40%(339/375),医师的对应数值分别为:93.80%(348/371)和92.80%(348/375),CNN模型和医师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χ2=1.022,P=0.312;准确率χ2=1.404,P=0.236);FROC曲线显示,当敏感度为78%,假阳性区域个数为2.48时,该模型诊断效能最大。CNN诊断模型诊断结核病变的分类错误主要集中于纤维条索灶、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的混淆上。结论基于深度学习CNN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该模型可辅助影像科医师的肺结核诊断工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智能 结核,肺 卷积神经网络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效能及预后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MSCT诊断资料,将临床表现分度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明确在该疾病中MSCT的诊断效能及患儿预后3个月发育情况。结果156例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度判定分为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80例、中度50例、重度26例,MSCT诊断确诊135例,MSCT精准率分别为:86.3%(69/80)、84.0%(42/50)、92.3%(24/26)。MSCT影像学资料显示2个以下脑叶损伤为80例,2个及2个以上脑叶损伤76例;外部脑积水40例,基底节病变20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颅内多部位出血56例。预后3个月随访时有47例(30.1%)患儿的发育水平指标-发育商(DQ)<90,109例(69.9%)患儿DQ≥90。结论MSCT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便、快捷可重复、分辨率高、辐射剂量小等优势,能够快速明确患儿病灶所处位置、形态、损伤程度及损伤范围,给予及时干预,提升患儿预后发育指标,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MSCT诊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诊断效能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精神影像用于精神疾病初筛及分型的诊断效能,拟阐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MR精神影像检查,且基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做出临床诊断的14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分别构建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这4类精神疾病基于灰质体积的结构影像诊断模型。对于临床怀疑精神疾病的120例患者,对比影像结果及影像诊断模型中涉及的灰质体积改变脑区,计算相似度,选取相似度最高且大于50%的对应疾病作为患者的影像诊断,若无相似度大于50%的对应疾病,则认为其未见典型精神障碍脑改变模式;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评价MR精神影像用于这4类精神疾病初筛及分型的诊断效能。对于临床诊断为痴呆疾病的24例患者,分别统计常规MRI及MR精神影像检测到典型脑萎缩的患者所占比例。结果MR精神影像用于初筛这4类精神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分别为86.6%(84/97)、69.6%(16/23)、0.56、83.3%(100/120);用于检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分别为77.8%(28/36)、69.0%(58/84)、0.47、71.7%(86/120),58.8%(10/17)、91.3%(94/103)、0.50、86.7%(104/120),42.1%(8/19)、96.0%(97/101)、0.38、87.5%(105/120)和24.0%(6/25)、100%(95/95)、0.24、84.2%(101/120)。临床诊断为痴呆疾病的患者中,常规MRI及MR精神影像检测到典型脑萎缩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3%(14/24)、91.7%(22/24)。结论MR精神影像实现了精神疾病脑灰质结构改变的可视化和可量化,尽管尚不能作为单独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但在提高精神、认知疾病诊断的时效性及客观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精神疾病 痴呆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BOF)分类诊断重复测量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方法符合纳入条件的眼眶BOF患者133例(135个眼眶)。从CT图文报告工作站调阅其原始诊断结果作为原始诊断组(组1);由2名富有颌面部疾病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再次进行阅图诊断,其结果作为'再次诊断组'(组2)。采用Kappa统计量(k值)评价两组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以纳入病例为金标准,用约登指数分别评价两组对各类型眼眶BOF诊断试验的有效性。结果单纯内壁骨折、单纯眶底骨折和眶内下壁(眶底和内壁)骨折分别占58.52%、26.67%和14.81%。两组对单纯内壁骨折诊断的一致性很高(k=0.91,95%CI0.84~0.98),对单纯眶底骨折和内下壁骨折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值分别为0.65(95%CI0.51~0.80)和0.66(95%CI0.49~0.84)。两组间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各类型眼眶BOF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 标签: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