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发阵发性房颤后的动态心电图显示特点,分析发病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我院就诊的5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在5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阵发性房颤患者中,30例为高脂血症;其中合并20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肺部病症、4例脑梗死、5例高血脂、2例病窦综合征、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记录阵发性房颤106次,发作高峰比较最低000,最高600。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是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心电图显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特点及价值。方法收集马家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接受的64例确诊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取患者均接受临床科学的综合治疗,并同时有专业的住院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然后综合评定6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征象。结果通过及时合理得治疗和护理进行干预后,其患者总有效率为89.06%,死亡率为3.13%。在生理结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显影占100%,左心室扩大显影占64.06%,频发室性早搏占28.13%,主动脉弓迂曲占29.6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慢性咳嗽、哮喘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表现复杂,通过分析与综合观察患者发病期间的临床特点,有利于临床进一步的诊治疗效,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并 冠心病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方法对69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纠正心率失常,控制肺动脉高压。术后严密观察心率与心律的变化,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观察气道压力(呼吸机)、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并发症及时处理;加强各种管道管理与术后心理护理,做好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结果69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二次开胸止血3例,心律失常8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结论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保证手术疗效,术后充分评估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结果38例经活产新生儿检查和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采用彩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能及时发现诊断疾病,是预防和控制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胎儿 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在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建立术前访视CICARE沟通程序,应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落实访视,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化沟通模式访视实施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变得规范、有序,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流程化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手术 全麻患者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患儿及家长、护理人员、护患沟通、疾病本身,其中医院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能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帮助小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较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9.79%,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予以心脏康复指导,对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死(AMI)早期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心梗死(AMI)早期患者,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急性心梗死(AMI)早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30度半卧位护理,实验组逐级接受30度、45度、60度半卧位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平卧位休息10分钟(t0)、抬高床头到半卧位预定角度时(t1)、半卧位持续1分钟时(t2)、半卧位持续2分钟时(t3)、半卧位持续5分钟时(t4)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在t2、t3、t4三个时间点上,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相比较于对照组,在t2~t3、t3~t4两个时间段内,实验组患者的RMSSD、SDNN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单一的30度半卧位护理,30度、45度、60度逐级半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死(AMI)早期患者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 护理干预 急性心梗死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非心梗性异常Q波的病因诊断中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应用的价值,为临床工作作出指导。方法将经心电图检查有异常Q波,并且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排除有心梗者共21例纳入研究,再对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经联合检查诊出肺心病者8例,扩张性心肌病者5例,心室肥厚者4例,心肌炎者1例,预激综合征者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各种病因的心电图、心脏彩超表现各自存在差别。结论多导致Q波异常的病因多样,心电图对心电生理变化有着较高的诊断意义,而许多电生理变化常伴随着心脏器质性病变,联合心脏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 异常Q波 非心梗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台湾心脏病学会及台湾高血压学会发表的2015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 标签: 亚洲 指南 高血压 台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肺动脉压、二氧化碳分压和心率变化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肺动脉压、二氧化碳分压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同时药物安全性高。

  • 标签: 芪参益气滴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患儿及家长、护理人员、护患沟通、疾病本身,其中医院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能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帮助小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居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的首位,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而以运动疗法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在纠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等方面获益确切[2-3]。目前,心血管领域的大多数指南中,心脏康复属于Ⅰ类推荐证据[4-5]。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疾病预防、症状改善、预后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有关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研究多以有氧运动为主。近年来,随着对抗阻运动研究的深入,发现抗阻运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心脏康复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医护人员对抗阻运动处方的形式及抗阻运动对患者康复的作用缺乏充足的认识。因此,本文就国内外文献有关抗阻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促进心脏康复抗阻运动处方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为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实践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脏 康复 抗阻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发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而且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得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在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E、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发左心力衰竭患者E/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左房内径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Ⅲ级心功能的患者与Ⅰ级、Ⅱ级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此类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时,对患者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作为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影像学评价手段,值得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左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8例(观察组)与同期接诊的单纯高血压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心脏彩超检测。比较两组研究检测结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E/A要大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对比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室间隔/左室后壁时,发现两组患者并无实质性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心脏彩超检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现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还表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变化和左室心房扩大的情况,需要在临床上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新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本院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盲选的方式筛选31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余下31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06%,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即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各资料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于常规组,即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中,各资料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言,既可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即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焦虑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分组依据抽签法完成;对照组常规护理理念;观察组常规护理理念+针对性护理理念;对焦虑情绪出现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焦虑概率以及HAMA评分同对照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应用针对性护理理念,对于焦虑出现概率的降低可以加以促进,进而避免焦虑等系列消极情绪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与恢复产生影响,从而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优化。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随访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院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4月行外科根治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按常规进行随访,对照组患儿在出院前全面评估,给予个性化随访,观察两组患儿出院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复诊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出院后给予个性化随访可有效提高复诊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随访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均行心脏B超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B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100.00%,采用B超诊断结果显示,43例患者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95.56%,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当,统计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11.11%,B超检查为0.00%,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B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安全无创,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诊断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24h心率变异时阈值(24hHRV)。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4hHRV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心脏神经官能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