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的质量管理及其效果持续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现状及不足、培训质量在增强群众学习及救助自信心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质量影响因素及复训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标准化训练、刻意训练、精熟训练、全员训练、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持、使用有益工具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等,以期提高公众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使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助率和生存率,促使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非医务人员 培训,质量管理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电刺激频率5~50 Hz,每次治疗15 min,每周治疗2次)及盆底肌训练(每次训练15~30 min,每天训练3次),2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者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尿道压(MUP)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述各项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FUL、MUCP、MUP、社会心理评分、限制性行为评分、形成社会尴尬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阴道收缩压[(35.93±8.52)cmH2O]、阴道静息压[(35.17±8.46)cmH2O]、阴道收缩持续时间[(4.85±0.79)s]、FUL[(34.52±7.85)mm]、MUCP[(7.93±1.21)kPa]、MUP[(9.08±1.25)kPa]、社会心理评分[(77.29±5.18)分]、限制性行为评分[(77.39±5.37)分]、形成社会尴尬评分[(76.29±5.7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 尿流动力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的过程中将综合性术中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择患者为5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结合组内盲选的形式,取25例患者,在术期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需要将综合性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但其仍存在辐射剂量高、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大,以及肿瘤细胞的放疗耐受等缺点。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放疗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一直是放疗研究的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是一类表观遗传学修饰剂,除了其固有的抗癌特性外,还能调节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敏感性。本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重点阐述了HDACIs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不同分子机制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放疗增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杀伤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医院财务工作和绩效考核提高了重视力度。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透明度提升,具有了更加可靠的信息依据,且明确了会计核算方式,但新旧会计制度转变后,医院尚未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而且对绩效考核认知并不深刻,在考核标准以及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医院需要对这两项工作进行探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医院成本核算模式与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医院整体的发展水平。

  • 标签: 新会计制度 医院 成本核算 绩效考核
  • 简介:摘要:绩效考核与会计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紧密相连,在医院确立成本核算体系后,要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则为重要的工具,医院必须形成一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将成本核算作为最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目前,很多医院并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与会计成本核算体系,运用的绩效考核指标与医院实际运行状况和发展需求不相符,且采用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在新的医改环境与会计制度下,医院必须对这部分工作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绩效考核指标 会计成本核算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HBO)调控miR-153-3p/Bcl-2轴缓解大鼠脑梗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BO组和HBO+mimic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构建大鼠脑梗死模型。再灌注48 h后,将大鼠安乐死,并收集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评估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TUNEL实验观察大鼠海马和皮质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RT-PCR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iR-153-3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cl-2的转录活性,RT-PCR实验检测PC-12细胞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处理后大鼠脑组织中miR-153-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BO处理后降低了MCAO诱导的miR-153-3p表达,但mimic-miR-153-3p处理后明显逆转了该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脑组织水含量提高,HBO处理后脑组织水含量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但miR-153-5p过表达后HBO的这种作用显著削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BO组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而miR-153-3p上调后提高了IL-6、CRP及TNF-α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鼠PC-12细胞中上调miR-153-3p的表达可显著降低Bcl-2的荧光及转录活性,降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可通过调控miR-153-3p/Bcl-2轴改善MCAO诱导的脑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脑水肿。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miR-153-3p 凋亡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日期2018年6月-2019年6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这期间,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断血流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存在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对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断血流片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不规则出血 出血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22例,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微波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1.8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能够及早痊愈。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数矫治对青少年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为正畸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并行全口直丝弓矫治的骨性Ⅰ类错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3.7±1.5)岁(12.2~15.7岁)。所有患者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后在非最大支抗(非种植体支抗或口外弓)下内收上下颌前牙。获取患者减数矫治前后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测量口咽气道容积和截面积相关测量指标,生成头颅侧位截面并测量牙颌和舌骨位置相关测量指标。比较矫治前后差异,并对口咽气道容积或截面积相关指标变化量与牙颌指标、舌骨位置相关指标变化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矫治后腭咽气道容积、舌咽气道容积、口咽气道总容积和最小横截面积比矫治前分别增大632(558)、758(549)、1 454(955) mm3和14(29) mm2,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口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多位于舌咽部。矫治后悬雍垂尖处气道横截面积及最大前后径分别比矫治前减小(4±10) mm2和(0.4±0.8) mm,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处最大侧方径的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悬雍垂尖处气道最大前后径与最大侧方径的比值[0.535(0.047)]显著小于矫治前[0.589(0.034)](P<0.05)。悬雍垂尖处气道横截面积变化量与下颌中切牙唇倾度变化量、UI-FHp距[上中切牙点(UI点)到过蝶鞍点的眶耳平面垂线(FHp)的距离]变化量和LI-FHp距[下中切牙点(LI点)到过蝶鞍点的眶耳平面垂线(FHp)的距离]变化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最大支抗下减数矫治对骨性Ⅰ类错青少年口咽气道的影响总体较小,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道形态,且悬雍垂尖处气道横截面积的变化与前牙内收量正相关。

  • 标签: 错,安氏Ⅰ类 口咽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气道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24对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和45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miR-224);采用慢病毒介导miRNA阴性对照和miR-224过表达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乳腺癌细胞建立对照细胞系(对照组)和miR-224过表达细胞系(miR-224组)。将对照组和miR-224组细胞接种至裸鼠腋下,并于30 d后处死,解剖分析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224靶基因,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临床样本和细胞系miRNA靶蛋白(PHLPP)1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转录组化学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miR-224表达水平(5.08±0.69)明显高于未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2.1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显示,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miR-224表达水平(2.98±0.4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miR-224表达水平(1.2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P<0.05)。miR-224组细胞侵袭数量[(119.49±9.72)个]高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69.39±6.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1,P<0.05)。miR-224组细胞接种移植瘤30 d后淋巴结转移病灶数[(25.98±3.12)个]高于对照组细胞接种移植瘤30 d后淋巴结转移病灶数[(10.54±2.3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5)。PHLPP1是miR-224靶基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PHLPP1蛋白表达水平(0.36±0.12)低于未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PHLPP1蛋白表达水平(0.9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5)。miR-224组细胞PHLPP1蛋白表达水平(0.50±0.12)低于对照组细胞PHLPP1蛋白表达水平(1.0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5)。结论miR-224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其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PHLPP1蛋白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 标签: 微小RNA 乳腺癌 PH结构域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 淋巴结转移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65例)为良性组,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5例)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0例)为混合组(45例)。患者均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准确率(98.18%,108/110)高于MRI(90.91%,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χ2=5.641)。良性组患者肿瘤局部切除术占比高于混合组,肿瘤扩大切除术、乳房切除术占比低于混合组(P<0.05)。良性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1.54%(1/65)、1.54%(1/65),低于混合组的11.11%(5/45)、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病理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对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多采用局部切除术,交界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以肿瘤扩大切除为主,若患者病情加重,则需要全乳切除。治疗后良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低。

  • 标签: 乳腺 叶状肿瘤 病理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验时间控制在2017年6月-2020年4月,共计52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性疾病患者,并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半年及一年)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52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停止出血,而且患者在术后月经正常,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臀部疼痛、大腿部分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患者人数比为2:4:2:2,占比分别为3.85%、7.69%、3.85%、3.85%,合计并发症出现人数为10人,占比为19.23%。结论: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情况,而且对患者月经无明显影响,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出血性疾病 月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22例,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微波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1.8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能够及早痊愈。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疗效观察及研究。方法 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西药治疗纳入对照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纳入观察组,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的ACS老年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对于中代谢型,随机分为2组,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加倍组。随访1年,调查2组患者出血风险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入选468例老年患者,CYP2C19基因中代谢214例,占45.7%,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加倍组,每组各107例。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加倍组比较小出血发生率为11.2%和22.4%;大出血发生率为2.8%和9.4%;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7%和13.1%;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和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加倍组不仅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而且有更多的出血风险。结论对于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的老年ACS患者,建议使用标准剂量的替格瑞洛。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类固醇21-羟化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制结合TBL教学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60位住院医师,按照规培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规培医师培养采取导师制+TBL教学,对照组规培医师培养采取传统培训方式。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的临床和科研能力,以及问卷调查的满意度。以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导师负责制+TBL教学组的规培医师出科考核成绩、科研能力、问卷调查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导师制结合TBL教学能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科规培医师的诊治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科研能力,增强其自学能力和团队意识,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导师制 TBL教学 风湿免疫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诊治指南结合案例教学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于诊治指南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4周后进行考核和满意度测评。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观察组在体格检查和病例分析中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在诊疗规范、临床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及对个人专业的帮助等方面,观察组学员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诊治指南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的效果。

  • 标签: 诊治指南 案例教学法 风湿免疫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静息能量消耗(REE)计算每日总能量消耗(TEE),对孕前超重/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管理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就诊时,被诊断为孕前超重/肥胖的67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首次就诊时间的奇、偶周,将其分为研究组(n=34,首次就诊时间为奇数周者)和对照组(n=33,首次就诊时间为偶数周者)。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孕妇年龄、孕次、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孕妇分娩孕龄、产次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孕妇尿酮体阳性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LHKY-027-02),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GDM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龄及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孕妇TEE为(1 532.6±301.9)kcal/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824.1±313.2) kcal/d,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1、P=0.002);2组孕妇血糖达标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③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3.4±6.2)kg、(5.6±0.3)%和(3 287.5±577.1)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4.8)kg、(6.2±0.2)%和(3 632.8±490.6)g,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5、P=0.031,t=2.882、P=0.047,t=2.121、P=0.039)。结论基于REE估算的TEE,较通用系数法估算的TEE,更接近于孕前超重/肥胖GDM孕妇的实际能量需求。因此,基于REE估算的TEE更有利于对孕前超重/肥胖的GDM进行孕期血糖管理。

  • 标签: 能量摄取 能量消耗 总能量消耗 静息能量消耗 超重/肥胖育龄女性,孕前 糖尿病,妊娠 血糖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