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动态对比增强 MRI用于肺部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把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在我院入住的经过病理实验,已经被确诊为患有肺部病变的患者 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肺部病变程度分为恶性:良性 =33:27,且给患者都进行动态对比增强 MRI检查。经检查后,比较肺部良性与恶性患者 MRI定量参数的不同。结果:经检查后可以发现:恶性患者的 Ktrans 与 Kep(min-1)值与良性患者的相比,显然较高,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与恶性患者的 Ve与 Vp值基本无明显的变化, P> 0.05。结论:将动态对比增强 MRI用于肺部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其可以通过检查 MRI定量参数中的 Ktrans与 Kep值,进而可以判断肺部恶性部位血管的浓度,因此,可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 MRI 肺部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恶性诊断当中采用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0.0%(28/40),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乳腺恶性的诊断采用MRI检查方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乳腺良恶性病变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恶性应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接诊的乳腺肿块病患60例,对所选病例都实行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依据,评价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本组60例病患中共发现74个病灶,其中,左乳有28个,右乳有46个;恶性28例,良性32例,当中有10例为多发病灶。在48个良性病灶当中,有29例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Ⅰ型,有18例的ADC值大于1.2×10-3 mm2/s,有17例波谱成像中未出现胆碱峰。在26个恶性灶当中,有10例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Ⅲ型,有2例提示Ⅱ型,有23例的ADC值小于1.2×10-3 mm2/s,有24例波谱成像中未发现胆碱峰。 结论:于乳腺恶性中积极采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效果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 核磁共振功能成像 应用价值 乳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肾脏实质恶性诊断过程中采用超声造影和CT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19.9-2022.9年在我院诊断的肾脏实质恶性患者中随机选取15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和CT检查后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病理诊断得到肾脏实质恶性性病患者达到100%(15),超声造影和CT诊断影响表现不同,分别为93.33%(14)和86.67%(13),P>0.05,无差异;超声造影和CT诊断时,前者恶性肿瘤的增强强度、假包膜和增强消退时间表现与后者差异显著,超声造影诊断相对于CT诊断的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肾脏实质恶性患者而言,采用超声造影和CT诊断方式均具有疾病诊断效果,但是超声造影诊断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造影 CT诊断 肾脏实质良恶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炎性病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炎性病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的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促使超声造影诊断的可靠性得到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的患者,其中肝炎性假瘤15例,肝脓肿23例,肝结核1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35/50)的低回声病变(45/50),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25/50)。23例肝脓肿由于病变阶段存在差异,导致超声造影表现也不一样,但14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15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占位感较差;12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超声造影变现差异较为明显,但是各种炎性病均有一定的特征,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各时期的病理改变可凭此这些特征进行判断,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诊断可靠性的提高具有帮助。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FL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1月我院临床证实的51例FLP的CT资料,总结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及CT平扫与增强各期的密度情况等。结果51例FLP均为单发,其中74.51%(38/51)位于肝左叶S4段前缘,25.49%(13/51)位于肝左叶S2或S3段前缘;68.63%(35/51)呈三角形、19.61%(10/51)呈扁平状、11.76%(6/51)呈结节形状。FLPCT平扫的显示率最低,仅为27.45%(14/51),CT增强扫描中,门静脉期的显示率最高,达100%,动脉期和实质期的显示率为66.67%(34/51)和52.94%(27/51)。病变于CT平扫和增强均表现为无占位效应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稍模糊,多位于肝脏轮廓内。结论根据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的位置、形态及CT特征,有助于与真性病鉴别,减少误诊。

  • 标签: 肝脏 镰状韧带 假性病变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 塔城市人民医院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8347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恶性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肝占位性病30例,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超声检查对肝脏局灶恶性评价效果。结果:手术病理诊断30例肝脏局灶性病患者检出良性病灶23例,诊断为恶性灶7例。在肝脏局灶性病恶性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恶性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脏 局灶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声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肝脏占位性病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结果: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相近,准确率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肝脏占位性病变 价值
  • 简介:目的:探索胃镜检出胃恶性患者的发病及胃镜、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9年胃镜诊断的3460例胃恶性患者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胃镜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460例胃恶性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26:1),但年龄≤40岁组男女差别不大。5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特别是60~70岁发病率最高。胃窦部为胃癌的高发部位,年龄440岁组以胃体和胃窦为主,而60岁以上患者胃贲门食管连接部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440岁组病理类型以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类型逐渐趋向于以中分化管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为主。胃淋巴瘤多发于胃体、胃窦部,胃镜下表现以多发性溃疡病灶为主。结论:胃恶性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各不相同,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提倡和重视胃镜检查普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胃癌 胃镜检查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的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260例运用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的病例,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变大小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超声对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炎性乳癌、黏渡性癌、乳腺导管乳头状肉瘤、髓样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71%、96.67%、95.00%、96.00%、97.50%、96.00%、100.00%,原位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最大径<1cm与≥1cm的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75.00%、95.18%)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对不同年龄组恶性的正确率为91.43%~94.2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原位癌和直径<1cm的恶性肿瘤的容易误诊、漏诊。在其他方面准确率较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恶性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浅表淋巴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对患者淋巴结的恶性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高频超声诊断,良性淋巴结诊断患者为54例、恶性淋巴结诊断为62例;诊断准确率为91.38%(106/116)、误诊率为8.62%(10/116);良性组患者与恶性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浅表淋巴结 高频超声 良性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合成MRI联合DWI在乳腺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7至9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连续纳入的临床怀疑有乳腺病变的184例患者的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10例)和验证组(74例),并在增强扫描前后均接受常规MRI和合成MRI扫描。在病灶的最大层面沿边缘勾画ROI,记作“tumor”,在肿瘤强化最明显的实性区域内勾画第2个ROI,记作“local”,并测量ADC值(ADClocal和ADCtumor)和弛豫时间值(Tlocal和Ttumor)。以T和T+分别表示增强扫描前后的弛豫时间,ΔT%表示增强扫描前后弛豫时间的相对变化率。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恶性乳腺病灶的定量参数,并将P<0.05的变量纳入二元logositc回归分析中筛选独立变量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参数和模型的区分度。使用临床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训练组中,单因素分析显示T1tumor值、T1+tumor值、ΔT1%tumor值、T2local值、T2+local值、T2tumor值、T2+tumor值、ADClocal值、ADCtumor值在乳腺恶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T1+tumor、ΔT1%tumor、T2tumor、ADClocal、ADCtumor是预测乳腺癌的独立变量。联合上述变量建立的弛豫时间模型(模型A:T1+tumor、ΔT1%tumor、T2tumor)和ADC模型(模型B:ADClocal、ADCtumor)诊断效能相当(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914,Z=-1.874,P=0.062),多参数组合模型(模型C:T1+tumor、ΔT1%tumor、T2tumor、ADClocal、ADCtumor)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65)。DCA分析显示当训练组预测概率为21%~99%,验证组为15%~99%时,模型C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和B。结论基于联合弛豫时间值和ADC值建立的多参数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更高效地鉴别乳腺癌,并且基于该模型建立的列线图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超对浅表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10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为12-74岁。对所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超检查并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所有病人中有93例属于良性病,7例属于恶性,其中良性病肿块的长轴和皮肤相平行,很多病灶的边缘不能清晰显示,彩超以0、Ⅰ分级居多;恶性肿块多数为圆形,且边缘显示清晰,彩超以Ⅱ、Ⅲ分级居多,判断恶性肿瘤的标准为Vs≥0.5m/s或者是RI≥0.75。结论二维超声对浅表恶性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确定肿瘤的深度、体积,鉴别肿块的性质有重要作用,还可帮助观察肿块内部和边缘的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彩超能够为二维超声作补充,两者可结合使用,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超 浅表良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超声成像结合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恶性的临床应用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120例甲状腺结节并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60例。其中,60例对照组甲状腺结节并手术患者采取超声成像鉴别甲状腺结节病症,60例观察组甲状腺结节并手术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结合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结节病症,着重观察两组后期临床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情况。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临床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成像结合超声造影在鉴别甲状腺恶性上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 标签: 超声成像 超声造影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恶性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集的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甲状腺良性病部位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对CT检查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中,CT检查诊断为良性病患者有55例(80.88%),恶性患者13例(19.12%)。病理结果诊断良性病患者有56例(82.35%),恶性12例(17.65%)。结论CT扫面诊断甲状腺恶性效果显著,能有效区分患者病情良性还是恶性,可为临床诊断恶性甲状腺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良恶性病变 CT表现 病理结果