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于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 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实施康复治疗,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综合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面部外伤应依据无菌操作、无创技术、精细化操作、功能和形态并重等整形修复外科的基本治疗原则,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和要求,采取科学、谨慎的规范处置方法。达到纠正组织缺损和畸形,改善生理功能和外貌的目的。方法 运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整形修复基本原则,对面部外伤35例伤者进行清创缝合或者植皮修复,以达到功能恢复和良好外形的整形修复效果。结果 经整形外科缝合修复的35例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患者,伤口均达到I期愈合,仅2例发生瘢痕增生、挛缩现象,1例发生色素沉着,没有发生明显器官移位。瘢痕增生病人一年后逐步出现瘢痕增生,经局部封闭和点阵激光等综合治疗后瘢痕逐步缩小,基本达到了病人的满意。色素沉着病人经皮肤保养和激光治疗明显减轻。瘢痕挛缩病人一年后手术切除瘢痕组织,作游离植皮后效果较好。结论 依据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基本治疗原则对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修复,能够使面部功能和形态外貌得到基本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整形外科 面部外伤 缝合 修复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院治疗的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4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细节管理,比较并发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比观察组并发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略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细节管理能更好的看护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减少不良因素,让生活质量等大幅变好。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细节管理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舒适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减轻致残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手术患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外伤患者术后辅以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促进其康复的作用。方法:病例选自在2019.06-2021.07时间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80例,以随机盲选法实施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常规护理,在观察组中提供综合护理,统计干预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及48h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以综合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其依从性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手术治疗 术后疼痛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伤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40例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比较每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 应用效果 观察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基本相同,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非常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全面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轻度脑外伤 手术患者 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资料时间(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研究所有患者均为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患者数量为65例,按照双盲法,给予患者分组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更优(P<0.05)。结论: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通过给予预见性护理,可起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临床指标,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脑外伤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分级护理的作用。方法: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观察组(n=34,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者(对此上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50例患者(对该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结果:根据本院调查的100病例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患者的好,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基础之上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大幅度的增加急诊手术患者的成功治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急诊手术患者对于医护工作人员的认可,更好的建立好护患关系。加速术后恢复时间。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优化急救护理,救治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外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脑外伤手术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口头交谈、健康咨询、疾病宣传手册、互联网等途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尽早功能锻炼对加速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观察组实施教育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OS、ADL评分和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外伤手术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3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为(60.06±1.56)分,物质功能为(64.07±2.65)分,心理功能为(60.08±1.37)分,躯体功能为(59.71±1.57)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8.89±2.25)分,压疮评分为(15.36±2.09)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评分为(25.45±2.6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有显著应用效果,其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跌倒和压疮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护理 颅脑外伤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对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小组有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措施应用在观察组患者内,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前后变化情况以及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结果:①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可获得十分突出的作用效果,对病人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均具备良好的改善作用,患者普遍满意度较高,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 轻度脑外伤 手术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介入 常规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7月至2020 年7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68例;给予统一编号后将这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n=34)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n=34),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常规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25/34);且实验组治疗后的颅内压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两组对比(P<0.05)。结论 针对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其临床及颅内压改善作用明显,具有可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 恶性颅内高压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处理肝右后叶外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5例采用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处理的肝右后叶外伤患者,记录和分析手术方式和时间、腹腔积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左侧卧位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7例、切除部分肝脏术3例、单纯电凝止血3例、结扎出血血管2例,所有手术都成功完成。腹腔积血量(1526.89±373.56)ml、术中出血量(80.62±16.73)ml、手术时间(88.56±9.14)min、住院时间(7.23±1.37)d、术后引流量(93.86±13.64)ml、出现5例并发症,均为右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肝右后叶外伤患者采用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进行处理,视野好,便于修复,基本不会造成二次损伤,快速恢复,不管是可行性还是安全性均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 肝右后叶外伤 可行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