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蓬勃发展。虽然该项技术在不断发展,适应证也在逐年放宽,但是完善的生物力学机制尚未建立。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矫治材料,牙齿移动方式,附件和牙周组织状况,本文就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生物力学 牙齿移动
  • 简介:摘要近年,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临床应用得日益广泛,而正畸医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常需面对减数与非减数这一大方向的重要抉择。本文从无托槽隐形矫治提供间隙的方法,选择减数与非减数方案的重要性和依据,以及具体临床策略几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应通过切牙、磨牙的定位以及数字化矫治模拟进行减数与非减数方案的精准判断。

  • 标签: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拔牙 透明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78例患者展开分析,入院时间在2020年2月-2021年9月,以随机分配为原则,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术治疗)和对照组(n=39,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经过口腔正畸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正畸医师和患者开始关注隐形矫治托槽隐形矫治与个性化舌侧矫治隐形矫治的两种主要方式,两种矫治方式各有其特点。其中,托槽隐形矫治相比于个性化舌侧矫治更适合对美观要求不高的患者;而个性化舌侧矫治则更适合于对牙齿外观有着特殊需求的患者。为方便患者对两种不同的隐形矫治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两种隐形矫治方法的不同之处,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矫治方式。

  • 标签: 无托槽矫正 舌侧矫正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矫治托槽脱落的情况及脱落原因。方法收集一年内接诊并用固定矫治矫治的患者40例,每次复诊时就托槽的脱落情况进行记录统计,比较前后牙及上、及下托槽脱落的情况并找出脱落原因。结果脱落率后牙明显高于前牙,下牙明显高于上牙。而导致托槽脱落的原因主要与咬食硬物、刷牙、牙合干扰及外力冲撞等因素有关。结论正畸治疗中托槽脱落影响疗程及疗效,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嘱咐工作,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并通过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托槽脱落的发生。

  • 标签: 托槽 脱落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进行口腔正畸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有2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固定矫治进行治疗,实验组行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评分较低,两组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改善患者舒适性和美观,具有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在临床上。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技术 口腔正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牙齿正畸患者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为两组。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牙齿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矫治,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5%),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倾斜牙扶正时间(16.49±3.86)周、转位牙扭正时间(16.43±3.35)周、治疗完成用时(34.22±3.88)周明显短于参照组的倾斜牙扶正时间(34.96±4.04)周、转位牙扭正时间(34.32±4.34)周、治疗完成用时(67.97±4.76)周,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效果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不会严重影响牙周健康,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并大力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托槽隐形矫治对患者牙周健康、微生物菌群及龈沟液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佩戴隐形矫治和传统活动矫治口腔微生物组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牡丹江市多个口腔医院和诊所收治的正畸矫治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传统固定矫治),各50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语言和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语言和咀嚼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釉质脱矿、黏膜溃疡、牙龈炎10例(2.00%)低于对照组90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正畸矫治患者,通过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指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牙齿的美观性与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固定矫治已普遍应用于牙齿正畸治疗中,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利影响。传统固定口腔畸形的矫治由于存在正畸弓丝、带环及托槽矫治附件,一方面因长期佩戴易破坏患者口腔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给牙面清洁带来困难,容易滋生牙菌斑,不利于口腔卫生,甚于引发牙釉质脱矿、牙齿龋坏、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托槽隐形矫治作为新一代正畸治疗技术,因具有摘戴方便、清洁卫生、美观舒适等多项优点而被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为进一步探究托槽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健康指数变化,评价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

  • 标签: 无托槽 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的T3自锁托槽矫正的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的徐氏托槽矫正的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显著性.结论自锁托槽矫治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比研究自锁托槽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3年我科治的98例牙颌畸形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对照组使用传统金属托槽矫治,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有利于维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且脱落率明显低于传统金属托槽矫治,故更适合牙颌畸形患者使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此期间便利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 72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双盲选法将患者分到两组,分别是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6例。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方法治疗,将固定矫治治疗的方法应用到参照组,研究组则接受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美观舒适度评分、便捷程度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发现。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研究组和固定矫治治疗的参照组,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区别,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参照组,无论是美观舒适度、便捷程度,还是语言功能评分相比,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美观舒适度、便捷度、语言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锁托槽矫治在牙面异常中拔牙矫治的病例的临床观察及其较其他固定矫治的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利用自锁托槽矫治治愈的50例牙面异常的病例,这50个病例均为首次治疗,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拔牙矫治的适应证,拔除4颗双尖牙。患者要求较高要求疼痛轻、矫治速度快、就诊间隔时间长、副作用小而且美观的矫治。所有患者均先转口外拔除4颗双尖牙,然后按照自锁托槽矫治矫的要求安放矫治,经排齐整平牙弓、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及保持保持。与以往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显示牙面异常拔除4颗双尖牙的患者,平均疗程从20个月的基础上缩短了6个月;就诊间隔由4周延长至8周;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小;由于矫治小且美观患者更易接受配戴,也更有利于口腔卫生;X线显示牙根吸收明显减轻。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固定矫治,具有极大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标签: 牙面异常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 简介:口腔矫治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帮助患者将下颌和舌保持在前伸位置以防止或减少舌向口咽部塌陷。牙患者的矫治有特殊性,少有文献报导。本文介绍用以防止牙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矫治的制作方法。附图口腔矫治治疗无牙颌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一、技工制作1...

  • 标签: 睡眠呼吸 口腔矫治器 牙 呼吸暂停指数 总义齿 自凝塑料
  • 作者: 石鑫 毛靖 刘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牙列拥挤是常见错畸形,磨牙远移在获取牙列间隙、稳定磨牙中性关系和避免有创性操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磨牙三维控制、位移表达率、支抗保护和稳定性4个方面评价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的临床疗效,同时从无托槽隐形矫治材料性能、正畸医师矫治方案设计、患者牙颌解剖条件及依从性几个方面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正畸矫正器设计 磨牙 牙移动 正畸支抗 透明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牙齿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分析牙齿畸形原因、表现及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优点,通过对40例托槽隐形矫治对比传统牙齿畸形矫治分析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 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银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槽隐形矫治施加的位置能有效避免菌斑浅析,降低牙周炎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齿畸形 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