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实践本体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实践的本质是改造世界和发展自身的统一,因而人的本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发展自身的目的的统一;人类的生存活动就是将发展自身当做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去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实践本体较之仅将生存当做目的的生存本体更为优越.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实践 生存 本体论
  • 简介:作者进一步回应了来自实践本体的批评,论证了对象化本体的合理性。第一,哲学既然要关怀现实而不是自说自话,作为本体的“一”就不应是纯“一”,而应是自我包含矛盾的“一”,而实践范畴却只在自身中显示矛盾的解决了的形式,消解了矛盾的本体性意义。第二,真正深刻地揭示矛盾,不能以现象学,只能以辩证法为主导原则,对象化范畴才更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第三,对象化本体不以实践为自明前提,而将实践作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这样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批判性落到实处。

  • 标签: 本体论 实践 对象化 现象学 辩证法
  • 简介: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全国性修志工作,已持续10多年了。一批新志书陆续出版发行,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方志工作者在理论领域里也有所创获,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方志理论滞后于方志实践的问题,它所形成的消极影响,不断在修志实践中显露出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召开方志理论工作座谈会,专门研究理论建设问题,这将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志书编纂质量的不断提高。

  • 标签: 中国地方志 方志理论 本体论研究 方志事业 修志实践 方志工作者
  • 简介:“工具”的课程文化观把课程的作用局限于对现有文化的传递和复制,使学校课程沦为没有文化主体地位的工具,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体”的课程文化观将课程看作是文化实在,课程不只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作为一种文化,它有着自身的主体性。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尊重课程主体作为人的文化;树立课程主体的文化自信心;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和谐关系;创造多元课程文化以适应课程主体缤纷的文化意识。

  • 标签: 课程文化 工具论 本体论 主体性
  • 简介:哲学是学科之母,也是各学科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本文从哲学本体的视角出发,对哲学本体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比较教育的本体,通过对比较教育本体进行事实论证和本质论证,回答了比较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比较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本质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比较教育本体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剖析。此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决定方法,方法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为指导,对比较教育方法的建构作了几点思考。

  • 标签: 学科建设 比较教育本体论 方法论
  • 简介:西方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大致经历了从“始基本体”、“属性本体”、“概念本体”和“神学本体”之后,哲学传统中关于“本体”观念的演变完成了其向近代的“入学本体”的转向,而入学本体是指将人作为一切事物、一切知识的终极确定性根据的哲学系统。它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局限,必然演化出表面上似乎与“入学本体”截然对立,而实际上又紧密相连的另一种形态的本体——“物质本体”。

  • 标签: 本体 主体 入学本体论 文艺复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0
  • 简介:从形式本体的语言崇拜到解构文论的语言游戏,成熟于本体文艺学对于文艺作品、形式及语言本体意味的追问,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形式本体研究是以作品本体为先导的

  • 标签: 建构解构 文艺学本体论 本体论建构
  • 简介:道家思想之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影响并非互不相关,而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因此,较之老庄著述中的若干命题,道家本体思想更应该视为影响的原点,在"大音希声"、"虚静"、"言不尽意"这些常被人谈及的命题之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指向,即道家本体思想;而且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上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理论的哲学渊源.

  • 标签: 道家 本体论 玄学 艺术创作论
  • 简介:<正>方以智是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在哲学上有独到的见解。他在早年提出了自已的唯物主义思想,晚年则转向唯心主义。在他的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晦幽的形而上学观点错综交织,这便造成了方以智哲学的复杂面貌。我们应当对方以智的哲学给以辩证的解析。

  • 标签: 方以智 方法论 本体论 哲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 简介:古尔德所著《马克思的社会本体》不仅是对马克思《大纲》的系统解读,而且是对哲学向绝对主义回归的响应。通过辩证的解释方法,她把马克思哲学批判性地重建为社会本体。继而,她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等核心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如下观点: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实体;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劳动是时间的尺度;作为过程的劳动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自由是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实现;社会关系中的正义是自由得以全面实现的条件。虽然古尔德对马克思本体的创造性解读堪称典范,但是其著作在贡献之余也有几处值得商榷。

  • 标签: 古尔德 马克思 社会本体论 批判性重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朱立元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存在意义的实践本体美学理论,这也是朱立元先生在存在基础上理解实践本体美学时所思考的,二、实践本体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本体美学既以实践作为其哲学基础

  • 标签: 基础上建构 实践本体论 建构美学
  • 简介:从翻译比喻的全新视角考察西方翻译流派对翻译本体的认识。研究立足于Fauconnier的跨空间映射隐喻模型,对谭载喜梳理的十种翻译比喻的重心进行归纳。从比较和历时角度,就译者对翻译本体的认识进行分析探讨,归纳西方翻译流派及其社会思潮特点即"重原文""重译者主体性""重译文",并发现西方译学重心的阶段性流变,呈现从"重原文"到"重译者主体性"再到"重译文"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翻译本体论 西方译学 跨空间映射隐喻 重心流变
  • 简介:一、本质主体与形式主体。政治合法性在语言学意义上由两个固定词汇,即政治与合法性组合而成。尽管政治合法性本身的内涵大致稳定,但仅就语言学角度而言,政治合法性却仍然分别具有本质主体和形式主体两种对立的主体关系。

  • 标签: 政治合法性 政治主体 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政治权力
  • 简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但对此有着大相径庭的解释,主要有如下观点: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之后仍存有未尽问题: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本体论 实践思维方式
  • 简介:朱立元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存在意义的实践本体美学理论,这也是朱立元先生在存在基础上理解实践本体美学时所思考的,二、实践本体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本体美学既以实践作为其哲学基础

  • 标签: 基础上建构 实践本体论 建构美学
  • 简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能够成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最具价值的思想理论晶核就是"人民本体"。习近平心目中的人民本体,来自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理性积淀。在长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中,习近平总结出"跟着群众跳火坑"的基层治理中干部体用关系的典范经验。

  • 标签: 群众路线 人民本体论 习近平
  • 简介:罗尔斯在《万民法》中所提出的国际正义学说近来已经受到一些世界主义正义观的倡导者的严厉批评。借助于罗尔斯的政治本体,可以表明这些批评者对罗尔斯的批评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是令人误解的,罗尔斯不仅对基本人权的实现持有一个普遍主义的承诺,而且其国际正义理论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合理的多元主义的事实与分配正义的本质而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实践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 标签: 政治本体论 人民 社会的基本结构 分配正义
  • 简介:马克思的本体思想是在对传统本体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对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本体是实践本体,它经历了《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异化劳动”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实践本体”的长期逻辑演变。

  • 标签: 马克思 本体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